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欣
【摘 要】 當大氣層中污染物的含量超過大氣環境的允許量,便會對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身體健康等造成間接或者直接的危害,這種現象就是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會引起人類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方面疾病的產生,嚴重時會誘發癌癥。近年來,更有研究調查發現大氣污染會對兒童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大氣污染的防治勢不容緩,亟需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與共同努力。
【關鍵詞】 大氣污染 防治措施 危害
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100種的大氣污染物,根據不同的存在狀態,可將這些大氣污染物分劃為兩類,即為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狀污染物。其中,氣態污染物中包括硫化物、碳氫化物、碳氧化物、鹵素化物以及氨化物等化合物,其主要由汽車尾氣、工業廢氣、森林火災、建筑塵土等產生,并且會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環境;而顆粒狀污染物指的是存在于大氣層中不同粒徑的液體、固體以及氣溶性膠體,主要有煙、霧、粉塵、懸浮物等。
1 大氣污染造成的危害
1.1 大氣污危害人類的生存環境
首先,大氣污染破壞了地球臭氧層。近幾年來由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洗滌劑、制冷劑等會釋放氯氟氣體的化學物品,所以造成了臭氧層的破壞,大大削弱了臭氧層吸收紫外線的基本功能。臭氧層的破壞使得大量紫外線輻照地面,最終會對地表生物的健康以及生存環境造成危害。
其次,大氣污染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大氣中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的增多會使其吸收的地表長波輻射增多、地球熱量無法揮散,最終使得地球氣溫增高,造成溫室效應,并導致了惡劣天氣的增多。溫室氣體的增多還會提高大氣層的渾濁度,進而減弱太陽輻射,影響地球長波輻射,進而使得惡劣天氣的出現愈加頻繁。
最后,大氣污染導致了酸雨的產生。酸雨產生是由大量存在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氣體上升與水蒸氣結合產生,其PH值通常小于4,甚至有時小于3。酸雨帶來的危害很大,其可造成植物枯萎、農作物受損、土壤貧瘠、建筑物腐蝕、魚蝦死亡、飲用水污染等諸多惡劣后果,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環境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1.2 大氣污染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首先,存在于大氣中的顆粒懸浮物的影響。顆粒懸浮物的粒徑一般不大于100,其可以直接接觸到人體肌膚以及眼睛,會造成毛囊、汗腺的阻塞,導致皮膚病、眼睛結膜炎等疾病的產生。此外,若顆粒懸浮物被呼入呼吸道,還會導致肺部出現炎癥。
其次,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是水溶性氣體,很容易引發呼吸道的炎癥,對新陳代謝造成不良影響,危害人類身體健康。若二氧化硫與存在于空氣中的三氧化二鐵發生氧化作用,還會形成刺激性極強的硫酸霧,其危害性比二氧化硫氣體要高很多。
最后,空氣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的不良影響。存在于空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的排放。氮氧化物被呼入身體后會對呼吸道、肺等帶來一定的損害,嚴重時會引起支氣管發炎、哮喘等慢性疾病。此外,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氮氧化物會發生光化學反應,進而會對人體的眼睛以及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氣體會對血紅蛋白以及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嚴重時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2 大氣污染的防治策略
2.1 優化產業布局,合理處理污染物
處理某一地區的污染物時,首先應對該地區的主要污染源進行統計、分類,并全面調查、研究其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危害程度、排出數量等,然后針對實際污染情況擬出治理污染的最優辦法,如采用零氯氟含量的制冷劑、以燃燒煤代替燃燒石油的使用等等。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生產結構,對現有治理無望、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企業要強制性的對其施以停業整頓、拆遷轉移等措施。誰污染誰治理,企業必須清潔生產、遏制污染源。此外,工業區應與生活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且應建在城市的下風向,企業選址不宜過于集中。經常關注城市大氣變化的情況,及時預報風向,以使企業可以根據天氣變化及時作出調整,避免污染物危害居民健康。
2.2 發展新型能源,推廣節能減排理念
目前,我國廣泛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而煤炭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治理大氣污染要采用防治結合的手段,一方面要推廣天然氣、液化氣以及煤氣的使用,減少煤炭燃燒,進而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放新能源、運用新技術,如以氫氣代替燃煤、以環保、無污染的燃料代替汽油使汽車工作、以太陽能等新能源代替煤炭發電等等。
此外,北方城市冬季應采用集中供熱方式,以節能減排。居民采暖使用的生活爐灶會造成大量的煙氣排放,污染嚴重。因此,需要集中設立大規模的熱電廠、供熱站,采用集中供熱、熱電聯產的方式取代居民分散供熱,這樣不僅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還節約了能源、提高了資源使用率。
2.3 呼吁植樹造林,利用生物自凈
植物不僅可以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阻止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吸收有害氣體、阻滯塵土、消滅細菌。甚至有些植物對于部分污染物比較敏感,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我們應該廣泛植樹造林,充分利用植物的凈化作用來消除部分污染物、減少排放入大氣層中的污染物數量,以防止大氣污染的繼續擴大。
3 結語
潔凈、清新的空氣是我們的生命賴以生存的必需因素,低碳環保、節能減排已然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口號,防治大氣污染、“恢復蔚藍天空”成為需要人類共同面對的長遠任務。治理環境、防治大氣污染僅依靠不斷開發治理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治標需治本,防治大氣污染需從污染源頭做起,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要從改進產品的生產工藝出發,大力加強生產管理,采用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防治結合的辦法來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參考文獻:
[1]郝冉,李輝,孫麗梅.大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3(10).
[2]黃忠學,陳寶艷.淺談大氣污染的危害和防治[J].生態與環境,20129(6).
[3]王力.大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0(8).
[4]曹穎慧.大氣污染的危害和防治[J].新教師導學,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