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外特約記者 藍雅歌 文玉 王剛 青木 ●甄翔 玉鵬今天是抗戰爆發77周年,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加紀念活動。因為是普通年份出現“罕見規格”的舉動,日本媒體立即將其解讀為“中國將國家級別的反日活動提升到新高度”。日本輿論密切關注中國從7月3日起每天公布一名日本侵華戰犯筆錄,并開始設想,在9月份的抗日戰爭紀念日和12月份的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安倍政權將因歷史問題迎來中國的暴風驟雨。一名日本學者6日對《環球時報》說,只要日本政府不撤回所謂釣魚島“國有化”決定,不徹底解決慰安婦問題,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和執意解禁集體自衛權,就無法得到鄰國原諒。普通年份的“罕見”規格紀念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稱,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77周年。當天上午,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前往北京市郊的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加紀念儀式。雖然報道沒有提哪位領導人將參加,但從中國國家電視臺要進行直播來看,舉行的是大規模紀念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的可能性很高。報道稱,中國政府今年年初將9月3日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現在以盧溝橋事變紀念為開端,將國家級別的反日活動提升到新高度。6日,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籌辦的國家公祭網正式上線。韓聯社6日報道稱,繼積極宣傳日本侵華罪行之后,中國準備以紀念抗戰爆發為契機,繼續對內對外公開抨擊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行徑。文章說,中國人將盧溝橋事變看作全面抗戰的開始,每年都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但一般都是“逢五”和“逢十”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而今年活動規格罕見,中國黨政軍高層將一起參加紀念活動。這正是針對最近因為歷史問題和釣魚島爭端而激烈對立的日本。香港《明報》還報道說,“七七事變”紀念日前夕,多艘中國海警船駛入釣魚島海域巡邏。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6日對《環球時報》說,今年是普通年份,之所以紀念規格比較高,一個原因是今年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國家“紀念日”和“公祭日”決定實施的第一年,要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此外,今年是抗戰爆發77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殺77周年,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時刻需要國家級的典禮制度,這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李宗遠說,中華民族在全面抗戰爆發后,愛國主義得到最充分體現。中國現在處于全面深化改革時期,需要一種東西凝聚民族力量和民族精神。臺灣《中國時報》題為“喚起烽火歲月的回憶”的署名文章說,對日本8年抗戰取得勝利,憑的就是堅苦卓絕的精神,以生命為代價,絕不灰心。今年是“七七事變”77周年,兩個“七七”顯得意義特別不平凡,也使人對戰爭之殘酷不能忘,對和平的愿望日益強烈。日本《產經新聞》認為,中國政府把明年定位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對日強硬姿態的決心和意志更加鮮明。在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中國各地預計舉辦各種愛國活動,這勢必進一步刺激反日感情。韓國《每日經濟》5日報道稱,中國從4月份開始不僅公開侵華日軍獸行的各種證據,而且將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征慰安婦的一些珍貴歷史檔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名錄。中國對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攻勢正越來越凌厲。日本《每日新聞》稱,現在將日本二戰戰犯口供公開也是在歷史問題上對日批判的一個環節。 中國新一輪對日輿論戰6日,中國中央檔案館公布日本侵華戰犯佐佐真之助的侵華罪行自供提要,此前已有3名日本侵華戰犯的筆供被公布。從7月3日起,中央檔案館以一天上網一個的形式公布被判刑的45名日本戰犯筆供,而其館藏的日本戰犯筆供有近20萬頁。法新社報道稱,此次公開戰犯檔案,是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活動的一部分。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這些供詞如今正被翻譯成英文公布上網,目的是讓西方讀者更方便地讀懂。自安倍內閣上臺后,中國經常指責其篡改二戰歷史,無視日本軍國主義對亞洲人民造成的侵略災難,去年12月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更激起中國的憤怒,此次公開這些文獻,意在向全世界強調中國所言“日本缺乏對戰爭罪責的悔悟誠意”。路透社報道稱,近幾個月來,中方大力向世界宣傳自己的觀點,稱日本當前加強軍力與戰時的軍國主義密切相關,并組織媒體參觀全國的有關博物館、紀念館等。《愛爾蘭時報》稱,中國此舉表明其針對日本的宣傳戰升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和中日釣魚島爭端導致中日關系緊張基礎上,日本安倍內閣解禁集體自衛權讓中國更加憤怒,中國認為,解禁集體自衛權意味著日本在拋棄和平主義方面已越走越遠。東京一名大學教授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安倍試圖將其外祖父岸信介參與的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的侵略戰爭正當化,安倍出任日本首相是日本的不幸,非常危險。6日,近百名長崎市民冒著瓢潑大雨,聚集到長崎和平公園內的“中國人原子彈爆炸犧牲者追悼碑”前,舉行“七七事變”周年紀念活動,為在69年前長崎原子彈爆炸中死難的32位中國勞工舉行追悼儀式。 “日本的對華賬單很長”“日本的對華賬單很長”,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分析說,中日關系的裂縫在加大。二戰的陰影仍籠罩在兩個國家上空。法新社稱,對于日本在中國的戰爭罪行,如南京大屠殺、“七七事變”和細菌戰等,歷史學家已有公論。中國斥責日方未能正視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洲的歷史,不斷提醒日本不要忘記侵華罪行。《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今天的國際形勢和日本形勢,與當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類似,特別是從去年日本通過《特別秘密保護法》之后,日本國民懷疑安倍會把日本政府變得獨裁和集權。加上集體自衛權解禁,這使日本成為一個隨時隨地可能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戰場的國家。“日本已經成為一個可能重新發動“七七事變”的國家”。▲
環球時報201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