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娟
摘 要:本文通過實驗探討臨床護理路徑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生實習前基礎護理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效果。實驗將80名護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CNP)情景模擬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LBL),隨后評價兩組教學效果。經過考核測評,實驗組護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護生實習前基礎護理技能培訓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CNP)情景模擬教學法,不僅能提高護生實習前基礎護理技能培訓的效果,還能提高護生評判性思維、臨床護患溝通等方面的職業核心能力。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教學法?實習前基礎護理培訓
臨床實習是護生整個學習過程中關鍵的環節,是護生整合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最終走向工作崗位重要的階段。護生從學校走進醫院,面臨環境陌生及角色的轉變,操作技能不嫻熟,一時難以適應。為使護生進入醫院后盡快地適應醫院護理工作,筆者所在學校對護生進行實習前基礎護理技能的培訓,以減少護生臨床“休克”期,增強護生的信心,順利實現角色轉變。在培訓過程中如何讓護生既能融會貫通分散的基礎護理技能,又能熟悉臨床護理工作流程,還能在整體護理思想下運用護理程序去思考解決患者的問題,真正減少護生臨床“休克”期,這是在培訓中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傳統的培訓模式更強調的是對培訓項目進行正確無誤的練習與考核,在操作過程中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更好地相結合,不能更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護理的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模式,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標準化護理方法,于20世紀80年代首次應用于健康保健領域,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護理新模式。將該理念引入臨床教學過程中,以臨床路徑為平臺對臨床醫學學生組織教學的方法,稱之為路徑式教學法。本研究嘗試將CNP模式引入到護生實習前基礎護理技能培訓中,利用該教學法系統性、多維性、動態性的優勢,有效提高了培訓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實施方法
2012年6月1日至15日,80名2009護理“3+2”高職實習前護生被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人。實驗組實施CNP教學方法,落實CNP教學要求:
第一,明確培訓項目,根據培訓目標結合臨床,篩選臨床典型案例設定臨床護理路徑圖。
第二,學生科學分組,各選一名組長。
第三,培訓前一周教師布置任務,并提供相關學習資料,各組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
第四,根據設定的臨床護理路徑圖自主進行模擬演練,教師指導。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示教、指導,學生練習。
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滿分100分,其中臨床技能操作70分,理論30分,對比兩組成績。
從兩種教學法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可以看出,實驗組各項成績均優于對照組,經t檢驗,p<0.05,有顯著性差異。詳見下表。
1.臨床護理路徑(CNP)教學法培養了護生評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名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必須要自己動腦思考遇到的問題,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許多學者認為,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要靠“刻意的訓練”。因此,在崗前培訓中應用CNP教學法,以典型病例為導向,按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等設定臨床護理路徑圖,其中融入了護理基礎理論、護理程序、專科護理知識、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內容,在模擬演練中鼓勵學生向自己提出挑戰性問題,引導護生去分析和評判,從而獲得最佳的護理方案。同時護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所學的臨床知識進行整合與運用,從而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臨床護理路徑(CNP)教學法培養護生主動學習能力
CNP教學法以圖表形式細化了培訓內容和目標,護生清楚地知道每種案例每個階段的護理重點和時間要求,這樣就會促使他們有計劃、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進行自主學習,改變了護生在傳統培訓模式中的被動地位。并且臨床護理路徑圖讓護生明白什么時間做什么以及該怎么做,具有預見性。加之臨床知識及操作技能在臨床護理路徑圖中融會貫通,也大大增加了護生的自信心,從而真正提高了其自主學習性。
3.臨床護理路徑(CNP)教學法有助于實現護生在校學習與臨床實際無縫對接
在崗前培訓中應用CNP教學法,不僅強化了臨床護理技能,更讓護生在臨床護理路徑圖中體驗到醫院實際護理的運行規律和制度,從而對臨床護理工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不僅縮短學校與實際臨床之間的距離,也為學生步入臨床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減少護生臨床“休克”期,增強護生的信心,順利實現角色轉變。另外,這也是培養和提高護生臨床護理素質與道德觀的一個重要環節。
4.臨床護理路徑(CNP)教學法有助于護生充分體驗在護理程序工作方法下,完成整體護理的過程
在實習前培訓這個階段,護生已學完所有的臨床課程,但他們在知識整合與融會貫通方面欠缺,致使學到的很多知識處于閑置狀態。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護理的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模式。利用護理路徑可滿足患者在疾病發生、發展、轉歸過程中的各種健康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開展臨床護理路徑教學,在模擬解決患者實際生理、心理、社會等諸多方面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體驗在評判性思維下,以護理程序為工作方法,將分散的知識與技能融會貫通,完成整體護理,以達到有效培養學生核心勝任力,從而為更好地走進臨床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春玲,張瑞敏.臨床護理路徑[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
[2]戴曉天,齊德廣,楊和平等.引入臨床路徑理念增強臨床教學效果[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
[3]梁濤,郭愛敏.護理學概念與評判性思維的教學策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0).
[4]盤英瑛.注重“臨床護理路徑”教學,培養護士生職業道德觀[J].中國醫藥指南,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