歐陽江南


俗話說:“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說的就是野生植物不可隨意入口,否則就會給你帶來很大麻煩,甚至生命危險……
同名異物的斷腸草
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自古就有在陰歷三月初三采摘烏飯樹葉,做烏飯食用的習俗?(烏飯樹是杜鵑花科常綠灌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南方某地發生了一樁命案,開始時以為是他人投毒,后經植物分類學家鑒定查明,“元兇”其實是_種有毒植物——雷公藤,食用者自己誤食了混有雷公藤葉片的烏飯。
雷公藤是久負盛名的劇毒植物。在雷公藤的產地——我國長江以南的一些地區,民間常用這種植物當做土農藥殺蟲,效果極佳,但因誤食其嫩葉或芽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由于人食雷公藤中毒后常有較強烈的胃腸反應,因此當地民間又稱其為“斷腸草”。
不過,在我國南北各地,與“斷腸草”同名異物的劇毒植物還 有很多:如夾竹桃科的羊角拗、衛矛科的昆明山海棠、罌粟科的白屈菜和刻葉紫堇、馬錢科的鉤吻等,其中名氣最大、毒性最強的當屬馬錢科植物鉤吻。
鉤吻又稱胡蔓藤、大茶藥、毒根,是一種僅分布在江南一些地區的藤本植物,看上去比雷公藤柔弱一些,但其毒性卻更勝一籌。據傳,當年神農氏為了尋找治病的良藥,在山野中歷盡艱辛遍嘗百草,最后因“品嘗”鉤吻中毒,斷腸而死??梢娿^吻之毒確實令人恐懼。
戴頭盔的毒草世家
在四川省東部的一個小山村,發生了一起離奇命案。
一個村民突患暴病,開始時是胃劇烈疼痛,繼而四肢麻木、頭暈目眩、心慌、惡心、口角流涎、大汗淋漓,直至全身抽搐,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
辦喪事時,死者家屬請來一些鄉親幫忙,結果其中又有10人出現了胃痛、肢體麻木、頭暈、惡心等相同癥狀,幸虧及時送到醫院,經救治才得以脫險。
一時間這個小山村被籠罩在神秘而恐怖的氣氛之中。迷信的人說,這些人得罪了山神,因此受到懲罰。后經公安部門偵查,真相大白,原來死者吃了妻子做的混有草烏粉的蕎麥面餅,系中毒而亡,而那些幫忙的人則是食用了混有草烏粉的辣椒面而導致中毒。草烏為何有這么大的毒性?其實,它原本就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劇毒“圣藥”——烏頭的來源植物之一。作為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等功效的名藥,烏頭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應用歷史。而作為劇毒植物,從民間到中醫藥界,烏頭的影響遠大于前面提到的各種“斷腸草”。原因就在于,烏頭出自一個成員繁多、分布遍及我國南北大部分地區的著名植物家族——毛茛科烏頭屬。
每年7~9月份,眾多北溫帶的山花已是花殘果散,而這時卻是烏頭最風光的季節,形形色色的烏頭紛紛“拋頭露面”,爭相展示自己另類的花朵。
烏頭多為高大的草本植物,葉片像多指的手掌。呈不整齊分裂狀,在莖的上部,藍紫色或黃、綠、白色的花朵由下而上開放。
烏頭屬植物花朵與眾不同的地方不是花冠,而是花萼—一每一朵花上都罩有一枚形如兜帽或古代武士頭盔的大萼片,有的種類在“頭盔”前還有一個形如鳥嘴或帽檐的突尖,而花瓣此時卻躲在“頭盔”的下面,好像有些羞于見人。
這些花朵雖然奇特醒目,但作為劇毒“圣藥”,烏頭植物最引人關注的還是它們隱身地下的紡綞形塊根。古人根據其塊根常形如烏鴉頭,且往往一大一小兩個連生,便給它起了兩個形象的名字——“烏頭”和“附子”。烏頭多指其中較大的塊根,附子則特指“如子附母”的小塊根。
現代科學已證明:不論是烏頭還是附子,以至整個植株,都含有多種劇毒的烏頭類生物堿。純烏頭堿的中毒量僅為0.2毫克,致死量為3—5毫克。
19世紀,化學家從許多劇毒植物中分離出了有毒成分——生物堿?,F代科學進一步證實,生物堿是植物王國中最主要的化學防御武器。這些生物堿廣泛分布在高等的陸生植物類群中,尤其是最高等的被子植物中。
含有劇毒生物堿的有毒植物,不僅對人類,對一些大型食草哺乳動物也同樣具有致命的殺傷作用,比如羊及其他動物。
廣泛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丘陵地帶的羊躑躅,就是一種令羊畏懼的有毒灌木。
羊躑躅屬杜鵑花科,其花為金黃色,在以紅、粉、紫、白色居多的各種杜鵑花中,顯得十分突出。羊躑躅的身材不高,只有1米左右,其葉的位置正好適宜羊啃食。不過,成年羊見了這種開黃花的灌木,不但不去食用,反而繞道而行。只有一些不知深淺的小羊,或饑不擇食的成年羊,它們會啃食羊躑躅的嫩枝葉,結果很快出現流涎、嘔吐、步態蹣跚等中毒癥狀,嚴重的甚至后肢癱瘓、全身痙攣致死。
在美國西北部,也有一種“克羊植物”,這就是牧場上分布的一種百合科藜蘆屬植物——加州藜蘆。這種藜蘆具有寬大而多縱褶的葉片,夏秋時節開花,眾多白色的小花組成大型的圓錐花序,高高躍出于眾草之上,是草場上的一大景觀。然而,在其出眾的外表之下,藜蘆體內的多種有毒生物堿卻在等待食草動物的光顧。
吃過這種植物的羊會繁殖出一種畸形羊羔,這種羊羔具有似猴子的面孔,被稱為“猴面羊羔”。經研究證實,導致“猴面羊羔”的罪魁禍首,就是加州藜蘆。
原來,藜蘆屬也是北半球溫帶地區赫赫有名的“毒草世家”,共有25種劇毒植物。我國分布有15種藜蘆,它們每種都受到有毒生物堿的保護,如果你在山野中與它們不期而遇,可要千萬小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