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柳州545004)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大型連鎖超市和商場為了解決籌資問題,紛紛推出各種各樣的購物卡。如今,購物卡消費日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廣泛接受。那么企業發行購物卡的本質是什么?購物卡折扣和購物卡銷售企業的會計業務又該如何處理?
購物卡是指在商業流通或服務領域中,由商業企業發售并由購卡人按照一定的折扣預先支付金額,具有一定面值,在一定期限內用于購物或消費服務的使用憑證。購物卡,可以看成是一種代金券,通常有不同的面值。發卡企業銷售購物卡時,有一定的折扣,比如100元面值的購物卡,一般會售90元,這其中的10元就是折扣。那么購物卡折扣的本質是什么呢?現階段,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發卡企業為了刺激銷售,提高業績而使用的一種促銷手段,購物卡折扣應該用“銷售費用”來核算。然而,本文認為企業發行購物卡的本質是一種籌資行為,購物卡是一種特殊的債權憑證。按照會計信息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購物卡折扣應該用“財務費用”核算更為合理,理由如下:
購物卡需要預先支付價款購買,持有者在一定的有效期內可以代替現金使用。不同商家發行的購物卡有效期長短不同,有的購物卡有效期長達3年。這樣,購物卡從商家發行,到消費者使用購物卡,中間有一定的“時間差”。由于商家發行購物卡時,并沒有發生商品的轉移,也就是說購物卡雖然具有面值,但是并不具有商品的屬性,因此可以把購物卡看成一種特殊的債權憑證。商家通過發行購物卡這種方式籌集到資金,這些資金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為自己使用,這就是商家的一種籌資行為。購物卡折扣可以理解為商家為了籌集資金,而提前支付的利息。
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發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經過嚴格的程序審查,并獲得國家證監會的批準,方可發行。銀行借款也要滿足銀行各種苛刻的條件,甚至還要有抵押物作為借款的擔保。發行購物卡籌資不僅程序簡便,而且受到的國家監管力度較弱,這樣的方式籌資輕而易舉。另外,相對于發行股票、債券較高的傭金費用,購物卡發行的費用很低,制作購物卡只需要購買一臺讀卡機,一套軟件即可,籌資費用幾乎為零。
資金成本是使用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債券、銀行借款一般需要按期支付利息,而購物卡折扣是購物卡有效期內提前支付給購買者的利息,發卡企業不需要在有效期內再次給購買者按期支付利息。比如,企業向銀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00元,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銀行三年期的借款利率是6.15%,即使按照單利核算,企業需要每年支付利息6.15元,三年一共是18.45元。而100元面值的購物卡,有效期三年,購物卡折扣10元,則三年的利息一共就是10元,每年的利率只有3.33%,如果購物卡的有效期越長,則資金成本越低。可見,與同期的銀行存款相比,購物卡籌資資金成本幾乎降低一半。更為重要的是,一些過期的購物卡上沉淀的現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同樣可以降低購物卡籌資的資金成本。
企業發行購物卡涉及的會計業務主要包括銷售購物卡時能否確認收入、消費者持卡消費增值稅的納稅時間、持卡人未在有效期內消費,卡內剩余金額的核算。
發卡企業雖然銷售了購物卡,但是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尚未轉移,仍然由發卡企業承擔和享有,與商品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同樣由發卡企業所掌控。另外,由于持卡者并未消費,其所購買商品的成本也就不可能可靠的計量。因此,發卡企業銷售購物卡時不能確認收入,應通過“預收賬款”核算。
20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根據這條規定,商家不得提前開具發票。發卡企業銷售購物卡時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尚未轉移,不能確認收入,因此也就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等持卡者消費時,再根據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對應的增值稅稅率開具發票,這樣做同時也符合權責發生制的原則。
持卡人未在有效期內消費,卡內剩余金額作廢,這是因持卡人的原因造成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可以用“營業外收入”進行核算。
例:某超市5月銷售面值為1 000元的購物卡,實際發行價為900元,折扣為100元。7月,消費者憑該購物卡在該超市企業購買了價值800元的商品。購物卡的價格是含稅價格,假設增值稅稅率為17%。其會計處理如下:
1.5月銷售購物卡時:
借:庫存現金 900
財務費用 100
貸:預收賬款 1 000
2.7月持卡人消費:
借:預收賬款 8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83.7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6.24
3.如果持卡人未在有效期內消費,剩余的金額為5元。
借:預收賬款 5
貸:營業外收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