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忠龍+陳苑+賈泂+葉榮華


摘要:分析省屬3所一本大學和1所美國知名高校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的實驗室研究經歷,闡述實驗室氛圍對研究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作用,為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研究生;實驗室經歷;成長與發展
1 背景
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大陸高校與科研院所研究生的報考人數從11.4萬上升到176萬,而錄取人數也從4.2萬上升到53.9萬,分別增長了14.4倍和11.8倍,參見圖1、圖2(數據來源:http:∥yz.chsi.com.cn/kyinfo/)。近20年來中國社會、文化以及教育環境的巨大變革,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研究生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人際關系、學習態度以及職業規劃。研究生正面臨著來自學校及未來事業的雙重壓力,并且在這些壓力帶來的副作用中迷茫著,掙扎著。
超過70%的研究生在科學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學習壓力導致這些學生在社會生活、人際交往和生理發展中更容易受挫。科學與丁程專業的研究生花費大量時間在實驗室里做項目,極度疲勞感和巨大競爭感觸發他們生理和心理的不適等壓力癥狀。
2 相關研究綜述
筆者調研海外文獻發現,有一半左右的研究生稱他們正遭受著情感的壓力問題。Pallos等人調查了219名研究生后發現其中有53%的人達到了情緒紊亂、焦慮、失眠、沮喪的標準并且缺乏活力與社交能力;Lee調查了2144名研究生發現,在男生中患疲勞病的概率是45.8%,存女生中患該病的概率是48.9%。
筆者調研國內文獻發現,學術壓力和就業壓力是研究生最大的壓力源。研究生普遍信心不足,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研究生必須在未知和充滿挑戰的領域從事研究,這進一步使他們感到孤獨、困惑和無助,同時被超負荷的工作量和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況所困擾。
總之,在我國高校、科研院所激烈的競爭氛圍中,研究生必須處理好這些壓力,迎接挑戰,解決好自己讀研期間遇到的問題。
3 研究方法
3.1 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 在科學與工程領域,絕大多研究生必須在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他們的壓力來源于理論研究、實驗研究、經濟狀況和時間分配等。對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講,實驗室是重要的學術環境,為深入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條件。研究生們必須積極地學習,多與實驗室組員交流合作以培養他們的專業能力。根據職業心理學的荷蘭理論,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更傾向于擁有研究和實踐的個性特征。他們擅長抽象、獨立和創新的思維,理性、準確的分析推理以及基于已有規則獨立工作。
3.2 研究對象
調查對象是40名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他們來自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美國加州大學,都是正在攻讀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學生。他們每星期有5~6天時間在實驗室里,而且每天至少待8個小時。參與者的年齡范圍為23~30歲,平均年齡為25.6歲。在被調查對象中,有2名來自軟件工程專業,3名來自數學專業,3名來自物理專業,8名來自電子工程專業,其余24名來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24名男性,16名女性;有25名碩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
3.3 數據收集
采用滾雪球法分別從這4所大學中選擇1名調查對象。當第一次采訪結束后,研究者請調查對象推薦下一個他認為有資格的學生。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每所大學都選出10名調查對象。談話包括以下內容:
(1)請形容一下你在實驗室的生活。
(2)你是如何在實驗室里學習、成長和發展的?
(3)請描述你在實驗室工作的過程中,生活各方面的變化和成長。實驗室中哪些因素影響了你的學習、成長和發展?
(4)在實驗室研究學習方面,你會給研一同學怎樣的建議?
4 研究結果
筆者采用Creswell和Miller提出的策略,通過數據分析,獲得兩大主題:實驗室氛圍和研究生的發展與成長。
4.1 實驗室氛圍
被調查者表示,實驗室氛圍與人際交往、領導風格、個性和實驗室成員組成以及物質環境直接相關。
4.1.1 人際交往
情感交流和人際交往決定實驗室氣氛,同時實驗室氛圍也影響著學習、人際交往、生活方式、團隊合作和實驗。在一個友好合作的環境中,學生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在遇到學術障礙和情感問題愿意尋求幫助。融入到溫暖和諧的環境中的參與者對人際交往感到滿意,他們從中得到積極的反饋并在學習和實驗中獲得成功。
我喜歡我的實驗室,這里氛圍很好,不管承受著多大的壓力我們都互相鼓勵。我認為氣氛是至關重要的。導師和實驗室氛圍是研究生生活的決定性因素。——某被調查者
4.1.2 領導風格
導師的領導和管理風格、個人魅力以及專業背景直接影響了實驗室氛圍。大多數被調查者認同如下兩種領導風格類型:權威民主型或者放縱型。前者直接負責實驗室的學術研究方向并事必躬親,學生系統地學習并每周開會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展。后者允許學生決定研究的課題并自行決定進度,他們處在一個相對自由和公平的環境中并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
我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很自由.可以做感興趣的實驗。導師只給我一個大致的方向,我可以選擇自己的課題。導師給了我很多的自由并認為研究生應該對自己負責。——某被調查者
4.1.3 個性及實驗室成員組成
個性和實驗室的成員組成影響人際交往和實驗室氛圍。在實驗室里,師徒制是比較常見的:導師處于最高的權利階層,接下來是博士后、博士生,之后是碩士生。在大型實驗室里,很多研究生聽從博士后和高年級博士生的指導,實驗室組員有明確任務且定期開會。而在小型實驗室里,學生相對較少,他們獨立做實驗并管理實驗室,導師有更多時間指導學生。endprint
4.2 研究生的發展與成長
調查對象普遍認為,實驗室的研究經歷有助于提高專業技能、交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2.1 專業技能
1)獨立和責任。
在實驗室,研究生要學會獨立、負責和自律。新成員慢慢積累經驗,逐漸領悟實驗并獨立解決問題。研究生不僅僅接受知識和整理數據,同時也要增強邏輯推理、批判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來提高研究成效。
我在實驗室里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批評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和大家一起討論。我變得獨立,學會自己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某被調查者
現在我不單從自己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在實驗室的學習拓寬了我的視野,專業技能的提高讓我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做研究。——某被調查者
2)管理工作和教學。
研究生需學習處理實驗室管理工作,包括工具維修、訂購和保持實驗室整潔。另外,他們可以協助導師申請報銷、傳送文件和撰寫報告。有時候他們與其他實驗室合作或者從其他實驗室學習新技術。對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往往還要擔任導師某門課程的助教,他們需要準備教學材料、試卷和批改作業。
3)專業化。
研究生通過實驗室研究增強他們的專業知識,學會從多個角度解決問題,具體化實驗設計和執行的思想。
4.2.2 交際能力
實驗室可以看作一個小型的社會,被調查對象認為人際交往的良性循環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實驗效果。
1)團隊合作和互惠。
研究生作為組員互相幫助,分享知識和實驗結果,共同解決專業問題并傳授研究技能給新成員。
在實驗室,不可能每個人什么都懂,所以隊員之間分享知識是做好研究最有效的方式,當一個人有非常好的人緣時,他會容易得到幫助,研究過程也會較順利。——某被調查者
2)接受并包容差異。
實驗室成員間親密接觸,不同的個性容易引發沖突。工作風格或思想都能影響研究進度和學習效率。研究生要學會接受和容忍每個成員的差異,學會穩定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解決沖突和維持人際關系的和諧。
我認為實驗室的研究經歷不僅僅是發專業技能和做研究。同樣也有人際交往,組員有不同的個性、工作風格和三觀。人際交往可以加強溝通,促進相互理解。——某被調查者
3)調節情緒和釋放壓力。
研究生在實驗室里遇到各種問題,要用積極的方式去釋放壓力和調節情緒,如暫時離開實驗室活動一下。這樣,可以維持身心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平衡。
除了學習.我也參加課外活動來達到研究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當情緒穩定了,我繼續做研究。在實驗室學習的確是個挑戰。我需要時常釋放自己的壓力。然后去迎接新的挑戰。——某被調查者
4.2.3 解決問題的能力
被調查者認為他們需要學會時間管理、人生規劃、忍受挫折、修改研究方案以及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
1)時間管理和人生規劃。
大多數參與者必須每周向自己的導師匯報研究進度和結果,因此他們承擔著來自于導師的科研壓力。于是,學會時間管理與人生規劃并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2)忍受挫折和克服困難。
被調查者認為做研究充滿了挑戰。當遇到障礙時,他們通過積極地文獻閱讀、同行交流等手段來解決問題。當研究過程不如預期時,他們會調整預期,忍受挫折并克服困難。
3)平衡實驗室工作和個人生活。
被調查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實驗室里專注于他們的研究。離開實驗室后,他們安排好生活,達到實驗與生活的平衡,以釋放壓力和穩定他們的情緒。
5 對研究結果的進一步討論
5.1 實驗室氛圍和人際交往
被調查者高度評價工作氛圍和人際交往。學生在友愛和諧的實驗室里能保持情緒穩定,與他人一起工作并增強凝聚力和歸屬感。我們認為健康的人際交往形成愉悅的氣氛,進而實現共同的目標;開放的氛圍促進討論和知識的分享。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導師或者同學是情感的支持者、楷模和交談對象;研究生互相支持,一起工作解決專業問題并釋放壓力,提供情感和學術的支持。
5.2 領導風格和管理
絕大多數被調查者在肯定導師的勤奮和專業能力的同時,也期望導師能用更多的精力指導學生。大部分被調查者選擇權威民主型導師,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師應該提供研究方向來消除學生的焦慮,提供學習機會和獎勵來提高學習效率。實驗室領導者的個性、背景和領導風格將影響實驗室團隊的整體表現及成果產出。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生非常重視導師或者領導者的觀點,認為導師的支持決定學生學習的滿意度以及導師的領導風格是學生獲取成功的動機之一。
5.3 研究生的個性和學習效率
被調查者認為做研究是極富挑戰的,激情和動機在實驗和研究過程中很重要。他們高度評價在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還能刻苦學習、堅持不懈、耐心、獨立、有責任和自律的個性品質。被調查者承認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包括有效溝通能力、領導才能和團隊合作能力。他們認可要避免個人的消極情緒破壞團隊的和諧。
被調查者傾向于用明確實際的方式解決問題并有較強的批判思想、邏輯推理和創新能力。他們認知水平較高并在工具操作和實驗管理方面更具才能。他們發展積極的學習態度,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加強問題解決和情感調節能力進而提高研究業績。
5.4 局限性
參與調查的研究生來自省內3所一本高校和1所美國知名大學的科學與工程專業,他們的個性和實驗室研究經歷不能完全反映不同高校、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研究生。采用抽樣和深度采訪的方式收集的數據,也使得實驗結果可能因為參與者都是同一類人而不具有普適性。
6 結語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非常重視實驗室氛圍和個人的發展。研究表明實驗室環境、人際交往、領導和管理方式、個性和學習能力以及項目和實驗室的管理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同時,研究生導師亦應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和管理水準,激發研究生的科研熱情,使他們能夠盡快地融入團隊,得心應手地開展研究并順利畢業。
(編輯:彭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