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森林

在線教育(或稱互聯網教育)的熱度越來越高,最近有大量的投資進入這個行業。我國在線教育的產業規模有多大,何時能產生更多的上市公司或行業巨頭?在哪個領域會出現巨頭?什么條件下才會出現巨頭?
一、在線教育現有產業規模及基本結構
我國的在線教育產業里,有上千家企業,為何還沒有產生百億美元市值的巨頭?這需要對在線教育行業有深入的了解,首先需要了解在線教育行業的現有市場規模及結構。
筆者在《中國在線教育產業藍皮書》(2014年4月新華出版社出版)一書中指出,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呈比較復雜的多元化特點。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為125億-130億元左右。其中最大的是高等網絡教育約60億-70億元,其次是各類職業培訓,約為25億-30億元。企業在線培訓約15億-20億元,K12在線教育約10億元,在線語言培訓等約在10億-12億元,在線教育平臺及工具軟件的市場約為3億元(如圖1所示)。
圖1 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
一個達到百億元級別規模的行業,而從業企業有上千家,市場上達到數億元銷售額的公司屈指可數。比如在高等教育領域,有電大在線、奧鵬、網上人大等營收在億元甚至十億元級別的幾家大型企業;但是由于國內政策的限制,教育企業難以上市,因此很多在線教育企業營收規模雖然很大,但是無法在國內上市。
在職業教育領域,有東大正保(2008年美國紐交所上市)、環球職業教育在線(上市后被培生收購)等數億元人民幣規模的企業。據公開財報,東大正保2013年的持續經營業務凈收入為7140萬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37.0%,當前市盈率為33.07倍,市值5.07億美元。
而于2014年4月剛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達內科技,一經上市就跌破了發行價,目前市值僅3.41億美金。達內科技2013年營收9283.4萬美元,同比增長63.38%,凈利潤1404萬美元,同比增47%。2011年和2012年,達內科技營收分別為2574萬美元和5682萬美元,凈利潤分別為70萬美元和955萬美元。
二、在線教育是互聯網和教育培訓產業的“混血兒”
在線教育具有互聯網和教育行業的雙重復合屬性,在從資本角度考量在線教育的時候,需要結合二者的特點來對待,這樣才更為符合在線教育的本質特性,因此投資者的參照系不能只參照互聯網企業。
根據公開的滬深股市《上市公司行業平均市盈率統計表》,中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的加權平均市盈率高達82.92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比較高,約為55倍。但是教育類企業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國內證券市場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即全通教育),市值約34.57億元人民幣。而新東方的市值約在41.54億美元(合人民幣約249億元),但是市盈率也只有22.28倍。與教育行業具有較強可比性的新聞出版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則只有29.58倍,與東大正保的市盈率接近(33.07倍)。
由此可見,從市值和市盈率兩個主要指標考量在線教育的時候,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現有上市在線教育的樣本,在市值和市盈率上低于互聯網企業,而高于傳統教育培訓和出版行業,介乎于二者之間,由此印證了在線教育是介于互聯網和教育培訓行業之間的“混血兒”。
不過此判斷就在線教育整體而言,并不代表不可有特例。美國在線教育上市公司的典型是美國K12公司,其市值在9.08億美金,而其市盈率現在卻高達159倍!由此可見任何行業都事在人為,只要運作得當,在線教育企業仍然具備沖高的可能性。
三、誰能成為在線教育的巨頭?
以筆者對當前在線教育企業的了解,預測在未來3-5年,我國將出現幾家新的IPO企業,因為國內IPO政策對教育行業的限制仍然沒有完全解除,以海外上市的可能性最大。最先上市的企業將在滬江網、學爾森、時代光華、邢帥教育、慧科教育、TutoGroup等明星企業中誕生。
滬江網2013年獲得高達23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達15億人民幣。據消息稱,滬江網2013年營收高達2.4億元人民幣。如無意外,滬江網進入IPO日程在意料之中。學爾森在職業培訓領域的建造師培訓細分市場具有核心競爭力,2013年收入高達數億元人民幣,經過一年反復商洽,學爾森終于成功引進中信資本超億元的現金戰略投資,標志著學爾森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投入上千萬元打造在線教育。
在線教育仍有一些潛在的黑馬,因為從事在線教育的企業很多,有相當一部分沒有進入投資者視野。比如時代光華以光盤類管理課程著稱,但進入在線教育行業已經有十年之久,在企業在線培訓(企業e-Learning)領域市場份額最大,2013年營收也達到數億元規模。像這樣還沒有走入公眾視野、但潛力不可小覷的企業還有一些,如老牌在線教育企業——北京四中網校等。
至于有很多在線教育創業的精英,其中不乏知名產品,如梯子網、51Talk、猿題庫、智課網、拓詞、英語流利說等,這樣的企業有數百家,因為進入在線教育行業的時間并不長,還沒有形成盈利模式的閉環,因此離IPO尚有較遠的距離。但是隨著在線教育市場熱度的加劇,這些企業進入B輪或C輪投資的時間周期也將縮短在2-3年內。少數快速成長的項目,仍然具有在未來3-5年進入IPO的可能性。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條件松綁,會在創業板或中小企業板塊中有很多上市公司。
四、在線教育創業成功的條件
互聯網行業創業的成功概率很低,在線教育創業的成功概率也是如此,但并沒有到俞敏洪聲稱的99%的創業項目會失敗的程度。雖然在線教育的投資火爆,且已經出現一些“輕度泡沫”現象,但是在線教育仍然是一個尚未充分競爭和發展的領域,因此給創業者帶來新的機會。
在線教育創業成功的條件非常多,筆者選取最關鍵的幾點供讀者參考。
1.正確的定位
在線教育的新入行者,往往沒有選擇正確的定位,一開始并沒有把行業細分領域搞清,就盲目上馬,沒有清晰的戰略定位,很容易進入和放棄某個領域。這樣的例子有粉筆網(轉型做猿題庫)、91外教網(轉型做K12)等。
還有一些創業項目并不了解在線教育的水有多深,定位在不具備可行性或已經沒有什么機會的領域,如面向全行業的在線教育平臺,試圖用C2C模式等。
2.簡單而可靠的商業模型
商業模型一定要簡單而可行,應符合用戶的剛性需求,而不是自己臆想的需求。在行業領域選擇上,應選取有相當市場規模而在線教育尚未充分發展、也有盈利可行性的細分領域。很多項目在并沒有了解行業特點的情況下進入行業,做的時候才發現是在逆水行舟而非順勢而為。如體制內的K12在線教育領域,其行業政策壁壘相當高,其商業模式也較為復雜。創業者應對從事的領域非常精通,對存在的困難有心理預期而不是無知無畏。
3.堅強的戰略執行力
在準確的定位和確立可靠的商業模式之后,剩余的事業就是執行戰略,并在實際創業過程中及時微調戰略和戰術,不要輕易放棄。創業中必然不會一帆風順,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障礙,此時輕易放棄初心,創業就意味著失敗了。如筆者認為91外教網不應輕易被放棄,實際上51Talk等企業正在在線英語領域內做的風生水起,而K12創業中遇到的艱辛,想必創業者冷熱自知,因此筆者認為匆忙上馬或下馬都不合適。 (作者單位系移動學習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