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剛
“老張,這不是你兒子經營的小吃店嗎?怎么這幾天沒看到他?”
“說是回來創業,但沒認準路子,開業后發現生意不好,貼了錢,不好意思再來,又出去打工了。”
今年3月11日,湖北省谷城縣政協委員康濤在一小吃店吃早餐,與正在忙生意的女主人聊天。
“說是聊天,其實我是在對返鄉創業農民經營情況進行調研呢。”康濤說,“總的看,經營狀況還是好的,少數不成功的,主要是存在盲目跟風等問題。我建議,創業千萬不能跟風上,要具備幾點準備。”
1.要有相關知識和系統的創業理念 返鄉農民工劉樹枝所在的鎮是一個山藥種植大鎮,沿漢江農民幾乎家家戶戶種山藥,總面積1350公頃以上,較多農民靠種山藥蓋了新房買了小車。于是,不少在外打工的心動了,也返鄉種山藥。結果,市場飽和,信息不暢,山藥滯銷,價格下跌,跟風的沒賺到錢,不少還虧損了。
康濤委員說,看別人賺了錢,自己也跟風的返鄉農民工不在少數。因為缺乏相關知識和系統的創業理念,少數返鄉農民工種植、養殖和開辦的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差,遇到市場風險就面臨倒閉。
2.創業前做風險評估,避免踩“地雷” “我準備投10萬元在縣城開一家燈飾連鎖店,店址已經選好了,預估每月營業額在5000元以上。”城關鎮返鄉農民工李書成提出了自己的創業項目。“你附近現在有這種專賣店嗎?如果有,我勸你暫時不要考慮。”也曾是農民工的張順利現在經營著2家燈飾專賣店,他提醒李書成,專賣店店址的選擇一定要慎重,店面過于密集就很容易分流客源,想要贏利很困難。
雖然被潑了冷水,但李書成很感謝這種 “預警”,“事前我考慮得確實不全面,沒有評估風險,專賣店最怕遇到同質競爭,如果真把這個店開了起來,全部投入都有可能泡湯。”
3.創業不能盲目跟風,分析市場需求很重要 “返鄉農民工盡管有多年在外打工積累的資金、技術和經驗,也選準了適合的項目,但卻不具備必要的管理知識和創業經驗,對市場也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敗下陣來。”康濤委員在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了解到,還有一些人盲動性特別突出,打工積累了點資金,看到別人養豬就養豬,看人家販菜也販菜, “這樣是不行的,創業之前的風險評估很重要”。
康濤委員綜合業內人士的意見,鄭重建言:返鄉農民工在有創業意識的同時,要認識到創業的不易。在綜合考慮自身素質、政府政策環境的同時,更需要考慮市場的需求。要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沒人要,或價格低或成本高,這樣的創業就會失敗,蒙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