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華WANG Xue-hua
(貴州省地質調查院,貴陽550005)
建設城市,首要的前提是對當地的地質環境有充足的研究?;A地質的優劣關系著城市的安全穩定?;A地質是指所屬地區的基本地質情況,一般來講以國家或者片區為單位,了解當地的地層、巖石礦物、古生物、構造、水文等基礎性的地質環境。而城市地質則是基礎地質的一個方面,其研究主要針對城市的建筑環境和地基的穩固性、水文情況、可能受到的地質災害影響及如何應對等問題。應該說,基礎地質是城市地質的基礎,城市地質情況的研究必須建立在對基礎地質情況有充分的把握的基礎上,否則就有可能出現較大的問題。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生產力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我國基礎地質研究要想有新的突破,也必須有新的先進力量的加入。而目前,我國的基礎地質研究存在的問題首先來自于人力資源的落后。如今成長起來的80、90后,在就業方面更偏向于高科技、高薪水和高福利,而地質研究工作必須耐得住寂寞、管得住生活、經得住辛苦。為了勘測,有的時候甚至一年也沒有休假。同時為了弄清當地地質情況,研究人員必須親臨現場。因此身負各種設備,在荒郊野外度日已成為了家常便飯。這樣枯燥乏味的生活也促使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加入地質研究隊伍。目前我國地質研究人員逐漸減少,新生力量嚴重不足影響了我國基礎地質研究工作的進度。
除了人員外,我國基礎地質工作面臨的第二個困境來自于指導理論和勘測設備的落后。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對基礎地質研究領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高新設備的加入對研究基礎地質情況獲得基礎地質數據起到了積極作用。例如在上個世紀中旬我國采用了地槽-地臺和地質力學大地構造理論來指導地質填圖工作,而現今三維地質填圖(見圖1)、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等先后被運用到國內基礎地質研究中,推動了我國基礎地質工作的發展。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基礎地質研究設備依然相對落后,指導理論也比較滯后,從而影響我國基礎地質研究工作難以快速穩健的發展。

圖1 三維地質填土
第三,基礎地質歷史欠賬多,投入少,研究過于片面。由于我國基礎地質研究長期以來主要針對我國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工作等,因此對中央財政的依賴非常大,地方財政一般只針對城市地質進行投入。而在需要使用基礎地質數據時,又大多數依靠上世紀中期的材料,有嚴重的“吃老本”現象。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基礎地質研究的目的已經從過去為了滿足興趣和好奇,發展到了為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存生活質量服務?;A性地質研究也必須充分考慮現在需求和未來發展,將研究成果和培養人才聯系起來?,F目前,單純的只考慮現在,和只注重研究這一現象在我國依然存在。
基礎地質和城市地質的關系是基礎和運用的關系。城市地質其實是基礎地質的具體化和運用性。因此研究城市地質應該掌握當地的基礎地質情況。不過由于基礎地質依賴中央財政,而城市地質和城市建設聯系緊密,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對城市地質研究比較注重,卻忽視了基礎地質的研究,從而造成了城市地質研究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城市地質主要包括水資源問題、城市垃圾問題、地基問題、工程地質評價、環境地質工程等。就水資源來講,受到城鎮化的影響,城市人口數量急劇上升,需水量也將不斷提升。城市的水資源如果儲量不足就有可能影響城市的發展。同時,如果為了提高供水量過度開采地下水,就可能出現較為惡劣的后果。例如地面塌陷、沉降、海水倒灌等。因此,在建設城市時,必須利用地質知識對城市的水資源情況進行分析、評價。但是如果僅僅只考慮本城市或者小范圍的片區的水資源顯然是不足的。因為水資源的儲存和流量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分析研究當地城市的水資源還必須對大片區的基礎地質中的水文環境進行充足的了解,最大可能的避免可能出現的“水荒”。如圖2所示,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水情況,才能更好的利用城市水資源。

圖2 地下水開采地質圖
再以城市地基舉例,為了提高城市容量,高層建筑在我國各大中小城市出現。但是并不是說每一個城市都適合修建高層建筑,因為建筑的地基是否牢固與當地的基礎地質情況有著很大的聯系。例如我國沿海城市的地下就以軟土為主,由于軟土的特點是空隙大、強度不高等,因此在施工時必須注意,否則就可能出現樁基不穩、基坑邊坡塌陷等問題。同時,當地的地下水也可能改變土壤性質,所以在建設城市時,了解當地的巖土情況、地下水情況等至關重要。
應該說,在城市建設中,不僅要進行城市地質研究,還要進行基礎地質分析。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有效避免由于地質問題帶來的威脅和安全隱患。
基礎地質和城市地質關系密切,但是無論哪一種都要切實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服務。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的地質學,在最近一個世紀中,發展迅猛。這是因為人們看到了地質學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無論是為了滿足人類的興趣好奇心,還是為了推動人類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地質研究都有著重要的作用?;A地質研究便于我們掌握生存環境的狀況,能夠促進人類適度而適當的利用資源,也便于人類趨利避害,遠離可能發生的危險。而城市地質研究則充分的解決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們聚集城鎮可能造成的種種生存問題。
例如城市建筑建設,飲用水資源和安全,城市環境的保護等。尤其是水資源問題,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制約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又一瓶頸,甚至可能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加大水資源勘察工作,在城市建設中如何在保護水資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水資源都是地質工作者正在研究的大問題。因此,基礎地質研究和城市地質研究都有相同的目標:推動國民經濟飛速發展,改善人類生存環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地質工作者應該在創新基礎地質研究的前提下,加強城市地質研究,勇攀高峰。雖然目前我國的地質研究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靠前,但是經過我國幾代地質工作者的努力,國內的地質研究工作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在科研水平還是技術水平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要想真正讓我國的地質研究工作領跑世界,還需要進一步穩定地質研究工作的投入。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該將部分地質勘查工作明確的納入財政支出。在調查方法技術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體系。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應該對全國或者當地的地質情況有詳細的把握和了解,同時給予充分的支持,例如修建實驗室等。有錢有地還需要有人,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地質隊伍至關重要。要加大新生力量的引入,同時加強對已有人才的培養。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辦法,提高地質隊伍的整體水平。
另外,在加強地質研究工作中還應該突出工作重點,最好將圖片和文字結合的數據管理形式,以更形象直觀和準確的記錄地質情況。同時培養人才時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提高人才勘察的時間和緩解外,還要以“傳幫帶”等形式促進人才的快速成長,結合老一輩的經驗和教訓,讓新人盡快成長為“高人”。
[1]姚震,吳志定,廖西蒙.加強基礎地質工作刻不容緩[J].國土資源情報,2010(4).
[2]張宗祜.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J].第四紀研究,2005(1).
[3]李廷棟.創新加強基礎地質研究的靈魂——談加強基礎地質研究的重要性[J].山東國土資源,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