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政府 副秘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司視聽處 處長 梁 峰
以數字家庭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信息消費的探索
——廈門市創建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的經驗分享
廈門市政府 副秘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司視聽處 處長 梁 峰
在促進信息消費過程中,普及數字家庭具有重要作用,國務院36號文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家庭智能終端,推進數字家庭經濟建設及數字家庭市場應用。詳細介紹了廈門市創建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的舉措,包括總體思路、工作目標、試點內容和特色等,并結合建設中的經驗,分享了對數字家庭的若干觀點和思考。
數字家庭;信息消費;試點;體會

在促進信息消費過程中,普及數字家庭具有重要作用。國務院36號文指出,“支持數字家庭智能終端研發及產業化,大力推進數字家庭示范應用和數字家庭產業基地建設”,數字家庭首次通過國務院文件明確地被表述出來,從側面證明了近幾年數字家庭普及取得的成績。本文主要結合廈門市創建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的經驗,分享對數字家庭的觀點和思考。
廈門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是“整合、提升、創新、發展”,即創新體制機制,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三網融合”進程;強化技術創新,推動信息消費產業優化升級、信息化公共平臺建設以及應用服務水平的顯著提升;開展應用示范,形成一批具推廣價值的規范和新模式、新業態,建立促進信息消費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推動信息消費快速健康增長。
廈門市創建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的工作目標涵蓋信息基礎、消費需求、產業支撐能力、資源整合、資源發展、信息消費環境和兩岸交流7個方面。
1)信息基礎設施好。城區光纖入戶覆蓋率達到100%,行政村通寬帶率達到100%,城市家庭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00Mbit/s,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達到20Mbit/s。
2)消費需求潛力大。信息消費規模超過10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
3)產業支撐能力強。形成研發、生產、應用、服務“四位一體”的產業體系,信息消費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
4)資源整合利用高。建成并運營開放共享的“信息惠民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且平臺應用水平國內領先。
5)業務發展模式新。形成一批具推廣價值的規范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運營模式,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
6)信息消費環境優。出臺包括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個人信息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監管等一批行政法規。
7)兩岸交流合作深。建設“兩岸信息消費融合發展試驗區”,促進兩岸信息消費產業深度對接。
試點內容及特色可總結為六大方面,形象來講:建寬帶廈門主要是修路;豐富內容主要是備貨;豐富產品主要是造車;創新模式是讓車找到更多、更好的貨,讓貨找到更多的車,其關鍵是建設信息消費的體驗環境,在產業與用戶間建立聯系的紐帶;以用興業就是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示范,有效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應用驅動產業發展;優化環境,就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信息消費的大環境。
1 寬帶廈門
加快推進三網融合。通過推進光纖入戶,促進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運用市場手段,探索建立合作共贏的利益分配機制,推動電信、廣電業務的雙向進入和融合發展。
三網融合要取得實質性進展,管道不統一運營永遠做不到,因此,探索組建通信管道建設運營支撐機構,推動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非常必要。統一運營后,運營商是借用還是租用,在融合道路上都能解決問題,綜合性的業務才能真正進入家庭。
建設無線城市。開放公共場所WiFi熱點接入,提升“無線政府”政務服務。
建設全覆蓋、性價優、聯合運營的寬帶城市。加快光纖入戶改造進度,提供性優價廉的接入服務。發布城市“寬帶地圖”。
探索基于小區的三級網絡平臺聯合運營模式。探索組建承擔小區網絡及小區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營的主體。
促進兩岸通信合作發展。建設海峽通信樞紐中心,推動建設海峽互聯網交換中心,加強兩岸在4GTD-LTE運營的合作。
2 豐富內容
推動數字文化內容的開發與服務。促進數字文化內容、數字創意設計等信息內容的消費,建立創新型傳播體系。
推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發展兩岸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屬地企業發展O2O電子商務平臺,推進兩岸電子口岸平臺對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軟硬件體系,扎實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
建設民生卡服務環境和面向家庭的社區網格管理服務平臺。推動社保卡、e通卡、金融IC卡的“一卡多用、多卡合一”打造廈門市民生服務卡。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運營,建設社區網格管理服務平臺。
探索建設國家級移動消費服務平臺,深化兩岸信息消費應用交流。推動國家級移動消費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海量資源及內容的多屏互動與多屏融合。
共同舉辦兩岸智慧城市推進論壇和海峽兩岸移動信息化應用大賽。
推動公共信息資源的開放與共享,建設一站式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面向各類人群、覆蓋多種智能終端的公共服務信息門戶。
建設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平臺,試點建設安全可信的移動辦公。3 豐富產品
編制信息消費產業發展地圖。打造研發、生產、應用、服務“四位一體”產業體系。
豐富信息消費產品。著力引進電力線智能網關、智能機頂盒、平板電腦、激光投影等終端生產企業。
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打造六個信息消費產業集群,即消費電子、軟件信息服務、半導體照明、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建筑電子、工業設計。前三個廈門的基礎比較好,可以整合提升,后三個需要結合廈門的區域優勢著重發展。
統籌信息消費專業園區建設。部市共建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廈門)基地。整合工業園區存量用地,發展信息產品制造業,持續推進軟件園三期建設。探索在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內規劃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
加強兩岸產業深度合作。推動閩臺云計算產業示范區、兩岸文創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組建海峽兩岸信息消費產業與應用促進會。
4 創新模式
建設信息消費綜合體驗館。兩岸協同,公益普及、產業交流與商業運作相結合,門類最齊全、技術最先進、方案最可行、發布最權威。
建設百家信息消費體驗網絡。利用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四大運營商的門店,建設百家個性化體驗中心。通過實體展示(線下)與電子商務(線上)相結合的模式,展示推廣成熟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在未來1~2年,廈門市將新增100多家此類個性化體驗中心。
支持建設區域信息消費旗艦店。鼓勵各個行政區建設區域型的信息消費旗艦店,方便市民就近體驗信息消費。
建設信息消費服務體系。運用市場手段,充分發揮第三方服務商的能動作用,建設覆蓋全市的信息消費客戶服務體系。
5 以用興業
要著力培育扶持本地數字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校園、農村信息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開展應用示范的推廣工作。并制訂示范工程實施規范。
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試點、示范、普及推廣,推動信息惠民、以用興業。
6 優化環境
出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個人信息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監管等一批行政法規。
建立第三方安全評估與監測機制和信息產品和服務的檢測和認證體系。
建設企業、個人信用體系和加強對信息服務、網絡交易行為、產品及服務質量、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等的監管,建立規范的信息消費市場秩序。
1)發展成果一定要惠及百姓,這是最根本的價值所在。要建立惠及百姓的便民體驗、購物體系,同時社區網格化、公整合共信息資源、公共服務門戶化。
再具體一點,做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時要看兩步,即系統解決方案和老百姓的實際需求是不是吻合,是不是協同;做產品時要看三步,還要考慮系統集成商是否認可,使用后能為老百姓解決什么問題;做技術的要看四步,不能只追求技術的先進性,而應該從可推廣性來進行技術的演進和產業化發展。以近兩年火熱的智能電視為例,什么叫智能,不是技術多領先,功能多強大,而是方便用戶使用,“越簡單越智能”,2013年的CES也傳遞了這一思想,因此,智能就是需要將技術和智慧結合起來實現的。
2)促進信息消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同步”。
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十八大的戰略決策。信息化是“四化同步”的關鍵,是一個重要平臺,是一個有效的“融合劑”。對廈門來說,信息化是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很好切入點。
3)通過信息消費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用信息技術提升社會管理,推進社會信息化程度。
通過整合廈門市政務、社保、教育、醫療、地理信息等各種信息化基礎平臺,依托三網融合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的延伸,進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同時,要結合美麗廈門共同締造,針對群眾需求,抓緊將便民利民的信息化應用在農村試點推廣,進一步創造經驗,創新信息消費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培育新的消費點,力爭形成以信息消費引導生產、改變生活的發展模式。
TN949
A
【本文獻信息】梁峰.以數字家庭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信息消費的探索[J].電視技術,201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