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黃麗
摘 要:從封建禮教和周圍“看客”的冷漠和麻木無情兩個方面來分析祥林嫂的悲劇性,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性。
關鍵詞:悲劇;封建禮教;看客
魯迅是我國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民族精神的杰出體現者和現代先進意識的代表者,他的思想對中國現代民族精神發生著深遠的影響。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塑造了為數不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而祥林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之一。分析祥林嫂的悲劇性,對了解生活在封建社會里的婦女地位是有幫助的。歷來對祥林嫂的悲劇性說法很多,筆者從兩個方面做簡單的探討。
一、封建禮教的壓迫
魯迅曾說過“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人民群眾的命運極為悲慘。他們實際所經歷的不過是兩種時代: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他在文章中所塑造的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想做奴隸而不得的人、暫時做穩了奴隸的人,而《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一個典型的想做奴隸而不得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一個勤勞、質樸的農村婦女,與中國廣大勞苦大眾一樣,她有著極其悲慘的人生經歷。祥林嫂是一個喪子的寡婦,她先是嫁給了比自己小十歲的祥林,沒過幾年丈夫死了,她來到了魯鎮魯四老爺家當傭人。她很能干,干起活來不知疲倦。“她整天地做,似乎閑著就無聊”“做工不懈,食物不論,力氣不惜”“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魯四老爺家沒再添人。雖然她的工作很是繁重,但是她很滿足,“口角邊漸漸地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說明她在魯四老爺家生活得較為舒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她在婆家過得很不好。然而不久,她的婆婆為了籌集小叔子的彩禮,把她劫回家去,強嫁給山里人賀老六。在她所處的那個社會環境中,再嫁是很可恥的,因為一個賢德的女子就要堅守貞操,從一而終,所以她進行了激烈的反抗,頭上都碰出了一個大窟窿。命運之神并沒有眷顧她,當她在山里平靜地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她的丈夫又死了,她再一次成為寡婦。這對一個女子來說可是很重的打擊,她賴以生存的可以依靠的天塌了。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觀念中,她還是有所依靠的,因為她有兒子。可是很不幸的是兒子二毛被狼叼去了,上天連她最后的一個依靠都剝奪了。她在家中無依無靠,代表封建族權的大伯前來收房,她無路可走,生活再次陷入了危機。無奈之下,她再次來到了魯鎮魯四老爺家,繼續當傭人。二次喪夫,加上失去兒子,她的不幸可謂是達到了極點,這種不幸不管是誰都會受不了的,可是她在人們眼中是不祥到了極點。再次回到魯鎮的祥林嫂的待遇可不如從前,平時的活她是可以幫忙的,但是像祭祀祖先這種大事,祥林嫂是絕對不能沾手的,因為她不干不凈,祖先是不會吃她動過的東西的。這在無形之中給祥林嫂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而周圍人的態度是冷冷的。對祥林嫂這種被命運拋棄的人,人們給予她的不是同情和憐憫,而是冷漠和唾棄。祥林嫂在封建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的壓迫下艱難地生存。其實她的追求很簡單,就是能當奴隸、當好奴隸。可是她連這個卑微的愿望都很難實現,她在年底祝福聲中卑賤地死去。“祥林嫂是被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四條繩索絞死的。”在重重壓迫下的中國勞動婦女,尤其是寡婦,尤其是再嫁的寡婦、失子的寡婦,在社會上已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二、周圍看客的冷漠,麻木和無情
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到“幻燈片”事件:上課時播放教學片,播映片子是有一個中國人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照例槍斃,而圍著看的卻是一群中國人,一陣陣地喝彩,一陣陣地歡呼萬歲。這種場面震撼了魯迅的靈魂,使他改變了原先醫學救國的想法,走向文學救國,拯救國人靈魂的道路。從此國民之“看客”心理在魯迅先生的潛意識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以后的各時期作品中都有對看客的描寫。《藥》中夏瑜被斬首時,周圍圍觀的人們“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阿Q正傳》中有一大群看客,張著嘴,在很知足的欣賞阿Q被砍頭的場面。魯迅曾說過中國的群眾永遠是戲劇的看客,而“看客心理”正是國民劣根性的集中體現,所以對看客心理的描寫成了魯迅小說揭示國民性劣根性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祝福》中的魯四老爺、四嬸、柳媽以及鎮上的人們、衛老婆子等都是一大群看客。
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堅決捍衛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家幫工,魯四老爺就皺起了眉頭,分明討厭她是個寡婦,后來祥林嫂再嫁回來,魯四老爺不能容忍,祝福時不讓她沾手,死后還罵她是謬種。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封建禮教的化身。
最可悲的是,在這群看客中不僅有魯四老爺這樣的封建衛道士,也有和祥林嫂一樣的勞動婦女,如柳媽。在祥林嫂反復訴說兒子二毛的死時,剛開始她周圍的那些愚昧冷漠的看客從中得到了滿足,并且眼角掛著自我表演的眼淚離開了。在柳媽對祥林嫂的故事失去興趣的時候,柳媽將她的注意力轉移到祥林嫂額頭的傷疤上。她對祥林嫂喪夫再嫁時因反抗而留下的疤痕采取譏諷,奚落的態度,并且還帶著幾分詭秘,告訴祥林嫂當她死后她的兩個死鬼男人會把她鋸成兩半。看著極度恐慌的祥林嫂,她的心理也許還有幾分快意,她把玩味別人的苦痛作為自己的享樂。最終祥林嫂在這樣的譏諷、嘲笑中,越來越痛苦,越來越茫然,越來越沉默。當然柳媽頭腦中的封建迷信是反動統治階級的愚民政策造成的。柳媽中了毒又去害人,反映出下層社會的不幸,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殘酷和罪惡。
從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權、族權、神權、夫權這四條繩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而周圍看客的冷漠、無情和麻木則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幫兇。所以說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性。
(甘肅省通渭縣榜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