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山 郭超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規劃發展逐漸走上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道路。城中村是現代城市規劃建設中備受人們爭議和關注城市規劃項目。城中村建筑的外觀同現代建筑群構成鮮明對比,極度的不協調對整個城市的形象帶來了嚴重影響。為了能更好地使城中村和現代建筑達到外觀特征的整體性和諧統一,加強對城中村的規劃改造是當今城市規劃部門的重點項目工程。本文分析了城中村概念及其特征,并提出了城中村規劃改造的措施,以期能對推動我國城市的健康可持續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城中村;特征;規劃改造;措施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舊城區改造及新城區建設近年來發展速度驚人,一棟棟的現代式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但在眾多的現代式建筑群中間還夾著著與現代建筑群落極為不協調的建筑群落,那就是城中村。城中村一般都是八十年代后或者是更早年代的建筑,不管是在建筑高度還是建筑樣式同現代建筑相比都存在諸多的差距,并且城中村建筑房屋之間的空間布局不合理,極度的擁擠,道路狹窄擁擠,下水道堵塞,尤其是在雨天下水道堵塞問題嚴重,下水道內的腐爛物質上泛,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環境衛生狀況令人擔憂。這就是目前城中村的整體狀況。
1 城中村的概念、表現特征及其負面影響
狹義來講,城中村是城市化化進程中原有的農村村落耕地大部分被國家征用,留有少部分的村落未被開發建設,村民仍舊生活在原來的地方叫做城中村;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都市村莊;廣義來講,城中村是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脫離現代城市管理范圍,生活質量水平較低的居民區。
1.1 城中村具有的城市特征
①城中村的地理位置在城市建設規劃范圍內,城中村居民仍居住在城市中甚至是城市的繁華地段;②城中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一樣,從事第二、三產生活動,過著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③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漸演變為城市化生活方式。
1.2 城中村具有的村落特征
①城中村是生產和生活資料的土地,城中村的土地產權歸城中村村委會集體所有;②城中村的各個社區行政管理由村委會進行統一管理;③在戶籍保留方面,城中村的原有居民仍舊沿用原來的戶籍,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城中村原有居民享有資金補助等扶植,生活收入水平要高于外來務工人口的收入和一般城市居民收入。
1.3 城中村的負面影響
(1)城中村的居住條件同現代城市居住條件相比相差深遠,通常居住人員比較混雜,人口流動性大,治安較差,經常會發生盜竊等案件;城中村房屋建筑等級都比較低,房屋內部布局和房屋整體質量差,房屋建筑之間的距離很近,采光效果難以達到正常的生活條件要求。在繁華的都市中,隨著務工人員數量的增加,城中村基于其房屋出租價格較低的原因,成為了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的集散地。城中村當地居民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會大肆地擴建原有的房屋建筑,違規違章建筑不斷擴建。使得原有的交通環境變得更加擁擠。
(2)城中村的居民經濟來源一般以租賃房屋為主,生活方式較為簡單,經濟價值觀念不強。居民房屋基于其地理優勢,加之房屋租賃費用較低,成為外來務工人員首選的居住場所,相應地也成為了城中村本土居民的主要生活經濟來源。城中村在利益的驅使下,獲得更多的房屋租金,會通過對原有的建筑房屋增加層數的方式來實現。生活的價值觀同周邊城市居民存在較大差距。負面價值也會輻射到周邊城市地區,造成整個城市局部或更大范圍的競爭意識淡薄,難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加強城中村居民的思想意識培養,是當今城市規劃建設中在思想層面上需要重視的焦點問題。
(3)城中村地理位置通常比較優越,處于城市經濟發達地段,按道理來講應該城中村具備了良好發展條件。但是政府部門在城中村改造規劃中因缺乏合理性規劃使得城中村房屋建設布局不合理,肆意的擴建建筑房屋層數及門面房的向外擴建,都將成為制約城中居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重要因素。
(4)現今,城中村改造都是政府部門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對城中村進行改造。但開發商的主要是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然而城中村的拆遷會投入較大的土地征用費用,高昂的土地征用費用和拆遷補助費用會打消開發商投資的積極性。目前,城中村拆遷改造,政府部門給予了城中村本土居民較好的補償待遇政策。政府、開發商和居民三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將是目前制約城中村規劃改造的主要因素。此外,即使是政府部分通過政策優惠的方式吸引了部分開發商投資對城中村進行改造規劃建設。但基于城中村的情況比較復雜,開發后所獲得經濟效益難以估算,開發商處在即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又要滿足政府對整體規劃建設要求的雙重壓力,在此情況下,更會打消更多的開發商加入投資城中村改造規劃建設隊伍中的積極性。不利于城市整體規劃建設。
2 規劃改造城中村的措施
(1)城中村的改造規劃應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因為有了法律的支持才能給各項城中村改造規劃提供依據和準則,才能使有關的政府部門和開發商嚴格按照改造規劃標準執行,產生良好的規劃改造效果。具體而言,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應監理健全相應的檔案資料及其管理制度,為規劃改造提供重要的資料依據。基于城中村居民文化素質較低,生活觀念落后,在房屋改造拆遷時一定要嚴格地以法律為依據,執行有關的房屋拆遷改造條款,避免缺乏法律依據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引起糾紛。
(2)為了改善城中村環境質量,可通過建立廉租房的方式來緩解住房用房壓力。目前,臟、亂、差是所有城中村的共同環境特征,這主要是和城中村居民的數量過多是分不開的,因此,可以適當建立廉租房來緩解住房用房壓力。
(3)合理招商引資,適度開發改造規劃城中村。基于政府財政能力等因素,單一靠政府的力量難以對城中村進行徹底改造,政府可通過政策優惠的方式來吸引開發商投資改造規劃城中村,招商引資過程中應執行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標活動,并對中標的開發商開發建設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開發商能夠合理開發改造規劃城中村,合理規劃,合理改造。
3 結 語
總而言之,城中村的規劃改造是一項復雜和系統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高效領導,開發商的積極參與及城中村居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配合,才能推進城中村改造規劃進程,進而實現整個城市經濟、居民生活的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天方,薛園媛.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化發展[Z].杭州:杭州市國土資源局.
[2]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楊安.“城中村”的防治[J].城鄉建設,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