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軍 劉彬
(1.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2.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公司,北京 100000)
液化氣深加工產業對液化氣行業的影響
毛小軍1劉彬2
(1.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2.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公司,北京 100000)
國家政策決定企業的未來,“十二五期間”調結構、轉方式、產業升級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題,液化氣深加工企業正面臨著強制行業政策和殘酷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本文全面分析了國家政策對液化氣深加工產業的影響以及液化氣產業對國內液化氣行業帶來的影響。
液化氣深加工 液化氣行業 影響
液化氣由于其熱值高、無煙塵、無炭渣,操作使用方便,已廣泛地進入人們的生活領域。但自2009年開始,液化氣在深加工領域需求量不斷增長,其利用價值在不斷開發和挖掘,成就了目前液化氣深加工市場的繁榮。液化氣深加工行業在國內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受到行業政策的影響,同時其發展進程對整個液化氣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2008年12月19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提高汽油、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費稅單位稅額。自2009年1月1日起執行。
2012年9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在第五屆中國企業稅務管理創新大會上透露,消費稅將在征收環節進行改革,或將試點在加油站對消費者征收成品油消費稅,即由向企業征收改為向居民個人征收。
調油品需求下降,價格優勢不再。消費稅征收從出廠環節下移至消費環節,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成品油出廠價格因為消費稅剝離而降低,調油品不再具有價格優勢。因此,調油品將僅剩部分剛性需求,預計所占的調和比例將有所下降。
調油品供應大增,深加工企業前景不一。隨著液化氣深加工的迅猛發展,芳烴汽油將增長15%、MTBE增長11%、烷基化汽油增長40%、醋酸仲丁酯增長27%,均遠遠超過了7%的汽油需求年均增幅。因產業和產品性質差別,成品油稅改對深加工企業的影響各有不同,芳構化企業、私營MTBE生產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
2012年11月6日,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關于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2012年第47號),公告指出,自2013年1月1日起,“納稅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產加工的在常溫常壓條件下(25℃/一個標準大氣壓)呈液態狀(瀝青除外)的產品,除符合該產品的國家標準或石油化工行業標準的相應規定(包括產品的名稱、質量標準與相應的標準一致)均要征收消費稅?!卑凑沾苏f法,如MTBE、混合芳烴、芳烴汽油等主要調和汽油原料均在征收范圍內。
國稅總局第47號文件下發后,各方積極應對,并向地方國稅局申請免稅。山東地煉協會和山東深加工企業聯合上書國家稅務總局,希望得到相關政策優惠以降低企業的成本。2012年12月31日,山東省國稅局下發《關于成品油消費稅管理問題的公告》(2012年第10號),對國稅總局第47號文件進行了說明。公告第一條“關于市場原料范圍界定”中規定,“總局2012年第47號公告第一條、第二條所稱‘其他原料’暫按‘其他原料油’掌握”。此解釋或將使得芳烴汽油與MTBE排除在新版消費稅征收范圍內。
2013年9月9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消費稅有關政策問題補充規定的公告》(2013年第50號),進一步明確了征收范圍:一是“2012年第47號第一條和第二條所稱‘其他原料’是指除原油以外可用于生產加工成品油的各種原料”;二是“第一條第(二)項所稱‘本條第(一)項規定以外的產品’是指產品名稱雖不屬于成品油消費稅稅目列舉的范圍,但外觀形態與應稅成品油相同或相近,且主要原料可用于生產加工應稅成品油的產品”。
堵塞成品油避稅漏洞。國家稅務總局2012年第47號公告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規范成品油消費稅管理,促進成品油市場公平競爭。前期有部分成品油生產企業在汽油銷售時開具MTBE、芳烴的發票避稅,新政出臺后將有力地打擊此類避稅行為,隨著避稅的空間大幅度縮窄,市場上以各種名義倒票的貿易商也將有明顯的減少。
增加液化氣深加工企業的成本。新政將直接打擊調和汽油的市場成本優勢。初步計算,石油產品消費稅起征后,液化氣深加工企業平均成本將會增加1126元/噸。
加速液化氣深加工行業轉型。按液態石化產品消費稅政策規定,MTBE、混合芳烴、芳烴汽油等主要調和汽油原料均在征收范圍內,將對芳構化、異構化等深加工企業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對現有裝置進行改造升級,向高端調油產品和非應稅產品轉型成為企業擺脫困境的重要抉擇。
隨著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影響日益增加,2013年中國面對霧霾天氣的困擾加劇。加快油品質量升級的步伐,事關每個人賴以生存的環境,油品標準升級被提上日程,同時對國內深加工市場帶來影響。
第三階段車用汽油標準(國Ⅲ):過渡期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硫含量不大于150ppm(1ppm=1mg/kg);
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國Ⅳ):過渡期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硫含量不大于50ppm;
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國Ⅴ):2018年1月1日起,硫含量不大于10ppm。
中國大部分地區汽油實施的還是“國三”標準,如要提高到“國五”標準,過渡期設在2017年年底是必要的;在這幾年的過渡期內,油企和消費者要逐漸釋放經濟成本,避免經濟壓力太大。一是煉廠現有生產工藝、設備、流程都需要改造,煉油技術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意味著煉廠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二是生產高標號油品會降低原油產出率,按照全國1億噸的催化煉化能力計算,每年將少產出600萬噸油品,我國能源需求量進一步加大;三是煉廠需要投入較多的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和開發;四是煉廠裝置、設備改造升級需要較長的時間。
民用液化氣市場份額最高達到63.1%,隨著液化氣深加工行業的發展,供應原料液化氣成為全面發掘液化氣市場潛能的必經途徑。中石化正積極對其旗下煉廠的液化氣產品格局進行調整,增加原料液化氣的產出率。據預計,調整實現后,華南地區主力煉廠的民用液化氣供應有可能減少30%,中石油原料液化氣的供應量已達到總產量的48%。
在地方化工企業快速發展液化氣深加工裝置的過程中,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也大力發展深加工,提高液化氣利用率,集團內部資源互供和調撥成為常態。2012年-2013年,中石油東北地區撫順石化10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大慶石化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開工運營,液化氣年均消耗量約70萬噸左右,該區域45%左右的液化氣產能將用來保障乙烯裝置的生產運行。2009年7月,獨山子100萬噸/年大乙烯開工后,塔里木、克拉瑪依和吐哈油田液化氣進行系統內資源互供,新疆地區液化氣跨區銷售量大幅減少。
國內液化氣深加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原料氣資源生產企業客戶結構和二、三級庫站采購渠道發生較大變化,資源向大公司、定向、合同化供應方向發展。深加工企業依托原料生產企業,在本地區建設液化氣深加工裝置,獲得較為穩定的資源渠道;原料生產企業通過與深加工企業的合作,形成穩定的資源分銷體系,客戶呈現單一化趨勢,原有三級站客戶轉向深加工企業采購高清潔民用氣。
液化氣深加工原料資源在本區域市場需求比例的快速增長,導致客戶結構、銷售渠道發生變化,供需雙方供求關系穩定,原料氣生產企業銷售價格波動頻率減小,逐步趨于平緩。區域內資源供應總量減少和深加工企業對價格敏感度相對較小抬高了資源地銷售價格,南北價格梯度逐步消失。2009年深加工企業未發展之前,東北與華南地區液化氣年均差價均值為1159元/噸;2012年,兩地均價差價縮小至739.6元/噸;2013年上半年,兩地均價差價大幅縮小至563元/噸。
液化氣市場資源結構和銷售渠道的變化,對液化氣運輸商,特別是運貿一體經銷商生存帶來巨大挑戰。首先,在天然氣等替代能源的大力發展和生產企業自用量增加的影響下,民用需求萎縮,需承運的液化氣總量縮減;第二,液化氣生產企業與深加工企業形成了穩定的供應渠道,深加工企業自備自提量顯著增加;第三,運輸結構發生變化,管輸量增加5%,鐵路、船舶運輸量大幅減少,鐵路槽車和液化氣船舶過剩,全國液化氣停滯槽車占比約有30-40%左右;第四,液化氣“市場化程度”的逐漸轉弱,南北價差縮小,長途汽運套利通道關閉,貿易商投機操作機會減少。
[1]艾博.燃氣深加工產業格局透視.金銀島石油內參,2013.8.
[2]黃慶.液態石化產品消費稅征收將改變液化氣深加工格局.安迅思息旺能源,2012.11.
[3]賈淵培.液化氣產業趨向多元化規范化發展.中國能源報,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