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喻
最起碼,萊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可以自認為他己壟斷了20世紀的長島“土豪市場”。年初,他飾演了爵士時代傳奇人物杰伊-蓋茨比;年末,他又在《華爾街之狼》中奉獻了
場狂野的演出,塑造了個90年代金融過剩時期的典型人物。而馬丁-斯科塞斯用充滿歌劇色彩的漫畫式手法,讓影片無時無刻不陷于瘋狂的娛樂感中,充斥著打雞血般的旺盛精力,活力四射的表演,以及看壞男孩們惡作劇的強大魅力。
同時,影片90%的時間都在用輕佻的舉止挑逗觀眾,只是在最后傳遞出“惡有惡報”的些許意思。這種手法比導演《十誡》的塞西爾·B·戴米爾還要古老。影片的視覺效果、剪輯和音樂都有種嗨翻天的感覺。毫無疑問,這部派拉蒙出品的長達三小時,滿目驕奢淫逸場景的圣誕檔電影,尤其是小李子和老馬丁第五次聯袂的噱頭,必將會吸引大批觀眾。
盡管在其事跡被改編成大電影之前,喬丹·貝爾福特的名字并非家喻戶曉,但他亦是那個財務騙術滿天飛的美國世紀的末世代言人之一。他不遺余力地在員工的頭腦中灌輸“斬盡殺絕”式的銷售策略,造就了不法證券電話交易所特有的經營理念。
特倫斯·溫特的劇本向力道十足,這部影片的劇作模式酷似斯科塞斯那兩部以黑社會分子為主角的代表作:《好家伙》和《賭場風云》。《華爾街之狼》運用第人稱敘事,煞費苦心地解釋商業伎倆的運作方式,理直氣壯地沉湎于通過犯罪和其他腐化行為精心營造出的自我滿足感,其中不道德、不合法,已經被角色們徹底豁免。這種處理手法就好像給觀者賦予了種特權,去看看那些在現實生活中讓你痛恨的人如何長年累月卷走無數財富,而
一旦他們由具有超凡魅力的明星在大銀幕上演繹出來,便獲取了無可辯駁的奪目光輝。這就是“流氓配方”,只不過這里運用到了商界白領身上。
斯科塞斯對待這些角色的態度,以及反復挖掘他們的理由,值得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但這位71歲的導演仍然在拍年輕人的電影,并且似乎不打算變得更深沉和更具反思精神。
影片中的狂歡和慶典就從開始就放蕩不堪。斯科塞斯從始至終都在挑戰R級的邊界,事實上這部影片確實經過刪減才避免被劃至NC-17級,其中濫用藥物的場景之多,僅次于《疤面煞星》,而猖獗的濫交場所甚至包括辦公室。電影還特別強調了喬丹對他的“軍隊”所進行的惡狠狠的激勵演講,以及怎樣從員工們為了用不法行為攫取高額利潤而恣情瘋狂的行為中獲得最大的成就感。貪婪無處不在,并且被推舉為最偉大的美德。
有幾個場景和配角支線本可以刪去,特別是唐尼和個硬漢下屬之間的沖突,戲份過于冗長,干擾大家對主角的注意力。但很顯然,斯科塞斯想要拍出部具有喜劇色彩的史詩巨作,甚至擁有大歌劇的氣質,所以,有點點過火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毫無疑問,這是迪卡普里奧最杰出的銀幕表演,他在影片中表現出過去從未有過的松弛——既沒有對明星形象的自我保護,也沒有下意識玩酷,觀眾可以走進這個角色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