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春
摘 要:近年來,保障性住房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保障性住房的觀景建設也是保障性住房建設中比較重要的部分。隨著國家對保障性住房的投入逐步加大、相關制度日趨完善,如何建設一個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充滿關懷的居住環境,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景觀設計;生活環境;低成本景觀;人性發展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為中低收入的家庭提供的住房保障。保障性住房對社會穩定、改善民生都有很大的作用。隨著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重視,保障性住房小區景觀的設計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如何對保障性住房小區景觀進行設計,成為了現在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1 保障性住房小區景觀設計原則
保障性住房小區與其他商品住房小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區別,但在小區景觀設計原則方面卻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基于特殊性的存在,有一些設計的側重點不一樣,但總體的目標都是建立一個舒適、宜居的環境。對保障性住房小區景觀設計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1 堅持以人為本的實用性原則
從保障性住房的特點來講,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民生工程,它的景觀設計必須以滿足居民基本需求為出發點[1]。設計時,應充分了解保障性住房居民的需求,利用景觀設計的相關手法和技巧為居民形成有用的功能空間。堅持以人為本的適用性原則就是以滿足居民需求為基礎進行景觀建設的。
1.2 堅持經濟性的低成本原則
由于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小區是由政府統一規劃、統籌提供給特定的人群使用,并且對該類住房的建造標準和銷售價格或租金標準給予限定的低成本住宅小區。因此,在景觀設計時,必須對成本進行預算和控制,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資金創造更好的景觀。這就要求設計者通過巧妙的設計代替奢侈的高檔材料,對保障性住房小區進行合理的規劃,營造出低成本、高實用性的景觀。
1.3 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也向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在保證保障性住房滿足居民需求的同時,強調在有限的成本下提高住房的品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保障性住房景觀進行設計時,在滿足居民需求的條件下盡可能選擇可再生資源,并最大程度將資源循環利用,減少能源的浪費。在建設的可持續景觀應該具有自我修復能力,并能在一段時間內長久使用。
1.4 堅持協調統一原則
這里的協調統一指的是建筑、布局、風格、水電的協調統一。保障性住房小區的景觀與建筑本身、水電等工程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想要保證低成本景觀建設,同時又保障景觀的功能性就需要多方的合作。建筑的布局會影響景觀的規劃與設計,通過建筑可以自然地分出景觀區域,減少圍欄的使用。景觀的設計風格應與建筑的風格相符,展現統一性。
1.5 堅持文化性原則
從保障性住房小區的特殊性來看,居民大多是中低收入者,在景觀設計時,應充分注意情感因素,設計出一個實用、具有歸屬感的景觀環境。這對于景觀設計非常的重要。
2 保障性住房景觀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保障性住房已經在多地建立,并投入使用。但我們根據調查發現,很多的保障性住房都存在這樣一些普遍的問題[3]。
2.1 景觀空間布局不合理
在設計景觀時,由于沒有依照日照、風向等數據,導致很多的保障性住房景觀缺乏日照照射的時間和空間。還有一點就是,場地的空間設計不明確,在保障性小區的場地中并沒有對兒童和老人活動的區域進行詳細的劃分,導致空間被濫用。
2.2 景觀設施過少
由于工程造價和預算的限制,導致小區內的景觀設施過少,尤其是椅子、涼亭等基本的景觀設施,無法滿足居民戶外活動的需求。
2.3 交通組織混亂
在保障房附近都是采用地面停車,會導致交通比較混亂,對于兒童和老人進行活動來講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并且,馬路與小區沒有綠化帶,嚴重污染了小區的環境。
2.4 小區綠化率較低
受到工程造價的限制,保障性住房小區綠化率低,小區內無軟質空間,很多空地的利用率不高,并且種植的植物大多觀賞性較差。
3 保障性住房景觀設計的方法
3.1 合理布局功能空間
想要保證保障住房小區的實用性原則,主要就是滿足居民需要的戶外空間。首先,應了解居民的景觀功能需求,其次,就是要設計師根據科學的手段對小區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4]。
從人們的需求來講,小區景觀的功能空間必須滿足基本的戶外需求,建立兒童游樂區、老人休息區和停車專用區等,最大程度上滿足居民的需求。并可以通過良好環境的建設,滿足人們對陽光、空氣的生理需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設計者同通過技術手法,將小區景觀設計得比較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從科學數據進行小區景觀的合理布局。對日照時間和日照角度進行分析,在陽光充足的位置建立老人和小孩的活動區域。并根據風向測試,在夏季風風向上建立長廊,在冬季風方向上種植大棵的樹木,以阻擋寒風的侵襲。
3.2 合理控制造價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也會存在差距。合理控制造價是指根據該地區的經濟水平,在保證居民基本需要的情況下,著力打造某一部分空間,并通過設計者的設計盡量減少成本的投入。可以在設計中減少構筑物的數量,只在人們活動的區域放構筑物,其他地區用綠色植物代替;地面的裝飾只需在小區入口和老人活動區鋪設即可,其他地方同樣以綠植或其他簡化地面為主;控制成本較高數目的數量,只在重要節點位置種植成本較高的大樹,其他以觀賞花木為主。
3.3 在小區內提倡可持續發展設計
在保障性住房小區的景觀建設中,盡量使用低成本的環保型可持續循環使用的材料,實現保障性住房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可以采用透水材料,降低地表水的流失,還可以澆灌周圍植物;其次,可以在小區內采用太陽能照明,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再次,使用雨水收集系統,可以將雨水經過過濾后再次使用[5]。
4 總 結
通過對保障性住房景觀設計原則的研究和目前我國保障房景觀設計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出,保障房景觀設計非常的重要,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才能設計出一個完整、合理的小區景觀規劃。
參考文獻
[1]張鵬.城市大型經濟適用居住區規劃選址問題研究-以西安大型經濟適用居住區為例[J].現代園藝,2007,1:12~13.
[2]湯洪泉,占比傳,曹瑾.社會保障性住房小區景觀設計理念研究[J].美術大觀,2011,7:45~49.
[3]王振件,唐學虎.大型居住區保障性住房基地公共景觀區設計的思考[J].設計與生活,2011,3:11~13.
[4]朱建.上海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初探[J].風景園林,2007,7:33~34.
[5]張展露.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現狀與未來[J].科技創新報,2011,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