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芬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不經意之間,我從事小學數學教育已有16年了,在這16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辛勤積累的經驗以及經常與一些老教師的交流,我總結出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會。那就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巧妙地設計各種各樣、生動具體的情境,在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抽象問題與具體問題之間架設橋梁,激發興趣、激活思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思維、提高能力,以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知欲
例如我在教學“年、月、日”這一知識時,我是這樣導課的:“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過生日嗎?”學生都迫不及待地回答:“喜歡。”接著我又提問了幾個同學:“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問題一拋出,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著。在學生們正興奮地交流時,我接著問:“同學們大部分是幾歲就過了幾個生日。可是小明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4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大家想知道這其中的秘密嗎?”同學們聽了,個個情緒高漲,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油然而生。此時,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及時引入新課,教學效果將事半功倍。
生活是數學問題的寶庫,作為活動設計者的我們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把有限的數學知識植入無窮的生活情境中去,揭開數學知識的緊密聯系,變抽象為具體,換乏味為趣味,將數學教學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
二、用角色扮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課堂上容易疲勞,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借助兒童的這種心理,用做游戲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不但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還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使他們大腦處于興奮的同時,保持旺盛的精力,從而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一年級數的組成時,我設計小白兔分胡蘿卜的情景,小白兔買來9個胡蘿卜,準備放在兩個盤子里,想一想小白兔應該怎樣分?首先讓每個小朋友做一次可愛的小白兔,用已經準備好的9個胡蘿卜形的紙片分。再讓學生到黑板前戴小白兔頭飾,把9個胡蘿卜裝在兩個盤子里,看誰分的種類多。這樣既具有培養兒童智力的作用,又富有兒童活動情趣。
三、在教學中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要為教學服務
例如我在上“圖形的旋轉”時,上課時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自豪地說:“同學們,前幾天老師在圖片設計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你們為老師高興嗎?今天老師把自己的作品帶給你們看看,你們想看嗎?”我出示了四幅通過基本圖形旋轉得到的圖片,“你們想跟老師一樣成為設計師嗎?那今天老師就教你們怎么來做吧。”學生看老師設計的圖片那么美麗,都躍躍欲試,準備把老師的手藝學會。這時我開始新課,學生都迫不及待地認真地聽著,都希望自己學完后也老教師那樣設計出一幅漂亮的圖畫。
四、教學情境的設計應與生活相聯系
在教學六年級“比例尺”時,由于學生已經大了,比較關心國家大事。上課時我問學生:“3月8日知道是什么節日嗎?”“婦女節。”“今年的3月8日,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它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打碎了中國150多個家庭的幸福夢,你知道是什么事嗎?”學生紛紛回答是關于馬航的新聞。“馬航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過程中突然消失,機上239人至今杳無音信,生死未卜,其中包括154名中國人。今天老師把馬航的飛行路線帶進教室,你知道是什么嗎?”“地圖。”“猜猜從吉隆坡到北京大約有多遠?”學生們大膽地猜測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就能計算出這段航線到底有多遠了。”學生們聽到后,好像感覺自己也能為尋找馬航做點什么,對新知識的學習充滿了信心。
就這樣,我在摸索中帶著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其實每個人在心靈的最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更為強烈。”因此,我們重視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讓他們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最終成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九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