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煜文
摘 要:以植物景觀立景,用植物體現最真實的自然表情。本案以現代簡約的英倫風格為景觀之形,以自然生態為景觀設計精神之質,試圖使風景與建筑取得完美協調,莊重新穎、大氣精致、概念獨到,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及人文品質。通過采用現代景觀的設計理念及手法,最大限度的將建筑、人、自然完美結合。
關鍵詞:簡約生態;英倫風格;自然呼吸
1 項目概況
本方案為蕪湖華強旅游城伊頓津橋居住區景觀設計,地塊位于安徽省蕪湖市大橋開發區。本案試圖使風景與建筑取得完美協調,莊重新穎、大氣精致、概念獨到,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地域性特征及人文品質。通過采用現代景觀的設計理念及手法,以達到最大限度的將建筑、人、自然完美結合。
2 項目解讀
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建立在對規劃和建筑的精確詳細的分析之上。只有通過對建筑空間、功能、形式的解析,才能真正讓景觀與建筑融為一體,讓建筑成為景觀性的建筑,會呼吸,能生長,并隨時處于微妙的變化之中。
2.1 周邊環境解讀
地塊位于華強旅游城內,西鄰城市干道長江中路,東面方特游樂城近在咫尺,北面可見長江大橋,交通通達性高,距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同時東側配建中學一座,周邊商業的配套舒適。通過對該地塊環境的解讀我們得到:貼近城中心,但又有別于城市中心,鬧中取靜,安逸、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將是該地塊的首要特點。
2.2 建筑及總體布局設計解讀
2.2.1 建筑風格
小區建筑造型借鑒和提取英倫元素,結合現代建筑,形成了典雅的整體形象。通過分析,景觀布置上以現代簡約英倫風格為主。
小區建筑全部為高層建筑,帶來了景觀空間的開闊的大空間,帶來更多的靈活性和可供發揮的創意場地。同時大面積的綠地空間使小區建筑與景觀緊密融合,真正成為生長于景觀之上的景觀建筑。
2.2.2 總體布局設計
總體規劃中小區設置“L”型主景觀帶,在寬闊的樓間距中,形成小區景觀中心。組團內宅間綠化和中心綠化通過道路相互滲透,形成了可參與性較強的自然景觀。主軸空間帶狀布置,使景觀的體驗不在局限于某個空間內,而是隨著景觀步道步移景異。
2.2.3 交通設計
小區通過一條環形道路貫穿,機動車在小區入口處直接下地,避免了機動車在小區內部的穿行,另在出入口附近設置訪客車位及部分臨時地面停車,為住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停車解決方案。小區人流步行系統基本避開環形機動車道,與景觀有機結合。
小區道路系統的規劃總體思路是避免人車混行,將景觀與車行線路完全隔離,方便行車管理又使景觀布置統一整體。景觀路線分為3級:主景觀路線、次景觀路線和景觀小徑。
2.2.4 豎向設計
本小區豎向基本趨于平整,南北和東西兩方向最大高差1m左右,景觀大部分處于地庫頂板之上,平均覆土達1.2m,地庫對景觀綠化的影響力有限。豎向設計中依據土方平衡的原則,將活動場地及運動場地及一些景觀空間做下沉處理,以減少活動空間對小區住戶的居住干擾;將挖土土方用于綠化堆坡造景,達到小區內部景觀設計的土方平衡。景觀水體水深控制在40~60cm之間,滿足景觀的要求的同時又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地形依據景觀及綠化布置設計高低起伏,大樹的位置土層適當加厚起坡,以保護其生長。通過植物的圍合結合高差,形成私密的圍合空間及獨立的活動空間。小區組團綠地豎向設計以滿足綠化排水為必須條件,同時結合景觀布置,以開闊地及小緩坡為主要地形處理手法,緩坡高度控制在30~120cm以內。
3 總體構思及設計手法
3.1 主要設計手法為:突出重點,景觀設計主次分明
在主要景觀節點處加大景觀設計內容和景觀成本投入,以提升小區整體形象和景觀檔次。
以植物景觀立景,景觀設計以大面積的景觀空間和景觀綠地以植物造景為主,植物群落的組合結合各空間場地的不同,通過季相更替、植物色彩的變化,再現自然繁盛。
3.2 設計框架:兩軸及一心多點格局
景觀布置圍繞景觀軸進行展開,景觀軸即是主線,通過兩條主線向四周輻射景觀,形成多個景觀節點。自南向北分別為車行入口廣場景觀空間、朗月湖景觀空間、蘭影廣場交互景觀空間、溢香角休閑空間、陽光大草坪;自西向東分別為:入口景觀空間、伊頓印象景觀軸、蘭影廣場交互景觀空間
4 綠化設計
4.1 綠化設計思路
景觀設計中始終貫徹以植物造景為景觀主體,以特色小品及園林建筑為點睛,由植物造景結合景觀構筑形成特色空間景觀。
園林景觀在本小區中被放置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先在本小區中園林不再是單純的綠化,而是做到有園有林;其二園林不是簡單的種植,而是要組合搭配做到有景可觀可感。
4.2 綠化設計詳細設計
5層的垂直綠化成為綠化配植中的標準配植。第一層:高7~8m、胸徑在15~25cm的大喬木;第二層4~5m高的小喬木、大灌木;第三層2~3m高的灌木;第四層:花卉、小灌木;第五層:草坪、地被。
通過垂直綠化,營造出富有強烈生命氣息的植物群落,使植物各展其形,體現最真實的自然表情。同時在某些綠化空間中,垂直層次將會更加豐富,達到6~7層甚至更多層次。
植物的色相往往會影響景觀及居住者的觀賞心情,景觀營造上傾向于選取季相變化豐富的物種,按常綠和落葉樹種的科學配比來種植,不同樹種花卉分時綻放,春夏秋冬將呈現截然不同的異色景觀。
4.3 綠量與綠化成本的考慮
本小區中植被群落的設計被放置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多層次的綠化布置必定帶來綠量的大幅提升和物種的多樣化,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帶來綠化成本的增加,在綠量植物景觀和經濟性的平衡上我們通過三條原則進行把握平衡,做到滿足高標準綠化綠量同時又很好的把握經濟性原則。
(1)盡量多的選用蕪湖本地的鄉土樹種,減少外來樹種的使用。
(2)大樹、主景樹的選用上,同樣形態樹種選用價格相對低的植物品種,少用或不用昂貴的大樹品種。
(3)多做組合造景,多株植物搭配造景局部取代大樹造景。大樹造景往往被認為見效快、檔次高的植物造景方式,但在局部空間中,采用植物組合往往會形成比大樹更加精致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觀,同時造價遠遠低于大樹投資。
(4)植物選擇上以普通常見價格相對經濟的植物為主干樹種(如香樟、四季桂、無患子、欒樹等),將優質卻價格相對昂貴的樹種作為點綴。
5 城市家具
景觀雕塑小品起到了點景和視覺焦點的作用。本案選擇了一些生活化的情景雕塑來配合英倫風情的營造。同樣也是室外空間的標題,可以讓人對周邊景觀意境一目了然,使深層次意境更容易被居民了解和接受。
戶外家具是指戶外擺放的一系列服務設施及休息設施,如座椅座凳、果皮箱垃圾箱、路燈等等。其樣式材料設計和位置擺放要根據小區人流的聚散和功能性分區來設定。風格選擇上與設計主題相呼應。
指示標志牌設計從人性化角度出發,結合簡約英倫的設計風格,在主要路口,景點和分區結合處合理放置,使其既做到標識導向作用,同時也成為亮麗風景的一部分。
6 戶外活動空間構想
本案將戶外健身空間劃分為三個等級,一級健身空間為大型交互及健身空間,適合進行人數較多的活動或者社區文化活動場地,如中心廣場、網球場等。二級健身空間為中小型健身活動場地,適合老年健身與兒童游玩。三級則中心軸健身空間,各個點狀空間由園路貫穿,適用于中青年群體進行戶外運動,慢跑等。
7 總 結
本設計以現代簡約的英倫風格為景觀之形,以自然生態為景觀設計精神之質作為設計理念。景觀設計通過對空間的劃分和處理來體現生態的生活環境。綠化設計以植物景觀立景,用植物體現最真實的自然表情。景觀小品搭配植物群落,經由各個景觀節點的展開給人帶來美的景觀享受。人性化的景觀道路布置,適合各年齡層次的活動空間安排為人們帶來舒適便捷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