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超 李裕超 張加銀(山東晉煤明水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明泉化肥廠 山東章丘250200)
氨合成工藝中液氨球罐產生的弛放氣中含有大量的氣氨,為了有效回收此部分氣氨,目前一般采用2種方法:①采用成套無動力氨回收裝置,大部分甚至全部氨被分離后以液氨形式回收利用;②采用降溫冷凝分離液氨和加軟水吸收成氨水后回收利用。第1種方法由于經氨回收工序后弛放氣壓力大幅降低,無法達到提氫工序的壓力指標,從而使其中的有效氫無法分離回收,只能送吹風氣燃燒;而第2種方法的弛放氣壓力降低很少,能達到提氫工序要求。為了能有效利用弛放氣中的有效氫,山東晉煤明水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明泉化肥廠(以下簡稱明泉化肥廠)采用無動力氨回收塔(Φ800 mm×980 mm)和洗氨塔回收氨。由于明泉化肥廠所用的無動力氨回收塔冷凝溫度只能達- 10 ℃左右,無動力氨回收塔出口弛放氣中仍含有約17%(體積分數)的氣氨,此部分氨只能通過洗氨塔吸收制成氨水回收利用。
400 kt/a尿素裝置等量搬遷項目投運后,新增的Φ2 500 mm合成系統的液氨球罐弛放氣氨回收仍使用原有的Φ2 000 mm合成系統的無動力氨回收塔,致使該無動力氨回收塔氨回收負荷相應增大;同時,由于無動力氨回收塔已投運6年,設備的冷卻、分離效果下降。經前期調整,采用增大加氨量來降低弛放氣溫度、提高氣氨冷凝率的方案,但效果不明顯。經查閱相關資料,對系統的工藝和生產運行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反復論證后,明泉化肥廠于2014年4月對弛放氣氨回收工藝進行了優化改造,采取了合理的操作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液氨球罐弛放氣通過合成提氫壓力自動調節閥后壓力穩定在2.3~2.5 MPa,在此壓力下氣體先進入弛放氣氨回收塔,利用液氨減壓蒸發所吸收的汽化潛熱冷卻氣體,氣體降溫后部分氨冷凝分離,蒸發后的氣氨去冰機入口回收。
(2)新增1臺Φ800 mm×980 mm無動力氨回收塔,與現有的Φ2 000 mm合成系統氨回收塔串聯組合,形成兩級氨冷,從而增大換熱面積并擴大最終進出口換熱溫差,提高換熱效率;同時,增大分離空間,以利于分離弛放氣中的液氨。
新增無動力氨回收塔后形成了兩級氨冷,二級氨冷蒸發的氣氨由冰機系統原1#冰機吸入并加壓后送冰機出口氣氨總管。弛放氣經兩級氨冷后,溫度大幅下降,提高了液氨分離效果,增加了液氨產量,降低了尿素工段氨水解吸的蒸汽消耗。
將新增無動力氨回收塔出口弛放氣的溫度調整為(- 25±5) ℃,二級氨冷氣氨的出口壓力調整為約0.1 MPa,塔底部液位控制在25%~35%。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調整,從整體上提高了冷凝效率和分離效果,為液氨快速分離和產出提供了工藝保證。改造前、后工藝參數對比見表1。
表1改造前、后工藝參數對比

改造后的優點:①減輕了原無動力氨回收塔的氨回收負荷,延長了其使用壽命;②由于氨回收量增大,經兩塔后的弛放氣氣量減少,系統壓力降低,安全系數增大;③塔后弛放氣中氨含量大幅下降,減輕了下游洗氨塔的洗氨回收負荷,減少了軟水用量;④冷凝液氨量增加,減少了氨水量,從而大大降低了氨水解吸所需的蒸汽量。
不足之處:①加液氨管道為DN 15 mm,管徑過細導致自調閥調節不靈敏,操作難度大;②1#冰機功率相對較大,只能輕負荷運行,能耗比增大;③1#冰機投運后,無法作為第2備用機;④冷凝溫度過低,不利于設備和管道使用壽命的延長,同時因二級氨冷氣氨的出口壓力為0.14~0.16 MPa,比較接近0.10 MPa,容易形成負壓。
(1)嚴禁二級氨冷氣氨出口壓力<0.10 MPa。因為一旦低于此壓力,二級氨冷氣氨出口管內就會形成負壓,如果管道密封性不好,容易竄入空氣而引發事故。
(2)由于加氨管線和分離出的液氨管線并聯,因此應控制好氨回收塔底部冷凝液氨液位。若液位過低,弛放氣會竄入加液氨管線,造成加氨管線壓力升高;若液位過高,塔出口弛放氣中氨含量又會增加,故應按指標嚴格控制。
(3)由于二級氨冷氣氨直接并入1#冰機氣氨進口管閥后,為防止氨液分離器長期冷凝積液,應每小時對氨液分離器進行檢查,發現積液,及時排放。
(4)由于二級氨冷氣氨出口壓力低于原冰機氣氨總管壓力,而1#冰機出口壓力未變,導致1#冰機壓縮比增大,冰機能效比相應降低。應調整好蒸發冷溫度,盡量降低冰機出口壓力,減小壓縮比。
通過此次改造,氨回收塔冷凝溫度大大降低,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提氫工段液氨的分離量不高的問題,增加了液氨產量,保證了氨回收工藝部分的氣體成分。扣除開冰機的電耗和管理費用,年綜合效益增加近百萬元,1年即可收回成本,經濟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