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呈+徐麗芳



Spritz是一家位于美國波士頓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用了3年時間默默專注于研發一套新的閱讀技術,如圖1所示。開發者把該技術取名為“Spritzing”,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Spritz式速讀”。該技術于2014年2月在巴塞羅那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一經展示,便大放異彩。自那時起,已有超過12000名開發者申請了其軟件開發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權限,100多萬人在Spritz公司網站上測試了這項技術。那么,Spritz究竟是一項怎樣的閱讀技術,又會怎樣重塑人們的閱讀方式呢?
圖1 閱讀的新技術:Spritz
Spritz的原理與工作方式
在人們的日常閱讀中,眼睛起著絕對核心的作用。它通過操縱視線不斷地在紙張或者屏幕上上下左右移動來幫助我們吸收每一個遇到的詞匯,以理解文字的意思。然而,視線移動所要求的眼球運動拖慢了閱讀速度。科學研究發現,至少對于由拉丁字母組成的文字來說,在人們閱讀時需要浪費80%的時間在從單詞到單詞的眼球移動和對文字的掃視上。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眼球會習慣性地逐一掃描這些字母,然后再將它們重組成單詞。大腦真正處理文字內容反而只占據20%的閱讀時間。毫無疑問,這種讓頭腦大材小用的閱讀方法大大拖慢了我們的閱讀速度。那么,Spritz是如何讓閱讀飛起來的呢?
Spritz無法改變人眼的運動速度,但它可以讓文本運動起來。“Spritz式速讀”是指通過詞匯在同一視覺區域內的快速切換減少眼球的實際運動。當我們看到一個快速閃過的文字時,即便文字已經消失,腦中依然會殘留一個很短暫的影像。這樣,當一系列文字快速閃過眼前,頭腦就會自行組織之前閃現過的句子的語義。閱讀者能夠在詞匯閃動的同時快速理解詞匯內容并與前面已讀到的內容進行聯系,從而快速提高閱讀效率。這便是Sprtiz提升閱讀速度的原理。這個原理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實現它,每個詞匯在視覺區域內出現的位置都必須事先經過Spritz的精心計算,目的是盡可能減少眼球運動。要找準這一區域,秘訣在于被稱為“最佳識別點(Optimal Recognition Point,ORP)”的存在。當我們閱讀文字時,要讀懂一個單詞,并不需要將所有字母掃描一遍;相反地,每個單詞都存在一個最佳識別點,它是單詞中的核心字母。Spritz 的做法是將這個核心字母以特殊顏色標記出來,以便讓我們的大腦一下子調出單詞的相關數據,從而省卻眼球掃描的時間。比如說,“word”一詞,它的最佳識別點就是中間的字母“o”,如果在文本中“o”被標記為眼球最敏感的紅色,就能快速幫助眼球定位,從而大大提高人腦辨別單詞的速度。
在使用Spritz時,人們就像是在看電視一樣,每一個單詞會依次閃現在屏幕的固定點區域,隨著文本流的高速運動,人們得以實現快速閱讀。具體來說,文本會在一個固定的空格里運動,這個特殊顯示框被開發者稱為“Redicle”,而單詞會圍繞最佳識別點顯示。每一個單詞出現時,其最佳識別點都在文字框內的同一個位置,且該字母會高亮呈現為紅色,這個點在文字框內又以兩條黑色短線標出(見圖2),將人眼的注意力鎖定在了這個位置,更好地減少了注意力的分散。這樣,文字會在文字框內以每次一詞的形式在讀者眼前一個一個快速閃過,且播放速度在每分鐘100詞到每分鐘1000詞之間可調節。于是,讀者不必再耗費時間在頁面上和句子之間移動眼睛掃描,只要盯住一點就可以;字會從讀者眼前高速閃過,而大腦自會幫讀者把每個詞的意思快速拼起來。一般人每分鐘大約能閱讀200個單詞;而Spritz官網上的模擬測試顯示,采用這種技術,人們可以適應平均每分鐘600個單詞的切換速度,大大節省了閱讀時間,提高了效率。
圖2 Spritz的閱讀窗口
Spritz為何不同
在信息過于豐富的今天,Spritz式速讀滿足了人們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作為一種速讀技術,Spritz和其他閱讀技術相比優勢何在呢?速讀本身并不是新鮮事物,自有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以來,人們發明了許多速讀技術,比如略讀、避免默讀、擴大視野、眼腦直映等。然而,這些閱讀技術無一不要求持續的、高強度的訓練;但在使用Spritz時,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訓練五分鐘后無障礙地進行每分鐘500詞的閱讀。更重要的一點是,前面提到的其他閱讀技術都需要較大的物理空間作為文本顯示平面,而Spritz呢,它簡直就是為小屏幕而生的!
時下網絡內容正在不斷往移動平臺遷移,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移動平臺進行閱讀,可是移動設備的發展在屏幕問題上遇到了瓶頸。大屏幕設備體積大不便攜,小屏幕設備又由于尺寸的局限而無法更高程度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說現在的各類可穿戴設備吧,它們再厲害,從心底里我們也不會認為它們能取代手機。想想看吧,谷歌眼鏡也好,智能手表也好,如此狹小的可視空間,如何高效閱讀一封郵件或一篇長文?可穿戴設備面對的尷尬是,它能夠提醒我們收到了新信息,但我們還得乖乖掏出手機將它們閱讀完。然而,Spritz閱讀技術的出現,讓人們在狹小屏幕上閱讀成為可能。以前人們面對這一問題想的是如何在屏幕上擠進更多的字,Spritz則讓文字飛起來,于是在小屏幕上迅速、流暢地閱讀信息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了!
Spritz的應用場景
在適用場景上,正如Spritz公司首席執行官、聯合創始人弗蘭克·瓦爾德曼(Frank Waldman)所說,Spritz式速讀并不適用于所有文本內容,比如艱澀、需要回味,或是行文節奏張合很大的東西,但用于閱讀郵件、社交媒體流尤其是新聞等,Spritz明顯能讓讀者在更短時間里讀完更多內容。Spritz生而符合移動互聯網特點,它雖然不適合字斟句酌的深度閱讀,但可以幫助讀者快速獲取吸收信息。當讀者要快速瀏覽、處理蜂擁而來的郵件和短消息,Spritz無疑再適合不過,如圖3所示。總而言之,Spritz能夠幫助我們更快、更即時地獲得諸如簡短新聞、RSS資訊推送、系統通知、短信等“信息”,但并非以獲得“知識”為目的的沉浸式閱讀的適當工具。當今時代,Spritz大有用武之地,因為畢竟我們每天要讀的大多數信息只需瀏覽便好,并沒有必要細細品味。更何況,Spritz的小屏幕優勢使之能完美嵌入到而今大行其道的可穿戴設備中。可穿戴設備本應滿足我們快速獲取常用信息的需求,然而小屏幕導致其缺少完整呈現信息的條件。Spritz的出現消解了這一悖論,為在小塊屏幕上臨時閱讀少量易理解信息提供了科學解決方案,提高了可穿戴設備對日常生活的參與度。比如說,SNS消息、天氣預報、備忘錄推送到智能手表上時,使用Spritz快速閱讀,輕松又省時,如圖4所示。
圖3 利用Spritz 讀郵件
圖4 Spritz在可穿戴設備上的應用
目前,Spritz已經和三星公司達成合作,據說最新的Galaxy S5旗艦手機和Gear 2智能腕表上將預裝Spritz電子郵件閱讀器。2014年3月,Spritz團隊宣布被投資人、愛爾蘭電信巨頭丹尼斯·奧布萊恩(Denis OBrien)收購,并將繼續在智能手表、電子閱讀器、頭戴式設備等平臺上開發用于閱讀短消息、社交媒體、隱藏式字幕和電子書的工具。但是搭載Spritz閱讀器的設備到底何時上市,還是未知數。制造商正在和有意向的公司進行洽談,Spritz公司希望能夠生產自己的產品,但是首先他們需要和iOS、Android、Javascript和Windows合作。Spritz能否掀起自己所宣傳的閱讀技術的革命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單位系武漢大學數字出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