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材料質量造成工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那么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嚴重的后果,直接影響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文章就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檢驗方法
由于材料質量造成工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那么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嚴重的后果,直接影響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加強建筑材料檢測工作,可以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降低造價,推動施工技術進步。本文就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談一些體會。
1 影響的建筑材料質量因素
(1)由于建筑材料供應沒有計劃、堆放不規范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因而是鋼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銹蝕、受潮,降低了材料原有的性質,縮短了材料的使用壽命。
(2)由于建筑材料檢測不及時,存在錯檢、漏檢等情況,因而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當作合格的建筑材料來使用,遺留下了一定的質量隱患。
(3)調查不充分,未能因地制宜,判斷失誤,從而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2 保證建筑材料質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合同管理。在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中,首先要求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要求施工企業在人員配備、組織管理、檢測程序、負法、手段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同時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監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確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并明確監理方在材料監理方面的責任、權限以及建設單位的要求等。
(2)明確材料檢測程序,制定材料檢測細則所謂的明確材料檢測程序,制定材料檢測細則,具體做法就是針對每個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材料檢測規劃和細則,明確材料檢測程序。在材料檢測細則中,要明確材料檢測師的職責、工作方法、步驟、手段以及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保證質量應采取的措施等。
3 工程常用的材料性質和檢測項目
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質可分為物理性質(如密度、堆積密度、孔隙率、密實度、吸收率、抗凍性、導熱性等)、力學性質(如抗壓、抗拉、抗彎、抗剪等強度)和工藝性質。修建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關,合格優質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藝和熟練的技能,就能確保市政工程質量。對市政工程建設常用的鋼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瀝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檢的項目,才能對材料合格與否作出準確的判斷,以下列出幾種常用材料的必檢項目:
(1)鋼筋原材料:拉力試驗、冷彎試驗、縮性試驗;
(2)鋼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試驗;
(3)水泥(常規五大指標):細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安定性、強度;d)砂:級配、含泥量、細度模數;
(4)碎石:壓碎值、含泥量、針片狀含量、級配;
4 建筑材料檢測要求
(1)鋼筋原材料檢測:應以同廠別、同爐號、同規格、同一交貨狀態、同一進場時間,每60t為一驗收批,不足60t時,按一驗收批檢測,鋼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各項試驗,如有一項不符合鋼筋的技術要求,則應取雙倍試件(樣)進行復檢,再有一項不合格,該驗收鋼筋則判為不合格。不合格的鋼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處理報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
(2)袋裝水泥檢測:應以同一水泥廠、同標號、同一生產時間、同一進場日期的水泥,200t為一驗收批,不足200t時,亦按一驗收批檢測。
(3)散裝水泥檢測:應以同一水泥廠生產的同期出廠的,且同品種、同標號的水泥,以一次進廠(場)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批,但一批總量不得超過500t。同時,還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為3個月,硅酸鹽水泥為1個月),過期必須做復檢,連續施工的工程相鄰兩次水泥試驗的時間不應超過其有效期。
(4)砂、碎石或卵石檢測:應以同一產地、同一規格、同一進場時間,每400m3或600t為一驗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時,按一驗收批檢測。
5 建筑材料的檢驗方法
檢驗方法有書面檢驗、外觀檢驗、化學性能檢驗、物理性能檢驗、機械性能檢驗和無損檢驗等。
(1)書面檢驗,就是通過隨樣提供的材料質量保證資料、第三方檢測試驗報告、實驗報告等進行審核,取得監理、總包、施工方共同認可方可使用。
(2)外觀檢驗是對材料的品種、規格、外形幾何尺寸、標識、腐蝕情況、損壞及包裝情況、焊接外觀及保溫情況、包裝情況進行直觀檢查,看其有無質量問題。
(3)化學性能檢驗是借助化學%考/試大%試驗和化學試劑及儀表儀器對材料樣品的化學成份進行鑒定測試。
(4)物理性能檢驗是借助儀器、儀表、光學、試驗機等對材料樣品的物理特性進行鑒定測試。
(5)機械性能檢驗是借助力學機械及測試設備和儀表儀器對材料的樣品的力學特性進行鑒定測試。
(6)無損檢驗是利用超聲波、X射線、表面探傷(著色、磁粉、滲透)等檢測器具和儀器儀表進行鑒定測試。
6 工程常用材料現場質量控制措施
(1)按施工計劃結合施工方法要求,組織各種材料進場,按總體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并準備好防雨覆蓋設施,特別要防止水泥受潮變質和鋼筋銹蝕。
(2)調查土料場蘊藏數量及開采、運輸條件,并對工程主要材料(水泥、鋼材、瀝青、碎石、砂)進行室內試驗,及時出具試驗報告,堅持做到用數據說話。
(3)對路基土首先應進行土場調查、土壤分類、土壤塑性指數和土壤顆料分析,進行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層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試驗,并確定各種用土的重型擊實際準,做好試驗路段,擬定好施工技術控制指標。
(4)對各類混凝土構造物中所用的鋼筋種類、鋼號和直徑,應堅持做到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其技術標準符合部頒標準,焊條、預埋件的品種、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
(5)根據市政工程質量監理要求,堅持做到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檢驗,堅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不準安裝,在現場要掌握工程質量動態,及時發現和提出施工中的質量隱患和預防措施要求。
(6)對材料或半成品構件(涵管、預制梁、蓋板等),訂貨前要取得供貨廠家的產品合格證書及試驗報告,進行采樣試驗,驗證其質量可靠性。
(7)材料倉庫、現場材料堆放處均應設立標示牌,寫明品種、產地、規格、檢驗狀態,嚴格按“三檢檢制”執行,工作程序必須認真執行ISO9000標準,使原材料自始至終處于受控狀態,并做到可追溯。
7 結 語
建筑材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首要條件。在材料質量控制的實踐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加強建筑材料檢測工作,從源頭抓起,明確材料質量管理的程序,制定材料質量管理細則,嚴格招待國家有關質量檢測方面的法律、法規,嚴格按國家試驗標準和規程進行檢驗,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馬振珠.中國建材檢測方法[J].工程質量,2007,(01).
[2]陳麗莎.建材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的建立及其持續改進[J].廣東建材,2004,(08).
[3]沈國偉.建材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設計[J].今日電子.轉貼于233網校論文中心.
作者簡介:郝東紅,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