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大連民族學院,遼寧大連116600)
公務卡制度是繼政府采購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部門預算制度等一系列國家公共財政制度改革之后實行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2011年12月8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實施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通知》,通知要求納入強制結算目錄的16項費用必須刷卡消費,這標志著推行公務卡在各高校的全面實施勢在必行。銀行卡這一新型結算方式也被引入高校公務支出管理,改變了現金支付游離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現象,對高校強化財政監督、加強財務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公務卡在高校公務支出中的推行,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亟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公務卡作為一種信用支付工具,具有普通信用卡所具備的透支額度、免息期等屬性。高校教職員工對這種先透支付款再報銷還款的結算方式認識不足,唯恐因報銷不及時超過免息期而自行承擔利息費用及產生個人不良信用記錄。同時,受現金交易的傳統觀念影響,教職員工用現金結算公務支出的意識很難在短期內扭轉過來,很多人不習慣也不接受公務卡這一新型支付結算方式;而且在商家刷卡付款,商家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也增加了推行公務卡支付方式的難度,使得一些教職員工即使辦理了公務卡也不激活,或者激活卻不使用,公務卡形同虛設的現象比較普遍。
公務卡的結算范圍非常廣泛,無論是辦公費、差旅費還是公務用車支出等,只要滿足公務卡受理條件的,均可使用公務卡結算。但是由于各高校所在地理位置不同及受到經濟發展條件的限制:如有些高校位于城鄉結合部或其他欠發達地區、刷卡網絡系統建設滯后,教職員工想刷卡消費卻苦于缺少充足的刷卡設備;有些教師的相關動植物科研、農村產業項目等需要到養殖戶家或鄉村消費,無法使用刷卡設備。另外,學生活動費用也是高校日常業務支出中頻繁發生的項目,學生活動范圍廣、內容多、零星支出較大,而公務卡僅限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和使用,學生活動經費不能先刷卡消費后報銷結算,這也是公務卡推行不暢的原因之一。
隨著公務卡的推行,現金和支票的使用范圍和支付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因而高校報銷結算相關財務制度和規定也應隨之改變或修訂。但是部分高校在接到實行公務卡制度的文件時,僅是通報和轉發原文,并未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切合實際、有操作性的制度和規定;部分高校修訂了相關財務制度和規定,但是公務卡報銷結算的執行力度不強,對嚴格執行或違規操作的人員沒有相關獎懲實施細則。公務卡免息期和還款期如何界定,公務卡超期還款的利息和滯納金由誰承擔?諸如此類問題,高校財務制度都需要制定相關細則。沒有規范、健全的公務卡相關規章制度做依托,公務卡制度就無法真正落實,而且高校財務人員也無據可依,長此以往,公務卡制度就會流于形式,無法實現國家財政監督的有效目的。
公務卡做為一種新型的財政管理工具,能夠將公務消費的地點、時間、金額等信息全面、真實地記錄下來,高校財務部門可以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對公務消費的相關信息比對、核實,從而避免虛開發票、湊票報銷的不法現象。但是,由于一些商家受利益驅使,與部分公務卡持有者進行虛假交易,虛構公務卡消費內容,或是人為抬高采購價格、將一定比例的現金返還持卡人,高校財務人員在辦理公務卡報銷結算業務時,僅能從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獲取公務卡消費金額、項目等相關信息,對交易內容、價格等信息無法甄別真偽,因而虛假消費的貪污腐敗行為依然無法得到徹底遏制。
公務卡在高校的推行減少了教職員工攜帶現金的不便,避免了現金不慎遺失的風險。但是公務卡屬于標準的銀聯信用卡,因而具有信用卡普遍存在的安全風險。持卡人一旦不慎遺失公務卡,就存在被盜刷或發生金融詐騙的安全風險。同時,高校公務卡是專門為高校教職員工進行公務消費而辦理的,持卡人離職或退休時公務卡收回及相關權責明確需要出臺細則加以規范,否則一旦該公務卡有欠款未還清,就會產生滯納金的信用風險。
首先要提高高校教職員工對公務卡的認知度,各高校要通過講解和宣傳,改變教職員工傳統的現金報銷習慣,使他們逐步認識到刷卡消費的安全和便利,從而樹立使用公務卡的消費理念。加強公務卡管理制度的宣傳,使教職員工了解公務卡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確使用公務卡的范圍、熟悉公務卡的操作流程和報銷程序,指導教職員工加強對公務卡記賬周期和免息期的了解,規范公務卡持卡人的用卡行為、消除教職員工對公務卡消費的顧慮和抵觸情緒,保證公務卡在高校的順利推行。
財政部門要與人民銀行及公務卡各發卡銀行積極協調,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實施相應的便利措施,使商戶提高配合公務卡消費的積極性。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可以采用財政補貼與銀行出資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加快信用卡支付系統的建設,擴大信用卡支付網絡的覆蓋面;對于公務卡消費相對集中的商場、車站等則想方設法提供各種優惠條件,使得零散商戶樂于安裝刷卡機器、積極配合公務卡持卡人刷卡消費。
為使高校財務部門在辦理公務卡報銷結算時能夠有法可依、有據可查,高校財務部門要根據國家關于實施公務卡的通知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制訂、完善公務卡相關規章制度,同時,針對本校財務部門也要制訂公務卡相關報銷管理制度,以明確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和公務卡使用范圍,哪些項目可以沿用現金支付方式、哪些項目必須用公務卡結算都要一一列明,避免“打擦邊球”行為。高校財務部門要出臺相關細則,指導公務卡持卡人刷卡后及時報賬結算、合理利用公務卡記賬周期,同時嚴格界定延期報銷與超期還款的經濟責任。
財政部門要加強預算管理機制,使財政預算更加科學、可控,經得起推敲和監督;高校財務部門要加強對公務卡報銷行為的管控,可以與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協作,采取定期抽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公務卡持卡人持卡消費的內容、金額、發票真偽等加以驗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高校財務部門的報銷系統可以與銀行的信用卡交易系統、稅務局的發票查詢系統共同協作,要使每一筆金額都可以在銀行信用卡交易系統查詢到交易的相關信息,每一張發票都可以在稅務系統檢索到發票出具單位的相關記錄。對公務卡違規甚至貪污行為嚴肅處理,制定處罰細則,對違法者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為避免公務卡持卡人報賬不及時而形成超期還款風險,高校財務部門一方面可以幫助公務卡持卡人建立還款周期檔案,發現有持卡消費而未及時報賬的提前幾天通知持卡人抓緊報銷;另一方面可以考慮由持卡人與發卡銀行簽訂協議,選擇發卡銀行的某一賬戶作為自動還款賬戶,一旦公務卡財務報銷流程未走完,即將形成超期還款,由自動還款賬戶償還公務卡欠款,從而降低公務卡超期還款產生利息和滯納金的風險。可要求持卡人在銀行辦理短信及信箱提醒業務,高校財務部門要與公務卡發卡銀行加強溝通和聯絡,有人員變動信息及時向銀行反饋,避免信息不暢可能造成的有款未還形成滯納金的風險。
在高校推行公務卡制度是高校加強財政監督的一項重大舉措。通過公務卡制度在高校的逐步推廣,減少了現金的使用,強化了財政監督的效力,對高校加強預算管理、監督財政資金使用、預防高校領域的貪污和腐敗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公務卡制度不是萬能的,如何更好地發揮公務卡的財政監督效力,有賴于公務卡相關配套制度建設的完善與各個部門的聯動與相互配合,相信匯集各方力量,高校領域的公務腐敗定會逐漸消弭于無形。
[1]余祥云,蔡璐.高校推行公務卡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文化(下),2011,(12):335-336.
[2]馬玲.高校推行公務卡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4):54-55.
[3]張玲玲.淺談黑龍江省高校推行公務卡制度改革存在的問題[J].商業經濟,2011,(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