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霞等
摘要:以花葉玉簪(Hosta plantaginea)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統計組培苗的生根數與根長,結果表明,最適合花葉玉簪快速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是1/2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基質4 g/L+糖30 g/L,可為大面積生產花葉玉簪提供依據。
關鍵詞:花葉玉簪;組織培養;快速生根;適宜培養基
中圖分類號: S682.1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4-0126-01
收稿日期:2013-08-23
基金項目: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2013年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
作者簡介:張成霞(1974—),女,青海樂都人,博士,副教授,從事園林植物與草業科學教學與科研工作。E-mail:chengxia0211@163.com。花葉玉簪(Hosta plantaginea)別稱波葉玉簪,為多年生宿根花卉,是百合科玉簪屬著名觀葉植物玉簪的變種,不僅具有玉簪的優良特性,而且葉片色澤鮮明,復色葉面彩條清晰,葉脈脈絡明顯,生長季節葉面始終保持綠、黃、白3種顏色,是優良的綠化植物[1-2]?;ㄈ~玉簪耐寒、怕強光直射,是園林綠化的優良品種。采用分株法繁殖花葉玉簪增殖率較低[3-5],引進種苗價格很高[6-7]。采用組織培養快速生根繁殖可以解決上述難題,花葉玉簪基本沒有發現變異,保留著原來的花葉特征,在短期內獲得了數以萬計的組培苗。筆者以花葉玉簪繼代組培苗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旨在為大面積生產花葉玉簪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花葉玉簪繼代產生的無菌健壯組培苗。
1.2方法
在超凈工作臺上,選取生長健壯的長約6 cm的組培苗,清洗干凈根部,單株分開,接種于加不同濃度NAA與活性炭的1/2MS培養基中(表1),然后置于(25±1) ℃、光照強度為 2 000 lx、光照時間為12 h/d的培養箱內培養,并分別于試驗開始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統計花葉玉簪的生根數量與根長。每處理重復5次。
1.3數據分析
采用Statistical軟件分析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培養基、不同時間花葉玉簪生根數
由表2可知,花葉玉簪接種后第10天、第20天均在E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多,分別為7.6、30.6條;花葉玉簪接種后第10天、第20天均在A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少,分別為4.0、240條。花葉玉簪接種后第30天在E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多,達44.0條;其次是I培養基與H培養基,生根數分別為40.4、40.2條;生根數最少的是A培養基,生根數為34.4條。
3結論與討論
花葉玉簪通常采用無性繁殖的分株法,但此方法增殖率低。本研究以花葉玉簪繼代組培苗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統計組培苗的生根數與根長,結果表明,低濃度的NAA(0.5 mg/L)與活性炭(1.0 g/L)最適宜其快速生根,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8]。本研究表明,最適合花葉玉簪快速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是1/2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基質4 g/L+糖30 g/L。目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園林科技系的陽光溫室采用本方法進行花葉玉簪規模化生產,已成功產出幾十萬株小苗,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高福山. 觀葉植物的真嬌子——花葉玉簪[J]. 中國花卉盆景,1995(8):11,50.
[2]郝硯英,趙哀梅,王勇,等. 花葉玉簪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06,12(2):18-19.
[3]張向東,張曉虎. 玉簪的繁殖及栽培技術[J]. 林業實用技術,2006(1):39.
[4]王芳,沈嵐,朱宏芬,等. 玉簪組培規?;旆奔夹g研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08(5):30-31.
[5]徐剛,汪一婷,呂永平,等. 玉簪的組培快繁[J]. 中國花卉園藝,2008(22):15-17.
[6]吳國智,郝硯英,王勇,等. 花葉玉簪工廠化組培育苗技術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80-82.
[7]桑慶亮,陳春玲,黃周英,等. 花葉玉簪試管苗快速增殖與移栽[J]. 龍巖學院學報,2012,30(4):76-82.
[8]李錢魚,夏宜平. 花葉玉簪優新品種及其繁殖技術[J]. 中國花卉園藝,2003(19):31-33.endprint
摘要:以花葉玉簪(Hosta plantaginea)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統計組培苗的生根數與根長,結果表明,最適合花葉玉簪快速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是1/2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基質4 g/L+糖30 g/L,可為大面積生產花葉玉簪提供依據。
關鍵詞:花葉玉簪;組織培養;快速生根;適宜培養基
中圖分類號: S682.1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4-0126-01
收稿日期:2013-08-23
基金項目: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2013年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
作者簡介:張成霞(1974—),女,青海樂都人,博士,副教授,從事園林植物與草業科學教學與科研工作。E-mail:chengxia0211@163.com?;ㄈ~玉簪(Hosta plantaginea)別稱波葉玉簪,為多年生宿根花卉,是百合科玉簪屬著名觀葉植物玉簪的變種,不僅具有玉簪的優良特性,而且葉片色澤鮮明,復色葉面彩條清晰,葉脈脈絡明顯,生長季節葉面始終保持綠、黃、白3種顏色,是優良的綠化植物[1-2]。花葉玉簪耐寒、怕強光直射,是園林綠化的優良品種。采用分株法繁殖花葉玉簪增殖率較低[3-5],引進種苗價格很高[6-7]。采用組織培養快速生根繁殖可以解決上述難題,花葉玉簪基本沒有發現變異,保留著原來的花葉特征,在短期內獲得了數以萬計的組培苗。筆者以花葉玉簪繼代組培苗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旨在為大面積生產花葉玉簪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花葉玉簪繼代產生的無菌健壯組培苗。
1.2方法
在超凈工作臺上,選取生長健壯的長約6 cm的組培苗,清洗干凈根部,單株分開,接種于加不同濃度NAA與活性炭的1/2MS培養基中(表1),然后置于(25±1) ℃、光照強度為 2 000 lx、光照時間為12 h/d的培養箱內培養,并分別于試驗開始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統計花葉玉簪的生根數量與根長。每處理重復5次。
1.3數據分析
采用Statistical軟件分析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培養基、不同時間花葉玉簪生根數
由表2可知,花葉玉簪接種后第10天、第20天均在E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多,分別為7.6、30.6條;花葉玉簪接種后第10天、第20天均在A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少,分別為4.0、240條?;ㄈ~玉簪接種后第30天在E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多,達44.0條;其次是I培養基與H培養基,生根數分別為40.4、40.2條;生根數最少的是A培養基,生根數為34.4條。
3結論與討論
花葉玉簪通常采用無性繁殖的分株法,但此方法增殖率低。本研究以花葉玉簪繼代組培苗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統計組培苗的生根數與根長,結果表明,低濃度的NAA(0.5 mg/L)與活性炭(1.0 g/L)最適宜其快速生根,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8]。本研究表明,最適合花葉玉簪快速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是1/2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基質4 g/L+糖30 g/L。目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園林科技系的陽光溫室采用本方法進行花葉玉簪規?;a,已成功產出幾十萬株小苗,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高福山. 觀葉植物的真嬌子——花葉玉簪[J]. 中國花卉盆景,1995(8):11,50.
[2]郝硯英,趙哀梅,王勇,等. 花葉玉簪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06,12(2):18-19.
[3]張向東,張曉虎. 玉簪的繁殖及栽培技術[J]. 林業實用技術,2006(1):39.
[4]王芳,沈嵐,朱宏芬,等. 玉簪組培規模化快繁技術研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08(5):30-31.
[5]徐剛,汪一婷,呂永平,等. 玉簪的組培快繁[J]. 中國花卉園藝,2008(22):15-17.
[6]吳國智,郝硯英,王勇,等. 花葉玉簪工廠化組培育苗技術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80-82.
[7]桑慶亮,陳春玲,黃周英,等. 花葉玉簪試管苗快速增殖與移栽[J]. 龍巖學院學報,2012,30(4):76-82.
[8]李錢魚,夏宜平. 花葉玉簪優新品種及其繁殖技術[J]. 中國花卉園藝,2003(19):31-33.endprint
摘要:以花葉玉簪(Hosta plantaginea)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統計組培苗的生根數與根長,結果表明,最適合花葉玉簪快速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是1/2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基質4 g/L+糖30 g/L,可為大面積生產花葉玉簪提供依據。
關鍵詞:花葉玉簪;組織培養;快速生根;適宜培養基
中圖分類號: S682.1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4-0126-01
收稿日期:2013-08-23
基金項目: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2013年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
作者簡介:張成霞(1974—),女,青海樂都人,博士,副教授,從事園林植物與草業科學教學與科研工作。E-mail:chengxia0211@163.com?;ㄈ~玉簪(Hosta plantaginea)別稱波葉玉簪,為多年生宿根花卉,是百合科玉簪屬著名觀葉植物玉簪的變種,不僅具有玉簪的優良特性,而且葉片色澤鮮明,復色葉面彩條清晰,葉脈脈絡明顯,生長季節葉面始終保持綠、黃、白3種顏色,是優良的綠化植物[1-2]?;ㄈ~玉簪耐寒、怕強光直射,是園林綠化的優良品種。采用分株法繁殖花葉玉簪增殖率較低[3-5],引進種苗價格很高[6-7]。采用組織培養快速生根繁殖可以解決上述難題,花葉玉簪基本沒有發現變異,保留著原來的花葉特征,在短期內獲得了數以萬計的組培苗。筆者以花葉玉簪繼代組培苗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旨在為大面積生產花葉玉簪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花葉玉簪繼代產生的無菌健壯組培苗。
1.2方法
在超凈工作臺上,選取生長健壯的長約6 cm的組培苗,清洗干凈根部,單株分開,接種于加不同濃度NAA與活性炭的1/2MS培養基中(表1),然后置于(25±1) ℃、光照強度為 2 000 lx、光照時間為12 h/d的培養箱內培養,并分別于試驗開始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統計花葉玉簪的生根數量與根長。每處理重復5次。
1.3數據分析
采用Statistical軟件分析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培養基、不同時間花葉玉簪生根數
由表2可知,花葉玉簪接種后第10天、第20天均在E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多,分別為7.6、30.6條;花葉玉簪接種后第10天、第20天均在A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少,分別為4.0、240條?;ㄈ~玉簪接種后第30天在E培養基中生根數最多,達44.0條;其次是I培養基與H培養基,生根數分別為40.4、40.2條;生根數最少的是A培養基,生根數為34.4條。
3結論與討論
花葉玉簪通常采用無性繁殖的分株法,但此方法增殖率低。本研究以花葉玉簪繼代組培苗為材料,采用不同基質對其組培苗進行快速生根,統計組培苗的生根數與根長,結果表明,低濃度的NAA(0.5 mg/L)與活性炭(1.0 g/L)最適宜其快速生根,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8]。本研究表明,最適合花葉玉簪快速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是1/2MS+NAA 0.5 mg/L+活性炭1.0 g/L+基質4 g/L+糖30 g/L。目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園林科技系的陽光溫室采用本方法進行花葉玉簪規?;a,已成功產出幾十萬株小苗,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高福山. 觀葉植物的真嬌子——花葉玉簪[J]. 中國花卉盆景,1995(8):11,50.
[2]郝硯英,趙哀梅,王勇,等. 花葉玉簪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06,12(2):18-19.
[3]張向東,張曉虎. 玉簪的繁殖及栽培技術[J]. 林業實用技術,2006(1):39.
[4]王芳,沈嵐,朱宏芬,等. 玉簪組培規?;旆奔夹g研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08(5):30-31.
[5]徐剛,汪一婷,呂永平,等. 玉簪的組培快繁[J]. 中國花卉園藝,2008(22):15-17.
[6]吳國智,郝硯英,王勇,等. 花葉玉簪工廠化組培育苗技術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80-82.
[7]桑慶亮,陳春玲,黃周英,等. 花葉玉簪試管苗快速增殖與移栽[J]. 龍巖學院學報,2012,30(4):76-82.
[8]李錢魚,夏宜平. 花葉玉簪優新品種及其繁殖技術[J]. 中國花卉園藝,2003(19):3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