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英
英語詞匯,是英語教學三要素之一,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語法、準確進行英語表達的基礎。缺失了詞匯,學生的英語學習將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詞匯量的多寡,也直接影響著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等諸項能力的發展。然而,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英語詞匯學習還存在著方式單一、內容繁多、成效低下等現狀,這也大大影響了英語教學的進程和效率。因此,教師只有夯實英語詞匯教學根基,才能助力學生成才。
一、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分析
(1)缺少對考試要求的準確理解。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一味只關注中考的考試要求,過多地將目光放在了句型、語法和英文閱讀等教學與指導上,反而將詞匯教學看得過輕,認為學生只要會讀出這個單詞,能夠理解單詞所表示的意思,并通過反復多次的朗讀背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這樣的教學也導致了學生缺失理解記憶詞匯的科學方法,脫離了具體的學習語境,學生學得辛苦,也學得緩慢。
(2)缺乏對教材內容的準確把握。在“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編者通過話題的形式,圍繞某個內容進行綜合安排,既有充滿生活場景的人物對話,也有圖文并茂的語境理解,還有同類型字母組合的讀音辨析以及典型語法表達句型的認知與理解,如七年級下學期中就安排了“交通方式”“學習課程”“家居環境”等充滿生活氣息的主題內容。在這些單元的學習中,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但是這些往往也會讓我們教師無所適從,感覺什么都要講,可往往什么都講不清講不透,反而造成學生浮光掠影的學習感受。
(3)缺失對詞匯學法的確切指導。對于詞匯的理解與記憶,我們有些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大量重復枯燥的朗讀背誦去記憶,這樣的學習方法脫離了英語詞匯學習的規律。
在指導學生進行詞匯學習時,我們有些教師忽視了詞匯學習的語境,孤立地進行詞匯的講解記憶,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容易將相似的單詞混淆,也分不清單詞的多種運用語境,不能準確科學地理解和記憶單詞。
二、英語詞匯教學的應有之道
(1)詞匯內容的選擇需要有效取舍。《新課程標準》對于英語教學提出了學會語言進行準確表達的要求,也對不同階段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確立了總體目標,并強調了要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開展詞匯學習,要準確理解不同單詞的表達意義和使用方法。因此,結合平時的教學,我們認為對于出現的新單詞,要依據它的重要性和語用價值進行有效取舍,有些需要在課堂中特別提出著重講,有些可以簡單介紹并一帶而過,有些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記憶即可。對于單詞的學習時間也要進行取舍,有些需要放入對話內容中,讓學生多讀多記;有些需要單獨列出,同相似詞匯進行對比辨析,準確把握之間的差異,便于正確理解與運用。
(2)詞匯教學的方法需要有效取舍。單詞教學,絕不能僅僅依靠簡單的讀與背,不同類型、不同語用價值的詞匯,在具體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上都有不盡相同的學習方法,我們要能夠依據不同詞匯的內在特征,選擇最為有效的方式進行指導。英語詞匯的構成方式各異,有的是添加前綴后綴,有的是同類詞匯具有相似的構成特點,還有的詞匯是由不同的單詞組合而成。教師要善于準確把握這些詞匯的發音特征、拼寫規則、語境意義以及使用場合,要根據不同的特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在取舍之間運用最為合適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詞匯、掌握詞匯。
借助圖片進行對號入座。對于表示具體實物、方位、稱呼等詞匯,教師可以采用圖片對號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輕松領會記憶,這樣的學習給予了學生直觀感性的認識,也就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實物與單詞的關聯,再加上具體語境下的反復練說,學生就能牢固掌握。
借助句式進行練習運用。有些單詞沒有具體的目標指向,而是表達某些抽象概念或是輔助表達,對此我們要根據其在不同句式中的表達習慣和作用,通過類型化的語句和生動的語境來讓學生進行現場口語交際練習,通過多樣化的朗讀練說來不斷強化對這類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借助對比形成鮮明印象。英語詞匯浩如煙海,要想完全掌握,一味依賴于讀讀背背是很難做到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中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學習某類單詞時,教師要依據教學經驗羅列出與之相類似或易混淆的已學單詞進行深入地對比,通過不同的語境運用、差異的表達內容和關聯的前后語內容等加以區分。
借助練習進行復習鞏固。在學習了大量詞匯之后,教師也要通過多樣的檢查練習,如采用猜謎語、詞匯接龍、圖文連線等來幫助學生進行復習鞏固,將所學內容真正深深印入自己的大腦。
總之,詞匯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只要我們關注詞匯教學的取舍之道,就一定能夯實英語教學的根基,讓更多的學生成才。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縣富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