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燁
大連市工商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根據全國工商聯和遼寧省工商聯關于加強基層商會組織建設的要求,經過五年多的不懈努力,在大連全市152家鄉鎮街道都建立了基層商會。至此,大連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鄉鎮街道商會組織建設和工作開展的“雙覆蓋”(即在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建立健全商會組織,實現“一街(鄉鎮)一會”的商會組織建設全覆蓋;所有鄉鎮、街道基層商會組織完善、制度健全、條件齊備,能有效開展工作,實現工作上的全覆蓋)。由此產生的“匯聚效應”已日漸凸顯。
規范建設:一街一商會
在鄉鎮街道建立基層商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不斷提升發展能力、質量和速度,繼而直接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008年、2010年,大連市工商聯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工商聯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區(市)縣工商聯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全市鄉鎮街道商會建設提出要求。2012年,大連市工商聯又專門下發了《關于建立健全鄉鎮街道商會組織并充分發揮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實現全市鄉鎮、街道商會組織建設和工作開展“雙覆蓋”的目標和要求。并借普灣新區炮臺街道商會成立之機,召開了由基層組織建設相對薄弱的區市工商聯主席和普灣新區所有鄉鎮街道分管經濟工作的領導參加的工作推動會,從組織上有力保證了鄉鎮街道商會建設的順利進行。
要規范基層商會建設,首先就必須抓住重點。大連全市各區市縣基層商會建設發展處于相對不平衡狀態,中山區、西崗區、旅順口區、金州區、長??h等已基本實現了街道鄉鎮商會全覆蓋;部分區市縣的商會建設則相對困難一些。大連市工商聯領導班子經調研后決定,總結原有基層商會工作經驗,抓好重點地區商會建設,最后實現鄉鎮街道商會全鋪開。
2010年,在大連市工商聯的支持下,沙河口區工商聯結合區工商聯換屆和轄區街道商會的實際情況,積極爭取以區委文件形式下發《建立健全街道商會的實施意見》,新組建5家街道商會,并對原有4家工作開展不利的商會也進行了重組,從而實現了沙河口區街道商會的全覆蓋,激活了基層商會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的經濟發展;瓦房店市工商聯則在當地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以市委的名義專門就建立健全鄉鎮街道商會下發意見,歷經一年時間,已經實現了轄區30個鄉鎮街道商會組織的全覆蓋。到2013年初,大連全市已基本形成“一街(鄉鎮)一商會”的全新格局。
特色創新:商會品牌化
在實現“雙覆蓋”的過程中,大連市工商聯非常注重創新工作,積極鼓勵區縣根據不同地區特點打造特色商會。
沙河口區工商聯結合地區實際,啟動了特色商會創建活動,初步形成了轄區街道商會“一會一品牌”的良好局面;瓦房店市工商聯扎實推進基層商會規范化建設,為30個基層商會統一訂制了“二薄一冊一牌”,制定了《基層商會工作考核實施意見》,對商會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同時,為加強對商會的針對性指導和服務,根據區域位置將30個基層商會劃分為4個片區,定期分片召開基層商會工作會和商會秘書長聯席會,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莊河市工商聯提出“六好”商會建設目標,使商會建設更加制度化、規范化;中山區工商聯完成了轄區內8家街道商會的換屆工作,實現了商會會長全部由企業家擔任的新突破,帶動了商會會員企業的健康發展。
在服務創新方面,大連市工商聯也加大了監督扶持力度。全市鄉鎮街道商會陸續成立后,認真貫徹落實市區兩級工商聯組織的要求,圍繞鄉鎮街道黨委的中心工作積極作為,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商會工作的新思路,創新服務新內容,不斷擴大商會的影響力、凝聚力,為地區的經濟發展服務。
中山區人民路街道商會,從服務立會入手,開創“保姆”式、“紅娘”式、“規范”式三種商會服務模式,將商會建成了會員之家、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窗口和企業實現發展的平臺,在區域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西崗區日新街道商會,注重商會的全面建設,在服務經濟中心、積極參政議政、促進社會進步和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都有新舉措、新作為;沙河口區中山公園街道商會著力打造“商會+支部”模式,充分商會黨支部的核心引領作用,圍繞“兩個健康”,積極開展創建特色商會活動;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商會抓住大連灣臨海裝備制造業聚集區被遼寧省納入沿海經濟帶重點區域的有利時機,積極搭建投融資、自主創新、交流合作和教育培訓等經濟服務平臺,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旅順開發區商會注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引導會員廣泛參與地區政治和社會生活,參與光彩事業、感恩行動,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普灣新區炮臺街道商會高起點、高標準抓好商會的起步上路,商會一成立就有一支數量多、企業規模和影響力大的會員隊伍(120人),很快就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莊河市10余家鄉鎮商會向會員企業推廣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項目50多項,獲得科技扶持資金2000多萬元,年增加經濟效益2億多元;長??h海洋鄉商會雖然會員產業比較單一,但服務內容、方式卻很豐富、靈活,在促進漁民增收,構建和諧海島上實現了積極作為。
凸顯效應:讓“家”更有作為
鄉鎮街道商會是中國商會組織中最基層的一級單位。這個以中小企業家為主的組織,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產生著一個“1加1大于2”的匯聚效應。當中小企業家無法通過自己的力量走出區域謀求發展的時候,鄉鎮街道商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抱團的平臺。同時,鄉鎮街道一級商會的建立也有助于區域間的商業競爭變得更加有序。
目前,大連市各區市縣財政的85%以上由非公有制企業創造,鄉鎮街道100%的企業都是非公有制企業。基層商會組織的成立既適應新形勢發展,完善了工商聯基層組織體系,又為全市非公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搭建了一個聯誼交流、抱團發展的平臺。作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企業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事實證明,只有懂得義利兼顧、德行并重、感恩和回報社會的企業家,才能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更大的信任,企業也發展得更好更快。近年來,大連全市鄉鎮街道商會緊緊圍繞地區優勢,努力打造特色服務。從近期全市鄉鎮街道商會的運行情況看,商會作為一個“家”的引領作用和匯聚效應越來越突出,能夠通過加強宣傳、營造氛圍,使企業和企業家的個體行動變成群體行為,讓企業家在構建地區和諧穩定中更有影響、更有作為。
商會建設工作是一個動態發展、不斷創新的過程?;鶎由虝卩l鎮街道區域經濟發展中要真正發揮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隨著新一輪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將起決定性作用,基層商會組織如何適應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真正走向市場,還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各級工商聯切實加強指導和服務,不斷在創新指導方法、增強服務實效上下功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