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燕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湖南株洲 412008)
中國的禪文化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文化,禪也有譯為“思維修”“靜慮”“功德叢林”“棄惡”〔1〕等,禪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佛教文化傳入中國以后,經過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人們對禪也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大多數人認為禪就是“參禪”,是指人在安靜的情緒下思考頓悟、參佛悟禪的過程。在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促使著東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這種傳載神秘東方文化的禪已經慢慢成為一種時尚的意念。禪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各個設計領域的頂尖設計師,都已經將禪的精神升華并富有創意地將禪意融入到設計中去。“禪品”也是近年來流行的產品設計風格之一,它用現代的手法,將感性的禪文化植入到理性的產品設計中去,使中國傳統禪文化與現代西方前衛的設計思想有機結合,在繼承傳統與現代流行中找到了契合點,探索出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產品設計之路。
目前最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設計應屬洛可可設計公司的“上上禪品”系列,“上上禪品”繼承了東方傳統文化的精華,并且融入了現代設計的語義,把平淡無奇的日常用品賦予了深刻的禪宗韻味,喚醒了人們的文化覺醒并產生了情感的共鳴。
禪講究“頓悟”“靜心”以及“大空”〔2〕,它倡導用淡然的態度來看待世界萬事萬物,以尋求內心的自由與平靜。禪的這種處事態度表面上看似乎很淡然,實際上隱含著非常廣闊的思想空間,那就是在虛無中尋找一種達觀的態度,表達一種自在而為的人生追求。禪宗的這種萬物皆為空的生活態度以及寧靜致遠的空靈境界成為產品設計新的靈感來源。
產品設計要表達禪意就要化實在為空靈,營造出具有禪味的意境和氛圍。空靈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遐想,產品設計中的空靈所指的是物外之情,是通過產品形象使人們產生聯想。產品設計師們要表現產品的空靈意境,常常借助“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手法來表現禪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使人們能夠從設計的產品中感受到空靈的禪宗意境。
如“上上禪品”系列中的“高山流水”香臺(見圖1),產品乍看上去,只是橫七豎八堆砌著的幾顆普通鵝卵石,然而在點燃香后,燃香所發散出來的煙霧就如流水般順著仿若石階的鵝卵石傾瀉而下,“高山流水”的奇妙意境宛然可見,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的畫卷,只是在這里煙替代了水,山換成了石頭。“高山流水”香臺所描繪的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畫面,所傳遞的是“不見了自己,卻禪定了世界”的這種坐忘空心的自在意境。

圖1 “高山流水”香臺
禪認為:生活就是吃飯、睡覺。這樣的思想所反映出來的人生活的本質就是簡單,說明人們真正需要的就是簡單的生活。尤其是在現代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下,人們都不能按時吃飯,準時睡覺,簡單的生活對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于是,變繁雜為簡單的產品設計非常符合時代的需求。
在產品設計中,將禪之“簡單”的思想,利用產品的外在表現形式轉化為意境的表達,將簡單的美感蘊含在產品中,這樣的設計才會激起人們強烈的震撼。
如“上上禪品”系列中的“荷塘月色”香盤(見圖2),就是以造型簡潔、立意獨特、充滿禪意的風格而成為其代表作之一。這件作品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為創作靈感來源,用簡潔流暢的具有雕塑感的有機造型營造出如詩如畫的浪漫意境,蓮蓬與荷盤合二為一,荷盤上那一彎弧線,仿佛搖擺的月影,又如蕩漾的漣漪,表面上看上去枯敗寂寥,實際上孕育著勃勃生機,娓娓道來著這恬淡幽靜的東方禪趣。當香椎燃起,煙霧頓時暈成圓圓的一彎弧線,恰似荷塘上的月影,一顆石子打散了月影,而月亮依舊掛在天上。這就好比我們的心境,時常被紛繁復雜的外在世界所擾亂,但是,只要我們坐下來,靜下心用一炷香的時間傾聽內心的聲音,便又可找回那片靜謐的荷塘,守候心中的那一輪明月。

圖2 “荷塘月色”香盤
禪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道法自然”〔3〕,是指崇尚自然,以自然萬物為美。這里所講的自然有兩重含義,一層含義是指形而上的自然界的各種法則、宇宙的運行規律;另一層含義是指形而下的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如太陽、月亮、河流、山川、植物、動物等。“道法自然”并不是模仿自然,不是簡單膚淺地套用自然界的形式和動態,而是強調自然的“無為”。“無為”就是要順應自然,達到一種物我兩忘、無欲無求的精神狀態。
那是不是所有人造的現代設計都是對自然美學形式的破壞呢?那現在人類的一切創造美的行為是不是都變得沒有意義了呢?當然不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人們親近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填滿人們生活的是越來越多現代科技下的機械與電子產品,而通過現代化的表現手段來表現自然規律的美能使人們的生活得到澄靜。因此,在現在看來,人造的自然美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產品設計要體現自然屬性就要尊重自然與自然規律,要以和諧自然的形式來表達設計理念。產品設計師要從自然界中發現美并且表現自然,變造作的產品表現為自然表現,挖掘天然的、不造作的、真誠的產品設計形式。
如“上上禪品”系列中的“上山虎”香臺(見圖3),整個設計自然流暢,上山虎的形象來源于中國的傳統國畫,山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石雕,石頭平整而凌厲、光滑而柔軟,老虎與石頭的動與靜、小與大的對比給觀眾營造出無限想象的空間。此香臺隱射了人生成功之路,當香枝燃起,徐徐滴落的香灰化作了老虎的腳印,一步一步登上山的頂峰。在這里香灰雖然是設計師刻意設計的,但是卻顯得非常自然,這也是這款香臺設計的點睛之筆〔4〕。

圖3 “上山虎”香臺
禪宗認為:多即是一,一即是多。意思是有限和無限并不是絕對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有限的空間里可能隱含著更為無限的世界。禪主張去除一切多余要素,倡導簡約樸素的精神,這與西方倡導的極簡主義風格不謀而合。
極簡主義的設計提倡用簡素的材質和簡單的造型詮釋產品的功能,并且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裝飾或者是多余的零部件,通過表面上看似簡單的造型,隔絕這喧鬧的世界,找回清凈無為的內心世界,體現“少即是多”的禪宗世界。而柔軟極簡主義是在極簡主義的基礎上加入了回潤倒角的這種具有親和力的設計,使產品具備溫和、舒適、愜意的品質。
洛可可設計公司的“上上禪品”系列基本上都是采用柔軟極簡主義的設計方法。如他們設計的“高山流水”香臺,采用的就是線條光滑流暢的鵝卵石,幾顆大小不一的鵝卵石壘疊在一起,形成了極富美感的節奏與韻律,讓人看上去倍感溫暖和舒適。還有他們設計的“大耳有福”套盤(見圖4),其靈感來自于佛像里菩薩的大耳,在民間,流傳著“大耳有福”的說法,整套設計造型簡潔流暢,包含著四個從小到大的盤子,四個盤子雖然造型相同,但是當依次從小到大疊在一起的時候,盤子的外輪廓線條層層延展,盤邊的大耳形也層層擴展,仿佛福氣被散播開來,寓意極好。

圖4 “大耳有福”套盤
禪在色彩上追求一種單純的極致的美,追求清爽、純粹、微妙的變化。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說產生了黑、白、赤、黃、青五色,這五色也成為禪文化里最為普遍的顏色,其中黑白兩色更是體現“禪風”的主要色彩之一。“禪風”色彩以各種自然色系為主調,除了常用的黑白,還有米色、棕色,以及芥黃色、銹紅色、雀茶色等灰色,這些樸素的色彩在經過歲月的沉淀后,呈現出了一種難以復制的渾然天成的古樸美,恰如其分地營造出幽靜、空寂的禪宗意境,同時也傳達出大自然的生態審美特征。
例如“上上禪品”系列中的“半食”對碗(見圖5),采用的就是黑白兩色,黑與白暗示著陰與陽,與中國傳統的太極八卦具有相同的內涵,加上碗永遠不能盛滿的特殊造型設計,時刻警醒著人們要知足常樂,不要苛求萬事萬物都能隨心所欲。“半食”對碗表達的是一種適可而止的人生領悟,營造的是“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完美禪宗意境。還有“荷塘月色”香盤并不是采用人們頭腦中對顏色固定的概念,而是把綠葉換成了黑色,蓮蓬也用金色替代,這樣的用色對于營造產品的禪境其作用是舉足輕重的。還有“高山流水”香盤的純黑色、“上山虎”香臺和“上山虎”茶杯(見圖6)的純白色,都體現了禪宗在色彩上所追求的純粹極致的美。

圖5 “半食”對碗

圖6 “上山虎”茶杯
在材料材質的選擇上,禪意的風格講究“回歸自然”,認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應當體現自身材料的實質,因此,禪意風格通常采用的是石頭、竹子、木材等這類純天然的材質。利用天然材料體現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禪意,這也恰好反映出禪宗的謙虛性格以及所倡導的樸素美學。
禪意產品設計多采用材料的天然之美,在樸素中尋求高雅。雖然沒有華麗的材料、精美的裝飾,但是卻在樸素中見大方,簡單的外表下耐人尋味。例如“上上禪品”系列中的“高山流水”香盤,采用的就是純天然的鵝卵石,讓人與自然更加貼近,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山水的情懷。“無弦品音”音樂茶盤(見圖7),采用的是純天然的木質材料,體現了琴道與茶道的完美結合,這個茶盤設計了一臺內置的藍牙音響系統,可以直接與手機或者是ipad等其他藍牙設備相連接,當播放音樂時,聲音的震動會傳導到木頭,使放在茶盤上面茶杯里的茶水產生漣漪,讓聆聽音樂與品茶的過程合二為一、渾然一體、妙趣橫生。

圖7 “無弦品音”音樂茶盤
禪宗文化的博大精深給產品設計師帶來了更多靈感來源。一個好的禪意產品設計,能夠深入人心,發人深思,并且運用禪宗的智慧傳遞人生活的本質,使人們的生活邁向更高的層次以及更圓滿的精神境界。而現在,具有禪意風格的產品設計數不勝數,但是能夠脫穎而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卻屈指可數,洛可可設計公司的“上上禪品”系列是目前國內禪意產品設計的一個較為成功的代表。隨著禪意風格的慢慢興起,以洛可可設計公司為代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禪意產品設計必然會成為產品設計新的創新動力,為產品設計的表現方式開啟一片新的天地。
〔1〕丁福保.佛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書店,1991:2771.
〔2〕馬奔騰.禪境與詩境〔M〕.北京:中華書局,2010:39.
〔3〕老子.道德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72:25.
〔4〕牛祿青.賈偉:洛可可“上上”夢〔J〕.新經濟導刊,2012(6):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