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省
摘 要:本文將根據多年的防水施工經驗,針對不同施工環節中容易產生的滲漏情況而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采用不同的堵漏法施工。確保堵漏之處無滲漏現象發生。
關鍵詞:地下停車場;防水技術
前 言
現在城市地下停車場因為受到施工條件限制和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實際限制,不同程度出現滲漏問題,不但影響到停車場的正常運營,還對建筑質量產生嚴重危害。隨著防水材料的升級和防水工藝的創新,停車場防水措施越來越多,但是現在建筑內部結構復雜、修建環境惡化,致使防水問題越來越復雜。所以在未來地下停車場防水措施中要掌握停車場防水技術要點,從整個工程結構主體和細部構造兩方面提出工程防水質量控制。
停車場的施工環境、建筑特點、材料性質都各不相同,出現滲漏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進行防水施工中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從地下停車場現有的防水工程實際案例出發,對當地停車場的環境和特點做出全面分析,對滲水原因做出評估,最好在設計中就做好防滲處理。其次,針對本次工程做好出現滲水原因的充分調研。再次,思想上秉承一個總體思路:“防排結合,剛柔并舉,多道設防,揚長避短、密封處理、綜合治理”。除了按照這一原則合理進行防水施工之外,還要嚴格按照國家對防水工程做出的相關標準來確立科學、合理的防水方案。
1 地下停車防水技術要點
1.1 準備工作
地下停車場防工程在施工前要對防水設計要求進行充分了解,對施工圖紙進行全面熟悉和掌握。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規范的施工方案。
把握好材料的質量和性能。核查工程所選防水材料的出廠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規定的相應標準。卷材防水層材料是地下停車場防水施工的重點。
卷材防水層材料必須要有出現質量合格證以及相應資質等級檢查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產品性能和使用說明。在進場后要進行外形檢查,檢查有沒有洞口、缺邊、裂口等缺陷,邊緣不整齊要求≤10%,不允許露白未浸透,撒布材料的粒度、顏色均勻,每卷卷材接頭不超過1處,較短一段>100mm,要求接頭處加長150mm。檢查合格后按規定取樣復試,并實行有見證取樣和送檢。
1.2 地下水處理
工程基礎深度低于天然地下水位,要保證在施工過程中的邊坡穩定,還要保證基坑干燥和安全施工,必須在基礎施工中對地下水進行處理。土方開挖前好做好場地排水工作,在排水工程完成后,才能開始土方開挖工作。尤其是靠近河道的工程,更要加強排水處理。
1.3 混凝土裂縫防治
混凝土結構發生裂變是地下停車場發生滲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溫度、拉應力、承載力等發生變形,產生裂縫。所以要防治滲漏就要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1.3.1 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質量和配合比
水泥可以采用低水熱化或者中水熱化的水泥。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水泥等;使用粗骨料,盡量選用粒徑較大、配級良好的細粗骨料;砂采用潔凈中砂,嚴格控制砂中含泥量不得超過1%;石子應選用連續粒級的卵石或碎石;摻加粉煤灰等摻合料或摻加相應的減水劑、緩凝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達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的目的;在拌合混凝土時,還可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減少混凝土的溫度應力。
1.3.2 模 板
模板發生變形和縫隙,極易引起漏漿。地下停車場的模板應平整牢固,板和板之間拼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的牢固性和穩定性要滿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側壓力和施工的荷載。模板不能和結構內的鋼筋進行直接接觸。
1.3.3 鋼 筋
鋼筋在使用之前要進行除污和除銹等清潔工作,在捆綁的過程中要預留出保護層,對于迎水面的鋼筋保護層厚度要大于5cm。在混凝土中使用防裂鋼筋,增加構造筋能夠提高整體抗裂性能。地下停車場外墻水平筋盡量采用直徑小、間距小,使構造筋達到溫度筋的作用。
1.3.4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要對模板內的積水、雜物進行清理,再進行濕潤。為避免混凝土產生分層、離析,澆注時應嚴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澆注可分層分段進行,但應注意層與層,段與段之間澆注時間間隔不得超過初凝時間,以免出現施工縫;停車場外墻澆筑之前要在導墻澆筑3cm左右厚的砂漿,避免出現孔洞或者爛根等施工病害。
1.3.5 混凝土振搗
地下停車場的混凝土要進行全面細致振搗,振搗要采用高頻率的機器振搗,振搗時間控制在10~30min,要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嚴格執行振搗操作規程,下料和振搗要形成一定的順序,保證混凝的密實性,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搗上一層混凝土,搗固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cm,以避免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產生冷縫。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冒完氣泡為準,不得欠振或超振。
1.3.6 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是地下停車場防水施工的關鍵。混凝土澆注后,要高度重視前期的濕潤養護,必須在12h內覆蓋保溫養護,之后混凝土表面要一直濕潤養護到14d。前期濕潤養護后進入終凝之后為防止出現干縮裂縫和溫度裂縫,其表面一直要采取措施進行保溫、保濕、防暴曬養護。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采取有效的溫控措施,做好測溫記錄,控制內外溫差≤25℃。
1.4 細部結構防水處理
1.4.1 穿墻管
穿墻管外壁和混凝土交界處都是地下停車場防水工程的薄弱環節。穿墻管中部加上止水環可改變水的滲透路徑,延長水的滲透路線。或者通過套加遇水膨脹橡膠的辦法將滲水通道堵塞。
1.4.2 預埋件
混凝土中埋設螺栓、消栓、吊鉤吊環等連接件就是預埋件。地下停車場的預埋件因為與結構鋼筋接觸,會使水順著鋼筋滲入到室內。混凝土塑性沉縮在螺栓底部也造成滲水空隙。所以要對預埋件加焊止水環來進行防滲,或者將預埋件螺栓留20mm深、20mm寬的凹槽,嵌防水密封膏,堵塞滲水通道。預留孔底部留至少150mm厚的混凝土止保護層,如果不足150mm就局部加厚,彌補其整體厚度。
1.4.3 施工縫
施工縫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混凝土分層澆筑而形成的接縫。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澆筑數量大,整體性要求高,一般不留施工縫,都是一次性澆筑完畢。如果要留取施工縫必須要征求設計人員的同意,在彎矩最小、剪力最小的位置設置,并且符合施工規范要求。混凝土收縮會導致滲水通道,所以停車場都要進行施工縫處理,減少滲漏隱患。停車場施工縫包括外墻施工縫和后澆帶施工縫。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前把前一層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再進行第二層混凝土的澆筑。外墻施工縫設在高于地板30cm的外壁上。施工縫分為兩種,即水平施工縫和垂直施工縫。在工程中水平施工縫比較常見,垂直施工縫要盡量利用變形縫。
1.4.4 變形縫
變形縫是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的總稱。為了防止溫度變化、不均勻沉降、地震等因素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造成影響,設計時預先在變形敏感部位將建筑物斷開,分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就是變形縫。地下停車場常因施工不合理造成滲漏。中埋式止水帶施工中頂、底板止水帶常常因為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導致混凝土凝固產生的收縮使止水帶下面的混凝土產生縫隙,導致變形縫漏水。這種情況下,頂、底板中的止水帶安裝成盆形可以消除縫隙。止水帶接縫是止水帶本身的防水薄弱之處,所以接縫愈少愈好。轉角處止水帶不能折成直角,故轉角處應做成圓弧形,以便于止水帶的安設。
1.4.5 后澆帶
后澆帶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可以避免出現新的收縮裂縫造成工程滲漏水的隱患,施工單位或混凝土攪拌站,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膨脹劑的最佳摻量,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抗滲要求的同時,達到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控制結構出現裂縫的效果。
2 結 語
地下停車場防水技術專業性強、標準性高。在施工過程中因為環境或者人為引起的滲漏原因眾多。所以在防水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每一個環節防水質量,高度重視混凝土的裂縫控制。在施工過程中,處理采用常規工藝外,還可以針對工程特征運用特殊性工藝,增加創造力,為以后的防水措施增加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