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榮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宮肌瘤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子宮肌瘤患者,給予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情況。結果: 54例子宮肌瘤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治療后子宮肌瘤和子宮的體積以及雌激素水平均明顯減少(P<0.05),3例患者出現潮熱多汗;2例患者月經量減少,無肝腎損害情況。結論: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具有顯著效果,可縮小子宮肌瘤體積,是具有可靠性的保守治療方法。
關鍵詞:子宮肌瘤; 小劑量; 米非司酮
【中圖分類號】
R71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5-0108-01
子宮肌瘤是育齡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組成,臨床表現為經量增長、貧血、下腹包塊、經期加重,嚴重影響了女性的身心健康[1]。臨床治療子宮肌瘤多采用手術方法,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多數患者均要求避免手術切除,盡量保留子宮,使藥物治療子宮肌瘤受到廣大醫生和患者的重視。因此,筆者以54例子宮肌瘤患者為例,給予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子宮肌瘤患者,年齡25-58歲,平均年齡(36.8±2.4)歲;肌壁間子宮肌瘤25例,漿膜下子宮肌瘤20例,黏膜下子宮肌瘤7例,子宮頸子宮肌瘤2例。患者參與研究時,均自愿同意藥物保守治療;無藥物禁忌證;治療前3個月未服用激素類藥物。
1.2 方法: 患者均在月經來潮的第1-5d,睡前口服12.5mg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04),療程3個月。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測量患者的子宮肌瘤和子宮的體積,監測肝腎功能和血常規,觀察患者雌激素、藥物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月經量恢復正常,痛經癥狀消失,月經周期規律,貧血糾正,肌瘤縮小體積超過50%,子宮體積大小;有效:月經量恢復正常,存在痛經癥狀,貧血癥狀減輕,肌瘤縮小體積超過35%;無效:月經量未恢復,肌瘤未縮小,貧血癥狀未改善。
子宮肌瘤體積計算公式:4/3πabc,abc為肌瘤的三維徑線。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患者治療效果分析:54例子宮肌瘤患者,顯效24例,有效2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3%。
2.2 患者治療前后子宮和肌瘤體積、雌激素對比:患者治療前子宮體積(328.5±15.4)cm3,肌瘤體積(88.7±13.4)cm3,雌激素(335.8±68.5)pmoL/L;治療后子宮體積(240.8±14.3)cm3,肌瘤體積(22.5±7.4)cm3,雌激素(150.2±26.6)pmoL/L;患者治療前后差異顯著(T=5.3649,P<0.05)。
2.3 不良反應:患者在停藥后,3例患者出現潮熱多汗;2例患者月經量減少,無肝腎損害情況。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生殖器官良性腫瘤,多以子宮切除術等外科手術治療,但子宮切除術多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癥狀表現為下腹墜痛、月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等癥狀,甚至不孕,給個人和家庭幸福均帶來矛盾。子宮肌瘤是由性激素依賴性腫瘤,多與遺傳、性激素等有關,尤其是孕激素在肌瘤發生機制中起到重要作用[3-4],是發生肌瘤的啟動因子。在相關臨床資料[5]中,子宮肌瘤組織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水平明顯高于周圍肌肉組織。根據子宮肌瘤生長部位的不同,分為肌壁間子宮肌瘤、黏膜下子宮肌瘤、漿膜下子宮肌瘤等。肌壁間子宮肌瘤位于子宮肌壁內,是子宮肌瘤常見的一種病情;黏膜下子宮肌瘤主要表現為子宮肌瘤向宮腔內生長,易導致宮腔變形。漿膜下子宮肌瘤是肌壁間子宮肌瘤向漿膜生長,與漿膜層直接接觸;子宮頸子宮肌瘤生長部位較低,可嵌于盆腔內,形成壓迫癥狀,在手術切除時較為困難。據大量臨床資料證明,子宮可以為機體產生大量的活性物質,參與到體內生殖和內分泌過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加強,均要求減少手術治療,盡量保留子宮,使保守藥物在患者和醫生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具有高度的孕激素親和力,阻斷了孕酮和雌激素的結合。米非司酮在孕激素受體結合后,會使受體變構,多處磷酸化,受體和DNA結合后,無法刺激有賴于孕酮的基因,無法合成蛋白質孕激素,以此阻斷和抑制子宮肌瘤生長。同時米非司酮可以促使卵巢黃體溶解,使體內孕酮和雌二醇水平降低,導致閉經。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雖然無法代替手術治療,但對于子宮肌瘤患者來說,是一種可行保守治療,并在術前進行治療也是具有高度的作用。在本組研究結果中,54例子宮肌瘤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治療后子宮肌瘤和子宮的體積以及雌激素水平均明顯減少(P<0.05),3例患者出現潮熱多汗;2例患者月經量減少,無肝腎損害情況。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具有顯著效果,可縮小子宮肌瘤體積,是具有可靠性的保守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郝鎖蘭. 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4):29-30.
[2] 韓麗,馬汝平,龍艷,等.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3,29(24):3375-3376.
[3] 王紅梅,陶文兵.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33):135-136.
[4] 黃起.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90例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07(12):126-127.
[5] 李向陽,劉紅梅,梅穎,等.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用藥分析[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0,05(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