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居霞+胡麗莉+梁瑞豐+黃楚婷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內蒙古,作為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生態地位舉足輕重。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深刻指出:“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系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
蒙草:草原生態修復20年的踐行者
2014年1月28日,作為內蒙古地區最大的生態環境建設企業之一,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迎來了它歷史上的重要篇章。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蒙草抗旱調研考察,給予全體職工不竭的精神動力,再一次吹響了他們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號角。
蒙草抗旱是一個怎樣的企業,蒙草抗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召明最具發言權,他給蒙草這樣一個定義:“首先,蒙草是一個生態綠化公司,它不但要綠化城市,還要綠化草原、荒漠、荒山。其次,它又是一個草產業公司,進行牧草和草種種植、生產及研究。蒙草抗旱開展綠化工程的一個特點就是將鄉土植物和野生植物通過科研馴化后,用于城市、荒漠和草原植被恢復,讓這些植物更適合內蒙古的氣候、水源、土壤等生存環境。”
蒙草抗旱公司成立20年來,已擁有國內領先的草原生態系統研究實力,先后成立了抗旱植物研究院、鹽堿地改良研究所、草原生態研究院、北京鄉土植物種質資源研究院等國內一流的生態環境研究機構。并在多年的科學研究和實踐中,掌握了野生植物馴化、育種、節水抗旱園林綠化和生態修復集成等核心技術。翻看公司20年的創業歷程,用王召明的話講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致力于具有節水、抗旱、耐寒、耐鹽堿特點的蒙草的研究和推廣。如今,蒙草用它的堅持和對生態文明建設使命的擔當贏得了習總書記的肯定。
如果說對于蒙草的研究和推廣是蒙草抗旱在技術上的創新,那么“草原生態產業技術聯盟”的創立則是它在生態產業上的一種革新。“生態建設跟生態產業相結合,我們的生態才能更好地發展。”蒙草王召明有這樣的真知,其他參與聯盟的企業也有如此的灼見。由此“草原生態產業技術聯盟”于2013年9月應運而生,該聯盟聯合了內蒙古最著名的畜牧企業、乳制品企業、蜂產品企業、太陽能企業及其一些旅游企業,志在整合草原生態資源,在草原恢復生態的過程當中,各企業資源綜合利用,形成系統化的草原生態產業鏈。
時刻牢記習總書記的拳拳囑托
“這是一種什么草?”“這種草可以四季常綠嗎?”“生理生化實驗室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來到蒙草抗旱研發中心和種質資源庫,習總書記關切地詢問了許多抗旱植物的特性及其應用,許多植物如紫羊茅、長青石竹、山丹等,他都能叫出名字,尤其是看到一種在冬天雪地中能夠常綠的植物時,習總書記饒有興致,還彎腰摸了一下這株綠草。了解到蒙草馴化培育了這么多種耐寒耐旱草種,而且得到了初步推廣,改善了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習總書記十分高興。他講到:綠化只搞奇花異草是不可持續的,要走出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的,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自我開發,然后推廣,你像這種長青石竹,四季常綠,又有節水、抗旱、耐鹽堿這些作用,實際上我們自己這里就有,城市綠化是這樣,當然草原、牧場也是,還有整個三北地區的防沙、抗沙、綠化,都需要這樣的思路。習總書記的講話深深地鼓舞著蒙草的每一位員工,董事長王召明表示,一定要堅持走好這條馴化本土草種、樹種用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
室外天寒地凍,室內綠草如茵。“我們公司在經營的基礎上,也要推廣生態系統的知識和理念。”“我們要用小草最堅韌的力量,呼喚全社會重視生態建設,讓大家自覺地踐行生態文明……”在聽了董事長王召明和其他科研人員對蒙草抗旱生態理念的介紹后,習總書記意味深長地指出:我們的綠色意識,現在全民已經普及開了,黨政領導干部的政績觀也在向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上逐漸轉變,關鍵還是要有可實現的途徑、平臺和手段。
“推進生態建設,既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更是思想觀念的一場深刻變革。”習總書記曾多次這樣強調。5年前,習總書記到過內蒙古,在離開滿洲里時曾深情地講到:“內蒙古之行讓我欣賞到了祖國北部邊疆的美好風景。”5年后,習總書記再次來到內蒙古,他指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內蒙古就有這樣的美麗風光。”“美好風景”、“美麗風光”是習總書記對內蒙古大草原的贊譽,更蘊含著他對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寄予的殷切期望。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樹立正確的生態觀,保護好內蒙古大草原的生態環境,是我區各族干部群眾的重大責任。面對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潮流,面對綠色、循環和低碳發展的新趨向,面對人民群眾對環境保護的期待和訴求,我們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一項戰略任務,持之以恒加以推進,不斷抓出新成效。
“美麗夢想”任重道遠
“進則全勝、不進則退”,這是習總書記對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深刻判斷。近年來,自治區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探索出不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有效作法,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轉變。但目前所取得的成績,與實現生態文明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我區水土流失、荒漠化問題還相當嚴重,生態環境仍很脆弱。在這樣的形勢下,習總書記考察蒙草抗旱時的講話,對我區生態建設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
習總書記在蒙草抗旱的講話,時刻激勵著蒙草人為他們的共同夢想而奮斗,那就是讓內蒙古草原再現“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的美好景象。
為了不辜負習總書記的厚望,把關懷化作發展動力,蒙草抗旱幾次召開黨委會議和高管會議,積極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進一步理清了公司關于生態建設的思路,并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提出了五大草原生態戰略措施:一是繼續完成北方草原植物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布局建設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通遼、赤峰、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阿拉善、甘肅、寧夏等地區的種質資源庫。二是加大草原生態修復力度,分別啟動陰山南北部可修復草原集成技術、科爾沁草原修復項目、阿拉善沙地治理項目、錫林郭勒草原修復項目,建設北方綠色屏障,做好三北地區防沙、抗沙和綠化工作。三是繼續加大節水園林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示范力度,制定節水園林技術標準,創新節水灌溉措施,倡導不使用高成本的奇花異草進行城市綠化,走出符合國情、地情的生態建設之路。四是繼續推動草原生態產業聯盟向更深更廣發展,充分整合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相關企業的資源優勢,搭建技術平臺,形成草原生態修復——綠色養殖——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新能源技術應用為一體的草原生態產業鏈,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平臺和手段。五是繼續完善企業牧草種子、牧草種植、牧草倉儲和牧草流通的草業產業鏈,為提升中國草產業競爭力而努力。
“企業的產值可以低一點,甚至股票價格也可以低一點,我們一定要禁得住各種誘惑,始終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為把我區建設成為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貢獻一份力量。”董事長王召明用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