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燃氣集團公司審計科,遼寧盤錦 124010)
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信息質量的影晌分析
孫穎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燃氣集團公司審計科,遼寧盤錦 124010)
針對全球經濟環境下經營舞弊給企業投資帶來的風險,應對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的削弱,本文闡述了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信息質量的基礎理論,并從理論上分析了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及影響,分析表明企業經過內部控制審計后財務信息質量更高,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研究內部控制審計的相關政策法規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價值參考。
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審計 財務信息質量 影響因素
由于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企業面臨的經營和投資的風險難以預測,投資者在關注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發展前景的同時,也充分意識企業有效的內部控制對保障其業績和發展前景的重要性[1]。2007年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中規定,公司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報告和審計后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必須在企業年度報告的公司治理部分中單獨發布。但是內部控制審計對提高公司的財務信息質量有多大影響,對提高信息可信度是否發揮了有效作用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通過查閱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可以看出,對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信息質量的研究發展,我國與國外的研究具有一定差異[2-3],美國自2000年后虛擬財務信息和惡意金融欺詐大量出現,致使《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開始頒布實施,要求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提供積極的鑒證報告。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的原因和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對企業的資本市場、財務信息質量及經營業績等方面的影響。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且方法以單一的理論研究和簡單檢驗為主,對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效果和能否產生積極影響還沒有充分的實證數據加以驗證。本文通過研究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信息質量的相關根據和相關理論,結合國內外大量的實例,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論描述,并分析關于內部控制審計對財務信息質量的影響,以提出提高財務信息或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發揮財務信息在風險投資過程中的作用。
投資者對被投資公司的評估的一個主要依據就是基于內部控制鑒證報告,通常公司高層管理者會定期對本公司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完整、合理和有效的自我評價,并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供給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該報告是否具有使用價值則需外部獨立的審計師進行審計并出具鑒證報告來完成[4]。
(1)內部控制審計。2010年我國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中對內部控制審計進行明確的定義:本指引所稱內部控制審計,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企業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5]。審計師需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有充分了解,以確保被審計單位提供的信息真實、恰當。審計后形成內部控制簾計報告。(2)財務信息質量。財務信息質量是指財計信息在收集、整理、加工后在應用時所應當達到的基本質量要求,通過財務信息的有用性和數量是否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來判斷信息質量的好壞,這將影響財務信息使用者是否能根據財務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
經由第三方審計因其獨立性,對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要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還需從以下有關信息特征的理論進行分析。
(1)信息傳遞理論。在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信息的傳遞。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存在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從而使投資者與債權人面臨額外的信息和交易不公平風險。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即管理者通過主動披露公司財務信息來證明公司的業績及發展,而投資者也可通過觀察管理者披露的信息后,與公司簽訂契約,同時降低了交易成本。(2)契約理論。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中最早提出的契約理論指出:企業的契約性和契約的不完全性體現了公司所有權的重要性[6]。當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時,就會形成委托一代理契約關系。由于人們的有限理性及信息的不對稱性,造成了委托代理契約的不完備性。實踐證明,加強代理方的信息披露可有效化解委托代理契約關系中雙方存在利益沖突。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于契約各方做出正確決策都有重要意義。(3)信息不對稱理論。由信息經濟學理論可知,信息不對稱是指交易雙方所了解的信息存在差異,通常代理方更具有信息優勢,而委托方對信息的了解則不夠全面,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造成投資者做出錯誤判斷、損失嚴重的后果。因此客觀獨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對財務信息的可信度及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衡量財務信息質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兩種:一是采用專家系統依據一定的經濟標準進行打分,來衡量財務信息質量;二是采用披露指數,通過讀取財務信息的數量來衡量信息質量。而作為財務信息產生的重要控制機制,企業內部控制對財務信息質量的影響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公司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后披露的財務信息質量更高、更具可信度。內部控制審計因是第三方獨立審計,具有特定的客觀性,能夠準確的指出公司內部存在的問題,通過內部控制審計向市場有效地傳遞公司內部真實狀況和管理水平,以促進公司內部控制的改進。
基于上文的分析和我國目前的國情,為加快對資本市場和公司內部控制的規范化,應做到以下幾點:一、加快推進公司內部控制審計規則的實施和相關制度的制定。在規范我國內部控制審計服務市場的同時,制定要求內部控制信息審計的標準,有效提高公司內部控制信息質量,促進企業結構優化。二、加強對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監管,緩解交易雙方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交易成本浪費,優化資源配置。三、完善對我國審計服務市場的監管,在審計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因個人利益迫于成本壓力而人為降低審計質量的事時有發生,大大降低了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性和財務信息質量。因此加強審計會計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也是提高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因素。
[1]吳益兵,內部控制審計、價值相關性與資本成本[J].經濟管理,2009,(9):64-69.
[2]楊玉鳳.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國內外文獻綜述[J].審計研究,2007年第4期:47-74.
[3]李明輝,何海,馬夕奎.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狀況的分析[J].審計研究,2003年第1期:18-21.
[4]蔡吉甫.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5年第3期:85-88.
[5]金 或昉 ,李若山,徐明磊.COSO報告下的內部控制新發展-從中航油事件看企業風險管理[J].會計研究,2005年第2期:16-19.
[6]張永濤.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研究[D].江蘇大學碩士學術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