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莉
(甘肅省定西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甘肅定西 743000)
丘陵山區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
南莉
(甘肅省定西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甘肅定西 743000)
作為一個以黃土丘陵山區為主要地貌特征的旱作農業大市,近年來定西市丘陵山區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積極探索農機服務新形式,不斷強化農機技術指導、農機具推廣應用、農機手培訓、信息服務,為產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然而,傳統的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正在逐漸被弱化和退化,面臨著“網破、線斷、人散”的嚴峻形勢,加快推進改革步伐,切實加強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
丘陵山區 基層農機推廣 現狀及對策
(1)機構設置及編制情況。目前,定西市有縣區級農機化技術推廣站7個,核定人員編制65人。除岷縣為副科級建制事業單位外,其余均為股級建制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核定情況為安定區11人、通渭縣10人、隴西縣7人、渭源縣8人、臨洮縣12人、漳縣4人、岷縣13人。
全市119個鄉鎮中,原有的農機站已全部被撤銷,職能并入新設立的農林水保站或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統一核定編制。
(2)人員數量及結構情況。止2013年底,全市七縣區農機推廣站有在職人員63人,占編制總數65人的96.9%,其中農機專業技術人員37人,占人員總數的58.7%;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42人,占人員總數的66.7%;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8人、中級職稱的13人、初級職稱的16人,分別占人員總數的12.7%、20.6%和25.4%。
全市鄉鎮農林水保站或農業綜合服務站職工中,農機技術職稱的僅有166人,平均每個鄉鎮不到2人;有中級技術職稱的21人,僅占鄉鎮農機技術人員總數的12.7%,其余均為初級職稱或為技術員。
(3)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全市縣區級農機推廣站中,安定區和漳縣農機推廣站與農機校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擁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其余的均與縣農機局合署辦公,都沒有試驗儀器、試驗設備,機具庫房相當緊缺,沒有配備交通工具和辦公電話。特別是漳縣農機推廣站僅有四五間簡陋辦公用房,年久失修。
原有的鄉鎮農機站,經過多次機構改革后,目前僅有安定的內官、巉口和隴西的馬河、鞏昌4個鄉鎮保留了原有農機站站址,其余均已改為他用。
(4)經費保障情況。全市各縣區農機推廣站都不是財務獨立單位,不具備法人資格,工作經費均由縣區農機局統籌,本級財政僅能確保人員工資和基本辦公經費,未核定任何推廣工作經費。
(1)機構體系建設不完善。目前,全市原有的鄉鎮農機服務站全部被撤銷,農機崗位人員變動頻繁,有的農機專干崗位人員被調離后出現長時間空缺現象,難及時得到補充。同時,農機專干不專的現象相當突出,即使是在崗的農機專干也多為單位兼職人員,基本上整天圍繞著鄉鎮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很少顧及兼職的農機工作。基層農機推廣機構被嚴重邊緣化而造成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的功能被嚴重弱化,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管理體制機制不順暢。目前,全市各鄉鎮的農林水保站或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實行塊塊管理,人、財、物權隸屬于鄉鎮政府,與縣區業務主管部門只具有單純的業務指導關系。這樣,由于塊塊管理造成管業務的不管人、財、物,而管人、財、物的卻疏于業務管理,造成業務指導和工作任務難以落實,甚至失靈。
(3)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由于縣區級財政所撥經費只能滿足人員基本工資,業務經費難以保障,服務條件難以改善,特別是工作所需的各類儀器設備、交通工具、電腦電話等設施設備難以有效配備和及時更新,服務手段落后。而鄉鎮的農林水保站或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也都沒有核列專項業務經費,加之大多數鄉鎮沒有將農機化工作納入整體發展規劃之中,造成農機專干既沒有工作抓手又沒有工作目標,難以開展推廣服務工作。
(4)專業技術人員少且素質普遍偏低。到2013年底,全市僅有的229名基層農機推廣服務人員中,具有初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有184人,占80.3%。其中高級職稱8人(全部為縣區級農機推廣人員)、中級職稱34人、初級職稱88人,分別占農機技術人員總數的4.3%、18.5%和47.8%。基層農機人員學歷整體較低、對口專業人員較少、業務能力不高、人員結構老化、知識更新步伐慢、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依然突出。
(1)進一步統一思想,著力提高思想認識。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土地快速流轉,農業迫切需要用農業機械替代人畜力,來緩解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結構性、季節性、區域性短缺的突出矛盾。因此,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對加快推進丘陵山區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深化改革,健全網絡,完善機制,在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2)進一步建立健全機構體系,著力穩定壯大人員隊伍。要建立和完善以“縣區站+機校—鄉鎮站”或“縣區+機校—鄉鎮區域站”等模式為主的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進一步理順縣區農機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對基層農機推廣服務機構體系人、財、物和業務的管理關系。同時,要完善人員編制方案,充實人員隊伍,優化人員結構,創新管理機制,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
(3)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夯實服務基礎。各級財政要將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加大投入力度,配備必要的先進設備儀器、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改善辦公條件,切實解決基層農機推廣機構工作條件差、服務手段落后的問題。同時,各基層農機技術推廣機構要認真研究國家和省市出臺的支持特色優勢產業和農機化發展的各項政策,尋求結合點,積極謀劃和爭取實施項目,增強自身發展實力。
(4)進一步強化業務培訓,著力提高推廣人員素質。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制定年度和中長期業務培訓計劃。建議部、省農機主管部門每年拿出一定數額的經費對丘陵山區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加強培訓,建立農機推廣人員培訓的長效機制,加快知識更新步伐,使推廣人員真正做到懂政策、精業務,努力構建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素質高、專注農機推廣、甘于奉獻的基層農機技術推廣隊伍。
(5)進一步創新推廣方式,著力提升服務能力。要認真篩選確定需要重點示范推廣的機具和技術,通過建立試驗田、示范點,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要加強與農技推廣部門的溝通聯系,強化合作,研究探索農機農藝融合的技術體系和工作機制,共同探討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的途徑和措施。要充分挖掘、總結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服務組織在開展新技術推廣、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著力拓展服務領域。
南莉(1963-),女,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推廣及應用,甘肅省定西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