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濤,豆 旺
(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500)
20世紀初,企業的發展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動力,但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卻對社會產生負效應,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負效應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也應運而生,內涵不斷豐富,重視程度也不斷上升[1]。實務界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已經從最初的:“該不該做”發展到“怎么做”的階段,并且涉及的領域越來越細致具體,相比之下,理論界所構建的體系還只是一個美好的設想,理論看似完整,但缺乏機制保障[2]。過去的幾年,發生的一連串重大的企業社會責任事故歷歷在目,頻繁發生的事故震撼我們的心靈,集中反映了我國社會責任研究理論與現實脫節,理論不能有效的指導實踐。
頻發的責任事故,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的缺失,二是政府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監管不足。對于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政府監管的互動關系,學者們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探討,得到很多有意義的結論,文章將采用一種新的方法即進化博弈論的方法,來分析和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和政府監管之間博弈關系。
在傳統博弈論中,一般都假定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但現實的經濟環境與博弈問題本身的復雜性所導致的參與人的完全理性很難實現的。作為管理學研究方法的一次創新,進化博弈論否定了傳統博弈理論理性人的假設,運用有限理性人假設解釋博弈主體對策略的選擇,用群體來代替個體作為局中人[3]。利用動態分析方法把影響參與人行為的各種因素納入其模型之中,并以系統論的觀點來考察群體行為的演化趨勢,能夠獲得比傳統理論更準確的結果,更加現實地解釋管理學現象。目前,國外進化博弈論在生物學、社會學和經濟學上都有很好的應用,并取得很多有意義的成果[4]。
進化博弈論模型包含兩個基本的概念:進化穩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和復制動態方程。進化穩定策略是一個占優策略,群體中的大部分成員都會選擇這個策略。復制動態方程可用微分方程=x[u(n,r)-u(r,r)]來表示,其中,nn表示不同的策略,xn表示群體中采取策略n的比例,u(n,r)表示采取策略n的期望收益,u(r,r)表示群體的平均收益。這是用來描述一個特定策略在一個群體中被采納比例的動態微分方程[5,6]。
參與者及策略行為選擇:研究有兩個參與者的情況,即有博弈參與者A與B,那么其對應的策略為Ai與Bj(i,j=1,2)。參與者A采用A1策略和A2策略的比例用策略向量來表示:

其中xi表示A中采用Ai策略參與者的比例;同上可以得出B的策略向量:

其中yj表示B中采用Bj策略參與者的比例。
博弈參與者A與B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并在相互影響下,會有不同的收益,博弈參與者A的收益矩陣E:

其中eij表示在B采用策略Bj的情況下,A采用Ai策略的收益;同理可得B的收益矩陣H:

其中,hij表示在A采用策略Ai的情況下,B采用Bj策略的收益。
博弈參與者A的策略選擇Ai策略的適應度函數為fi(Y)=(EY),依據進化理論,適者生存的優勢體現在·的增加i上,即采用策略i的博弈參與者比例增加了,因此我們定義=Ai的適應度-平均適應度,即F(x)==xi((EY)i-XTEY)。

文章模型的參與主體為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兩方,企業的策略選擇有履行社會責任、不履行社會責任;政府監管部門的策略選擇有監管、不監管。為了分析方便,假設博弈的收益矩陣為表1所示。
其中,政府作為公共管理部門,其監管成本為C,政府監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其職責所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會增加政府的收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為R,不履行社會責任將會獲得R1的收益,但是一旦被監管部門查處,將會受到R2的懲罰,罰款歸政府所有;如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政府用于治理由于企業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產生的社會問題的成本為M,如治理污染的費用。

表1 收益矩陣
設政府監管部門采取監管策略的概率是x,那么采取不監管的概率就是1-x;企業采取履行社會責任策略的概率為y,那么采取不履行社會責任的概率為1-y。
政府監管部門監管與不監管的期望收益和群體平均收益分別為:U1Y、U1N、

企業選擇履行與不履行社會責任的期望收益及群體平均收益分別為:U2Y、U2N、

復制動態方程為:

對R2-C的兩種不同情況進行分析:

復制動態方程為:


圖2 企業群體復制動態相位圖
將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群體之間的復制動態關系繪制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如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對于初始狀態x和y來說,有四個區域,即:

圖3 兩群體進化博弈復制動態和策略穩定性
①當初始狀態落在A區域時,對照相位圖可以發現,政府監管部門選擇不監管策略、企業群體選擇不履行社會責任策略占優,即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監管和企業群體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的策略在兩個群體中的比例會逐漸下降,該博弈收斂于(x=0,y=0)。②當初始狀態落在B區域時,對照相位圖可以發現,政府監管部門選擇不監管策略的收益會增加,企業群體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的策略收益會增加,該博弈收斂于(x=0,y=1)。此時的策略可以證明是進化穩定策略(E S S)。③當初始狀態落在C區域時,對照相位圖可以發現,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監管策略的收益增加,企業群體選擇不履行社會責任策略的收益增加,該博弈收斂于(x=0,y=1)。④當初始狀態落在D區域時,對照相位圖可以發現,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監管策略的收益增加,企業群體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策略的收益增加,即政府監管部門選擇不監管策略和企業群體選擇不履行社會責任策略的比例在兩個群體中的會逐漸下降,即博弈該博弈收斂于(x=1,y=1)。
該模型中不同的參數取值范圍,博弈雙方有不同的進化穩定性策略。政府監管部門作為政府常設機構,其基本職能之一就是監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履行監管職能和不履行監管職能的成本差異很小,即C的值很小。企業如果不履行社會責任,政府往往對其開出巨額罰單,有的企業可能因此破產,得不償失,因此設定,。
對于一個由微分方程系統描述的群體動態,其均衡點的穩定性是由該系統得到的Jacobi矩陣的局部穩定分析得到的。下面就利用這樣方法,來研究此模型中各博弈方的策略選擇,系統的Jacobi矩陣為:

由上述分析我們可知復制動態方程組的不動點為:


不穩定;只有(x,y)=(0,1),是進化穩定策略(E S S)。
通過以上研究表明:政府部門監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能的比例越高,企業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的比例就越大,直到慢慢增大到1;反之,當政府監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能的比例降到一定的數值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比例會慢慢減小到0。當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所負擔的罰金比其不履行社會責任的收益大,且罰金比政府監管部門的成本大的時候,企業將傾向于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罰金比例的越高,企業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的比例越高;隨著罰金的增加,企業選擇履行社會責任的比例增大,政府管理部門選擇監管策略的比例降低。無論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政府都選擇監管策略,是一種進化穩定狀態,達到此模型的最優。
一是加大懲罰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力度,建立健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規章制度,如果違反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懲罰力度要有足夠的震懾力,讓企業認識到那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要做到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
二是加大政府的監管力度,無論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政府都要嚴格履行其監管責任,以達到一種穩定的均衡狀態。從一些社會責任事件的調查結果看,地方保護主義、政府主管部門存在腐敗是社會責任事件高發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強政府部門廉政建設,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法制化、制度化,并推出企業社會責任執行標準,嚴格落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三是在全社會樹立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的廣泛共識。普及企業社會責任宣傳,讓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所有者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大意義,全民參與推進和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這樣才能促使企業真正認識到,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否則就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受到全社會的道德譴責。要促使企業形成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風尚。
四是加強輿論監督,形成多渠道的社會監督體系。社會各方,包括新聞媒體、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特別是主流權威媒體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擔負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輿論引導和監督的責任,同時也要發揮公眾作為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作用,利用博客、網站論壇等方式監督、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形成立體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社會監督體系。
進化博弈論結合了博弈論和動態演化過程,不要求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也不要求完全信息的條件,它強調的是一種動態均衡。進化博弈論更加貼近真實經濟生活,博弈結論更準確,它目前已經成為進化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析手段,并逐漸發展成一個經濟學新領域。文章通過構建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的進化博弈模型,揭示了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的博弈特征,對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的復制動態方程及其進化穩定策略進行了分析,得出復制動態方程及進化穩定策略。在此基礎上,指出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應以雙方的長遠利益為目標決定其策略的選擇,一般是根據不同的策略給博弈各方帶來的滿意度不同進行選擇,并且這種選擇是動態的,是博弈各方在長期相互模仿、學習及調整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能抗拒微小干擾的穩定策略,最終這個策略會使博弈各方的滿意度達到最大化。政府監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能的比例和企業選擇履行社會責任比例是正相關的,無論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政府都選擇監管策略,這種策略達到了模型的最優。最后,在加大對企業的懲罰和監管力度、樹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共識、加強輿論監督四個方面,提出改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對策建議,相信在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下,企業的社會責任肯定會向健康有效的方向發展。
博弈模型達到穩定狀態是需要時間的,此模型不能給出達到穩定狀態所需要的時間,另外,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之間博弈必然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這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 Dirk M.Crane A,Chapple W.Behind the mask: revealing the true face ofcorporate citizenship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5(1/2).
[2] 高展,金潤圭.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研究與拓展 [J].企業經濟,2012(9).
[3] 劉振彪.企業家創新投資決策的進化博弈分析 [J].管理工程學報,2005(1):56-59.
[4] Friedman D. On Economic Application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8(8):15-43.
[5] 小約瑟夫·哈林頓.哈林頓博弈論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306-309.
[6] Friedman. Evolutionary.Games in Economics [J].Econometric,1991,59(3):637-666.
[7] Weibull JW.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M].Boston MIT Press,1998.
[8] 張澤麟等.標準設定動因下企業R D聯盟的進化博弈分析 [J].軟科學,2011(1):20-25.
[9] Mayanard S J. Evolutionary and the Theory of Games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0] Erwin A,Alex P. On the stability of evolutionary dynamics in games withincomplete informatio [J].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2009,58.
[11] Clark Robinson.動力系統導論 [M].韓茂安,邢業明,畢平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12] 許巖等.基于隨機演化博弈的戰略聯盟穩定性分析和仿真 [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5):920-926.
[13] 周涵琛.證券市場上與上市公司財務信息非對稱進化博弈 [J].統計與決策,2011(13):63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