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211106)
2011年11月,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盡管試點范圍中尚未明確包含建筑業,但建筑業適用11%的增值稅稅率已在方案中明確被提出。由此可見,建筑業也將會被納入到“營改增”的范圍。所以,要盡早分析 “營改增”給建筑業帶來的利弊影響,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來防范不利影響,并提出合理的對策和建議。
建筑業是指從事土木建筑工程、線路、管道設備等安裝工程、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活動的行業。建筑業所提供的勞務具體包括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和其他工程作業等。建筑業涉及稅種廣泛,主要包括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建稅及教育稅附加等。
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式主要實行總承包和分包兩種,以總承包人作為營業稅扣繳義務人,分包或轉包的建筑安裝業務,納稅人為分包或轉包人。建筑業總承包人將工程分包或轉包給他人,則以工程全部承包額減去分包或轉包價款后的余額為營業額。建筑業的特點主要包括:建設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施工點多;工作流動性大。建筑業的稅收管理具有獨特性與復雜性的特點,為稅務籌劃提供了相應空間,因此,建筑業需鉆研國家的稅收法規與宏觀政策,積極主動納稅并做好稅務籌劃工作,降低企業稅負,搞活經濟效益及資金循環,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1.有助于建筑業的結構性減稅,避免重復征稅。傳統的建筑業營業稅納稅體制比較復雜,不管承包方式是全包還是清包,均需按包含原材料在內的營業額納稅,重復征稅導致稅負加重,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建筑業只需針對本環節的增值額納稅,有助于建筑業的結構性減稅,避免重復征稅。
2.有助于保證發票的真實性。傳統的營業稅納稅體制下,建筑業在進行工程款結算時,由地方稅務機關開具或代開地稅機關監制并統一印刷的發票,但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建筑業在辦理結算工程款時,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此發票由國稅局統一監制并經接受服務方認證通過,否則發票被認定無效,有助于保證發票的真實性。
3.有助于加快更新建筑業的固定資產。只有當建筑業擁有先進機械設備作為保障,才能獲得企業的長遠發展,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建筑業所購置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用來抵減部分增值稅,加速了建筑業的固定資產更新,提高了建筑業的施工效率,有助于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與應用。
1.對建筑業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的建筑業會計從業人員隊伍結構不合理,老化現象比較普遍,對于學習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化人才比較缺乏,建筑業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其業務處理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將會給建筑業的會計從業人員帶來新的挑戰。
2.為建筑業的稅收籌劃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更大的挑戰。在傳統的建筑業營業稅納稅體制下,建筑業的稅收籌劃比較簡單,影響因素相對較少。但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不論是固定資產的購置還是原材料采購,建筑業都會從稅收籌劃的角度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因素,大大提高了稅收籌劃工作的難度,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企業,其從業范圍有可能涉及到多個納稅區域,其稅收籌劃也將更為復雜。
3.為建筑業減稅的同時,有可能帶來稅負增加的風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結構性減稅,但若因建筑業操作不當,其供應商及分包商均為小規模納稅人,能夠用來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就非常有限,這樣,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不僅不能為建筑業實現減稅,反而會增加建筑業的稅收負擔。
4.對跨國經營業務的不利影響。依據目前的稅收征管制度,在國內建筑業的海外工程收入不計征營業稅,只對國內所得稅稅率高出境外所得稅稅率的部分補繳企業所得稅。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建筑業海外工程收入是否計征增值稅,若不計征增值稅,其在國內購置的原材料、固定資產所產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能否用于抵扣,試點方案中未進行明確規定,若對海外工程計征增值稅,則造成重復征稅,若增值稅進項稅額允許抵扣,則為建筑業帶來更大的避稅空間。
5.對建筑業集團公司內部子公司稅負的影響。為了發揮規模效應,絕大多數的工程項目都是以集團公司的名義競標,中標后再在各子公司之間分解,工程物資由集團公司統一購置,并按需提供給各子公司,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增值稅進項稅額只能由集團公司用于抵扣,而各子公司不能抵扣,因此會導致子公司的稅負上升。
1.建筑業在具體的工程項目中所購置的工程物資有很多是屬于增值稅免稅項目,例如購買混凝土及從農民手中購買物資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因而加大建筑業稅負。
2.在建筑業的資本構成中,固定資產折舊占比較高,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對于以前年度購進的固定資產不得用于進項稅額抵扣,這也將加大建筑業稅負。
3.目前我國增值稅發票管理不夠完善,建筑業物資供應商私營、個體企業居多,不能提供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將造成建筑業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導致稅負增加。
4.建筑業的勞務成本占比較高,而勞務成本屬于增值部分,沒有進項稅額抵扣,隨著勞務成本的逐年攀升,這也將導致稅負增加。
建筑業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若能將原來計入成本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充分抵扣,將可減輕企業稅負。從長期來看,一般納稅人的稅負要低于小規模納稅人,因此,對于規模較小的建筑業,應加大投資力度,擴大經營規模,完善核算制度,力爭達到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來降低稅負。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固定資產購進時所發生的進行稅額可以用于抵扣,因此,建筑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可以考慮推遲購買固定資產的時間,真正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購買,增加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盡可能的從供應商為一般納稅人處購買物資,獲得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以此來降低稅負。
另外,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來進行稅收籌劃,在購進工程物資時,考慮選擇再生資源等環保材料,既保護了環境又享受了稅收優惠。
供應商與分包商是建筑業的兩大合作伙伴,在建筑業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加強對供應商與分包商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建筑業的工程物資采購及工程項目的分包構成了建筑業的主要抵稅項目,而我國目前的建筑業供應商管理機制不完善,對分包商的管理也不規范,給建筑業的增值稅抵稅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有些甚至會導致企業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稅負不降反增。因此,我們要抓住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機遇,強化建筑業供應商與分包商管理體制的建設,精減供應商與分包商的數量,提高供應商與分包商的管理效率,降低采購成本與分包成本,力爭與實力強、信譽度高的供應商與分包商合作,從而達到降低建筑業稅負,提高建筑業整體市場競爭力。
1.積極學習已試點行業的財務管理經驗,通過比較分析,研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可能對建筑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哪些影響,對建筑業相關人員要制定培訓計劃,通過培訓讓建筑業相關人員提前了解相關變化,讓員工提前掌握相應業務變化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與應變能力,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全面推廣打下基礎。
2.積極學習國家有關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稅收政策,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全面推廣是大勢所趨,隨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規模與范圍的不斷擴大,問題也日漸顯現,針對問題國家會及時做出調整方案,終將形成建筑業的“營改增”方案。因此,建筑業的管理者及相關人員應積極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積極學習“營改增”經驗,加強對“營改增”的認識,及時調整經營戰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利影響,合理規避不利影響,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3.積極推進稅制改革,實現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平穩過渡。為了使建筑業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過程中實現平穩過渡,政府及有關部門需采取一些過渡措施,一方面,對于那些工期跨度長、工程款不能及時結清的,需考慮具體情況對其繼續征收營業稅;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過渡時期的稅收優惠政策及財政扶持,對建筑業中那些勞務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較高以及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憑證難的,政府及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設立財政專項資金、稅率優惠以及對高出部分即征即退等措施來降低稅收負擔。
總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不僅使建筑業的流轉稅體系與國際更加趨同,而且還能避免重復征稅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試點后,建筑業要認真做好與稅務機關的有效溝通,盡早準備申請優惠政策所需材料,爭取享受稅收優惠,提前做好稅收籌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