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玉
(甘肅省定西市農機推廣站,甘肅定西 743000)
定西市推廣深松整地作業的做法與成效
何紅玉
(甘肅省定西市農機推廣站,甘肅定西 743000)
以甘肅省定西市為例,結合調查與試驗數據,論證了土壤深松整地改良的重要性、以及機械深松技術在其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對于廣大干旱地區的農業生產與農地可持續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導與借鑒意義,本文詳細的介紹了深松整地作業的做法與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深松整地 做法與成效
定西市是甘肅省中部干旱地區的代表,北部4縣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年降雨量少且降雨的時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春季多風少雨,十年九春旱,農作物出苗差,保苗難的問題已成為制約糧食增產和農業生產發展的瓶頸。為了擺脫甘肅省定西市農業生產受制于旱的實際,切實解決好“秋雨春用”,消除作物生長“卡脖子旱”的問題,機械化深松技術能有效收集天然降雨,是解決干旱地區糧食生產的有效途徑。2013年定西市擁有深松機147臺,機械深松整地作業面積達到了112.98萬畝。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2004年以來,地方政府把機械深松整地作為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最簡捷、最有效的耕作措施納入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各縣區農機部門配套相關安排意見,堅持政府補貼和農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在北4縣36個鄉鎮進行了機械深松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每年完成梯田地機械深松面積6萬畝以上。
(2)加強示范,以點帶面。2004年北4縣引進了10臺1SQ-240型、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機,重點在馬鈴薯種植面積大的鄉鎮進行了示范推廣,并在中低產田地、鹽堿地進行機械化深松示范,之后每年都建示范點,2013年在北4縣20個鄉鎮各建立了1個千畝示范點,農機部門投入深松機5臺,配套動力2臺,旋耕機及配套動力 6臺套。全市深松整地面積達24.58萬畝。通過示范點建設培養了技術人才、探索了適合當地的機械化深松技術模式。很好地發揮了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3)加大投入,確保機具數量。近年來,全市農機部門把增加深松機擁有量作為確保深松整地技術推廣應用的根本來抓,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四兩拔千斤”的作用,積極引導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各類農機作業服務隊購置深松整地作業機具。各縣區在開展這項工作中,一是通過多種渠道強化宣傳,讓深松整地作業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家喻戶曉,調動農民購買作業機具的積極性。二是按照農民“買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原則,指導農民擇優選購先進適用的作業機械。三是嚴把購置機具產品質量關,搞好所購機具的供應、售后服務和質量監督工作,督促生產廠家對產品實行“三包”,保證機具及時到位,并做好售后服務。
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土地承包零散,農民用傳統耕作方式在耕地上反復耕種,致使土壤活土層越來越淺,犁底層越來越堅硬,造成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嚴重,通透性和蓄水保墑能力下降,農作物單產不高,總產不穩,嚴重威脅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
機械化深松整地是疏松土地活土層而不翻轉土壤的保護性耕作的重要技術,它不僅可以打破犁底層,加快雨水入滲速度,增加土壤蓄水量,建立土壤水庫,防止水土流失和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能,而且對生態保護和糧食增產效果十分明顯。據調查,傳統耕作深度一般為18-20cm,深松深度則可達到30—35cm。對比試驗發現,深松地塊不易形成徑流,能夠較好地提高天然降水入滲率和土壤蓄水能力,土壤耕層含水量明顯改善。秋季深松能夠達到秋雨春用,是抗旱保春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據試驗對比,深松增產幅度達到10%-15%,深松地種植的馬鈴薯平均畝增產150公斤以上。深松地塊種植的玉米平均增加秸稈葉片2—3片,平均株高增加17厘米,莖粗增加0.22厘米,空稈率平均低4.08個百分點,禿尖少0.88厘米。另外,機械深松還可降低生產成本,深松地塊不必每年都深松,根據情況,可2-3年深松一次。
機械化深松這項對農業增產促進作用非常直接的技術目前在我市之所以還沒有大面積推廣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1)農民自籌投入能力不足,機具總量少。深松機械以大型拖拉機為動力,如適應1SQ-240型、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機的配套動力為80馬力以上拖拉機,一臺大型拖拉機近10萬元,雖然國家對農民購買農機有補貼,農民雖對深松技術有所認識,但對絕大多數農民來說仍難以拿出自籌部分資金。如果沒有政府大額補貼,短期內我市深松機械難以快速增長。
(2)農機服務組織服務功能較弱,作用發揮不明顯。目前我市僅有農機專業合作社28個,農機專業戶946戶,從調查情況看,這些服務組織的社會化服務功能還比較弱,加之作業地塊小而零散,一鄉一村一社沒有統一的規劃,難以實現連片作業,作業成本高,生產效率低,農機服務組織作業服務的收益低,積極性不高,現有的深松機械利用率低。
(3)作業價格較高,農民一時難以接受。 我市北三縣項目實施機械深松作業采取項目或政府補貼一點的方式,向農戶每畝收取35-40元的作業費,據各示范點操作機械化深松作業示范時的成本核算,每畝地作業成本價約為50元左右。按這個價格計算,這樣的收費價格實際上低于作業成本。按實際作業成本計算有償作業價格每畝應在60-70元較為合理。如果政府沒有補貼,大多數農民難以接受。
加快推進機械化深松技術的推廣進程,對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民增收,改變傳統農耕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我市機械化深松的現狀,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購置深松機械政府補貼資金比例,為深松技術推廣應用提供足量的機具。(2)圍繞提高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著力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推動農機服務組織數量不斷增加,發展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形成“一戶購機,多戶使用”的新局面,提高機具的使用效率。(3)實施機械深松整地作業中央和地方專項財政補貼。在目前農戶收入低,承受能力弱的情況下,對機械深松作業實行專項財政補貼,有利于機械深松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4)充分發揮項目引導和人才支撐作用。通過項目帶動,建設機械深松整地示范區、示范點,加快普及機械深松技術。充分利用各種培訓資源,采取校企聯動等形式,多形式、多渠道培養一批農機作業能手、維修能手、經營能手。(5)將機械深松整地工作納入全省農業農村工作重點任務,結合梯田建設,配套制定深松整地作業規劃和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