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明
(遼寧省觀音閣供水有限公司,遼寧本溪117100)
施工成本管理是工程造價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分析造價管理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從整體性來分析施工成本的優化管理。首先,當前的造價管理模式中沒有明確管理主體,還帶著計劃經濟體制的痕跡,主體職責模糊;現有的工程造價管理程序的法制化水平明顯存在欠缺,甚至出現一些中小型項目沒有向社會公開招標的現象;在設計概算文件管理中,工程的實際造價難以得到真實反映;有些設計單位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而提高工程設計標準,結果造成工程規模增大,工程成本提高;國家水行政部門沒有具體規定地方對水利工程概算指標,也沒有全面推行限額設計,有關造價調整的指導也存在諸多不足;對于中小型工程,建設單位往往不夠重視,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而急于進行項目的施工,有關建設標準、設計要求及投資額度的要求也沒有嚴格審查,結果容易造成施工階段設計的變更;造價管理方面的人員職責不清晰,不少建設單位通常比較重視工程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而忽略造價管理方面的人員,所以這也是造成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主客觀原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組成要素見表1。

表1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組成要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工程施工成本費用繁多。而通過施工技術組織的充分協調、合理控制、優化管理,不僅可以保證質量,還可通過技術的創新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實現企業追求盈利的根本目的。同時,從經濟角度來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術管理指標一般包括:施工機械完好率、機械化施工程序、安全指標、勞動生產率、工程成本、工程質量、施工周期、臨時工程費用、臨時工程投資比例等方面。所以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應建立相應的技術經濟分析體系,并將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列入考核依據中。以下就具體的施工技術成本管理進行分析。
通過科學技術手段與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企業爭取更多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階段有著不可忽略的地位,它是實施工程項目的綱領性文件,以控制與組織為具體內容,以編制的對象作為參考依據。在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3點:①適當對施工應用到的機械設備性能進行改進,使管理手段突破傳統的簡單維護,提高施工組織的技術性與科學性;②在工程實踐過程中,應具有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意識,積極引入新施工工藝與操作方法;③在保證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技術組織的優化提高施工效率[1]。
在一定程度上,施工工藝與所選取的施工技術,決定了材料的選購。材料支出占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很大比例,更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關鍵環節,通常材料成本的控制指的是材料的采購與發放。其管理要點在于:①采購人員要嚴格執行采購審批,為了降低材料采購的成本,應貨比三家,進貨時及時驗收貨物,爭取材料的性價比高;②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所采購的材料過多或不適合使用的情況,即采購審批出現失誤的現象,甚至造成大量材料積壓,材料采購與施工進度不相協調,這就要求規范采購制度,規范化采購審批流程;③材料管理部門應重視材料賬目的管理,不僅要確保工程質量,也要明確材料領取的具體時間及不同材料的用量,堅決避免材料過多浪費,與施工進度脫節的現象發生,嚴格限制用量,材料出庫簽收也應做;④對于材料使用過程中出現用量超標或積壓等情況,要重視問題的查清,如果存在人為的原因,要嚴懲處理,不斷完善材料成本管理體系;⑤水利工程不同于其它工程,它的施工復雜性,造成難以精準預測材料的應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材料剩余的現象,其實在工程收尾時回收剩余材料,可作為周轉性材料管理好,以備不時之需,材料回收管理也是有效管理成本的有效措施;⑥材料的試驗。尤其是防水工程的施工,材料是施工的關鍵環節,在施工過程中材料要經過試驗,且要嚴格根據數據進行施工,如堵漏材料型號很多,不僅要根據產品說明書展開施工,還要考慮水泥品種、添加劑摻量、水灰比、氣溫等影響膠凝的因素,這就要求施工前進行試驗;另外,基面涂刮幾個小時后,為了利于水化作用,需要噴水養護3 d[2]。
在常溫氣候情況下,工程按照常規施工便可。但有時施工趕上寒冷季節或雨天季節,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是有效防止工程隱患的有效措施。惡劣天氣情況下施工技術管理要點概括:①施工前,樁基工程施工技術的選取,在施工前宜進行相關技術分析且編制專項施工方案;②在冬季里,為避免在打樁時受凍土石硬殼層的影響,應適當增加樁基礎的軸線引出的距離應適當增加;③樁的堆放層數不應超過4層,還應考慮到樁機的行進路線與打樁順序;④預制樁的混凝土的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100%方可進行運輸與打樁工序;達到強度材料值的70%方可進行起吊工序;⑤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的管理,重點在于提高混凝土工程掛帥。尤其是在寒冷季節或凍塊的情況下,骨料中不可含有其他雜質,更要保證混凝土骨料的清潔性;混凝土結構的骨料,尤其是拌有鈉離子、鉀等加外劑的骨料,注意不能選用活性骨料;如果外加劑為液態,其配比要根據配置濃度進行,當滿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濃度時,裝置時需要用具有明顯標志的溶液瓶;另外要注意一次性配置的外加劑溶液不可重復使用;⑥加工混凝土原材料工序完成后,需運往施工現場進行利用,要注意控制混凝土質量在運輸過程中不受到太大影響,也要注意控制澆注過程中澆注結構的質量;⑦選擇最佳運輸路線,盡量縮小材料加工場所與建筑施工場所,用來裝運拌合物應根據氣候采取一些保濕防寒的措施。
總之,水利工程發展機遇多,但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局面。如果盲目采取偷工減料的方法來實現盈利,最終將被市場淘汰。實踐表明,要在同行中保持穩定發展的勢頭,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不斷通過技術組織的優化管理,既重技術改進也重其成本控制,資源配置將得到優化,有助于加強員工技術成本的控制意識,有利于企業在工程施工全過程中及各個環節實現合理、有序的成本管理,也將極大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效率,也將贏得社會的認可,爭取到更多的發展空間。
[1]趙立云,邢艷霞,董偉.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10):367 -368.
[2]劉俊艷,梁書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果控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1,39(05):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