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林 張麗靜 李雙晶 李繼連 付偉 黃貴洲 張立凱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60)
校企共建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彭德林 張麗靜 李雙晶 李繼連 付偉 黃貴洲 張立凱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60)
隨著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飛速發展,部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軟件專業開展了校企合作的研究與探索;尋求有精力致力于計算機軟件開發類專業教育事業的企業,共同建設計算機軟件開發類專業,從招生到就業,全程合作,改革傳統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是具有鮮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
校企共建 軟件技術 人才培養 探索
軟件產業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國軟件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軟件產業占電子信息產業比重大幅上升,我國軟件產業占全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份額也逐年上升;軟件開發及相關企業增加到三萬多家,軟件行業就業人員近四百萬。據中國市場情報中心數據分析顯示,2015年中國軟件從業人員將達六百萬人。然而,在軟件產業發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很多軟件企業急需大量軟件技術人才,而計算機軟件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卻很難對口就業。大量計算機軟件專業畢業生面臨就業困境,而大批軟件開發企業卻很難招到適合的專業人才。如何盡快解決高職院校軟件專業教育與就業之間的矛盾,成為業界深入探討的課題。
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逐步形成的特有的辦學模式,是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在相關專業上尋求共同發展、共同利益的一種合作辦學模式,是一種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人才培養。職業教育運作的基本經驗是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參與。它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體現,如德國是“雙元制”,美國的“產學合作計劃”,英國的“現代學徒制”,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培訓”,日本的“職業訓練制度”。雖然不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合作程度不同,但是,校企合作始終是職業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國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職業教育必須與企業緊密合作,才能培養出適應企業實際需求的技能人才。隨著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飛速發展,部分以計算機軟件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不斷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構建了多種形式的軟件專業校企合作模式,但對于其它行業為主的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專業規模不大,師資不強,在尋求企業合作過程中遇到一些具體問題。
(1)部分軟件開發企業對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院校主動運作,企業應付了事,真正落實起來困難重重。主要原因是教學內容與就業崗位脫節,畢業生到企業后不能立即上手工作,還需企業的培訓。
(2)軟件開發類企業與高職高專校企合作基礎薄弱,沒有穩定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這勢必制約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嚴重影響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3)軟件專業校企合作的成果令人堪憂,企業投入較大,而合作專業的畢業生沒能給企業帶來利潤,過高的投入與過低的回報阻礙了校企合作的正常進展。
近年來,我國軟件產業訊猛發展,但多數軟件企業的規模不大,而企業數量較多。單個軟件企業每年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但軟件企業數量較多,各企業每年人才需求量之和還是較為可觀。因此,和一兩個軟件企業進行校企合作,解決不了一個專業的就業和教學,而與較多軟件企業共同合作建設軟件專業,也不太現實。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認為,尋求有精力致力于計算機軟件開發類專業教育事業的企業,由他們與軟件企業簽訂用人訂單,并與學校深度合作共同建設計算機軟件開發類專業,從招生到就業全程合作,改革傳統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機制,將是具有鮮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
中國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單向的,沒有公平的利益共同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許多缺陷,這將制約著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的深化。通過我院與安博教育集團的校企共建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的合作模式,解決校企合作中的問題,探索計算機軟件專業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深化高職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歷經四年多的校企共建專業的償試與探索,使我們認識到,共建軟件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軟件專業與企業深度、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校企深度合作圍范有:人才培養方案的共制定、教學內容的共同確定,教學實施過程的共同實施、實訓基地的共同建設,學生就業的共同負責等全方位地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
(1)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四年來的軟件專業共建,我們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實現了人才培養的全程合作,校企共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共同研究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將企業項目嵌入課程體系。依據企業提供的軟件人才訂單確定人才培養定位與規格,完成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教育與培養,實現校企合作與工學交替全程貫穿,能力教育與素質教育全程融合。
(2)共同建設實訓基地。2011年,安博教育集團投資30萬元在校園內建成軟件專業共建實訓基地,該實訓基地按仿真的工作環境建設,無論是區域劃分、工作布局還是文化氛圍均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保持一致;并按照企業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制定規章制度。營造了真實的職業環境,企業派遣項目經理帶著項目案例在實訓基地授課。企業本身在大連建有園區式的校外實訓基地,學生第五學期的大項目實訓在該基地進行。
(3)共同建設教學團隊。每年校企共同組織一次院校的師資培訓,由專業的軟件開發項目經理帶來成熟的項目和教師們共同研討,我院目前已派參培人員11人次,集團還不定期地進行網絡在線培訓。對于企業派遣到我院教學的項目經理,學院按計劃進行教學培訓。通過校企共建教學團隊的機制,以彌補了學校教師缺乏項目經驗的不足,同時也豐富了企業項目經理教學經驗。打造了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
(4)共同開發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了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依托安博教育集團旗下企業安博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資源,共同開發了教學、實訓一體的軟件專業教學資源庫。以學習領域課程工作任務、技能項目為內容,建設包含學習資料、試題庫、視頻資料、課件、動畫模擬實訓室等多個模塊,集學習、考核、評價、服務、共享多功能的項目化專業核心課程的網絡課程。
(5)共同實施人才培養。校企共建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由校企共同完成,學校承擔國家對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礎類課程,企業派遣項目經理承擔1200學時的專業技術核心課程,第一學期開始,企業項目經理分別入住學校授課,授課地點均在校企共建的校內實訓基地進行;第五學期,學生開始入駐企業軟件園,由企業項目經理帶領學生做全程軟件項目,第六學期學生按教學計劃到訂單軟件企業頂崗實習,實現學生從學習者到職業人的過渡,頂崗實踐結束后,學生可以直接在企業就業,實現教學與就業的無縫對接。
通過校企共建計算機軟件專業的校企合作方式,解決了該專業招生、就業及教學各環節的一系列的問題,對于探索相關專業的校企方法,構建出成功的校企合作機制,深化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的意義。高等職業教育探索的道路還很漫長,我們愿與各位同仁一起繼續努力,使我們的高等職業教育結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1]唐瓷,李婧暉.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校企合作研究的思考[J].職業時空,2011,2:49-50.
[2]姚愷榮.校企共建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實踐與探索[J].軟件導刊,2012,1:199-198.
[3]袁銀枝.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33-36.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ome computer software professiona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eeking energy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oftwar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usiness enterprises, joint construction class specialized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from admission to employment, full cooperation, reform of tradi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distinctive in will be the way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Build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Software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explore
彭德林(1971-),男,碩士,教授,研究領域:軟件開發、計算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