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明
1.纖毛蟲病 經常向池中加注新水,長期保持水質清新可有效預防,一旦發現纖毛蟲,用甲殼凈全池潑灑,連續幾次可有效殺滅纖毛蟲。
2.聚縮蟲病 由于池水過肥,或長期不換水,使聚縮蟲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的關節、步足、背部、額部、附肢及鰓上都附著聚縮蟲,體表污物較多,活動及攝食能力減弱,嚴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防治方法:保持水質清新,每立方水體用0.25~0.60克的硫酸銅對水全池潑灑。
3.黑鰓病 黑鰓病是蟹鰓受到感染變為黑色,行動遲緩,呼吸困難,俗稱嘆氣病。防治方法:放養前用聚維酮碘或者二氧化氯徹底清塘,保持池底有淤泥5~10厘米,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勤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用聚維酮碘全池潑灑,連用2次。
4.爛爪(肢)病 8月前后要全池潑灑溴氯海因、綠色海因防病。根據飼料投喂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拌服蝦蟹活力素及高穩維C。
5.水腫病 為腹部受傷感染病菌所致。病蟹匍匐在池邊,停止攝食,最后在池邊淺水處死亡。防治方法:蛻殼時盡量減少對螃蟹的驚擾,不使其受傷。用聚維酮碘消毒。
6.上岸不下水 養殖戶會經常發現仔蟹、幼蟹爬到池邊、網邊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現象,稱為上岸不下水癥。由水質差引起的,可適當稀釋放養密度,適量換水或定期使用解毒凈底王、水清爽、底清爽、甲殼凈調水改底。由營養不均衡引起的,應投喂全價配合飼料,也可經常性添加適量蝦蟹活力素,活力素含有蛻殼素、多種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葉酸、煙酸、肌醇、氯化膽堿和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等多種營養。由細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可選擇外用溴氯制劑,全池連潑2~3次。由原生動物與寄生蟲纖毛蟲感染引起的,可選用甲殼凈等藥劑,連續治療1~2次。隔日再選擇外用溴氯,全池潑灑2~3次。
7.蛻殼不遂 病蟹背部發黑,背甲上有明顯棕色斑塊,背甲后緣與腹部交界處出現裂縫,因無力蛻殼而死亡。檢查螃蟹是否患其他疾病,對癥施藥。用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5天1次,連用3~4次。在飼料中添加適量蝦蟹活力素、高穩維C,并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