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近期,市場對于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銀行業的沖擊討論甚多,各方給出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事實上,金融領域是比較晚受到互聯網沖擊的行業。直到去年余額寶出現,才有了真正意義的互聯網金融。而零售行業則是受到互聯網沖擊最早、且最為直接的行業。研究零售行業應對互聯網沖擊的策略與出路,或許能夠為我們分析傳統銀行業的轉型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零售企業轉型模式之一:蘇寧模式
蘇寧是傳統零售行業的巨頭之一,也是積極轉型互聯網的一個案例。自2004年登陸中小板以來,蘇寧依靠網點擴張一直保持著快速的成長。而在2008年之后,電商逐漸滲透到家電領域,以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在家電電商領域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讓蘇寧感受到了危機。盡管早在2005年,蘇寧就退出了網上商城,但在2007年以來,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2009年,蘇寧商城全線改版升級并更名為蘇寧易購,標志著蘇寧正式進軍電商領域。
2013年2月,蘇寧電器公告,基于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全品類經營、開放平臺服務的業務形態,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云商。
盡管在電商領域,蘇寧云商市場份額遠低于京東,且巨大的成本投入令蘇寧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但基于線下的優勢,蘇寧云商在2013年實現1052.92億元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而京東2013年營收則為693億元。
蘇寧為傳統零售企業探索出一種轉型模式,就是自建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積極投入到競爭之中。
不過,并非所有的零售企業都具備蘇寧這樣的實力,蘇寧模式只適合于那些全國布局、超大型的零售企業。
零售企業轉型模式之二:銀泰模式
對于多數零售企業而言,與其自建電商平臺,投入到激烈的競爭之中,不如選擇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借助互聯網企業在線上的優勢,實現雙贏。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銀泰商業。
今年3月,阿里巴巴與銀泰商業集團共同宣布,阿里巴巴將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阿里和銀泰的合作將主要在三個方面,阿里與銀泰將全面打通會員體系、支付體系,同時將實現商品體系對接。在此基礎上,雙方將構建一套打通線上線下商業的基礎體系,實現線上線下的商品交易、會員營銷及會員服務無縫聯通。這套體系將對全社會開放,為所有的線下各大商業集團、零售品牌及零售商服務。
類似的模式還有海王星辰。作為醫藥商業連鎖巨頭,海王星辰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試水O2O。
傳統銀行的兩種轉型模式
類比零售企業應對互聯網沖擊的兩種模式,傳統金融機構同樣可以借鑒和效仿,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
中國平安更類似于蘇寧模式。對于大型金融機構而言,擁有龐大的客戶數據庫,完全可以自建互聯網金融平臺。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國平安。
2014年6月24日,中國平安在其深圳年度策略開放日上,宣講了其“科技引領綜合金融戰略”。中國平安稱,一方面將持續深化綜合金融,主業超越市場,推動交叉銷售;另一方面繼續科技引領金融,金融服務生活,探索互聯網+綜合金融的模式。
按照中國平安的商業模式,是金融超市加客戶遷徙。形式是金融超市,動作是客戶遷徙。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金融超市,可以為客戶提供簡單快捷的購買途徑;中國平安在這一過程中成為客戶資產的管家和理財助手。通過提高客戶產品數,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使客戶和利潤結構更加穩定;同時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對于客戶風險的識別程度。客戶遷徙,一是保險業務客戶遷徙到銀行業務;二是保險業務客戶遷徙到財富管理;三是銀行和財富管理反哺保險業;四是通過非傳統業務,將全新的客戶導入中國平安的傳統金融業務中。
興業銀行則更類似于銀泰模式。興業銀行選擇與互聯網企業進行戰略合作,融入到互聯網金融浪潮之中。
6月12日,興業銀行公告稱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業務合作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互聯網金融創新合作、大數據合作和產品營銷合作等。
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認為,興業銀行與百度的合作有四大亮點:一是排他性,百度指定興業銀行作為其在銀行業唯一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二是務實性,擺脫口號式形式化宣傳,上升到商業模式化運作;三是深度性,切入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深入至大數據挖掘;四是重視度,預計興業銀行將在銀行業第一家設立互聯網金融委員會,將互聯網金融發展上升到戰略高度,確保合作扎實落實。
我們認為,與其他傳統行業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的一個最大不同點是,在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中,銀行并不處于劣勢,這是由銀行龐大的體量和相對寡頭壟斷的地位所決定的。
當然,戰略只是基礎,只是成功轉型的前提。無論是平安還是興業,轉型的道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不管如何,在互聯網金融浪潮中,傳統金融機構的未來不會是困頓的,而是注定充滿了亮點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