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嵐
摘 要: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其興起的滯后、市場的小眾化以及身份是形成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其表現大致包含在中國現代陶藝的綜合性、程式化和協作性三方面,其對中國現代陶藝形成重要的消極以及積極影響。
關鍵詞:中國現代陶藝;滯后性;現代藝術;表現;影響
1 引言
中國現代陶藝的起步晚于西方現代陶藝數十年,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后才逐漸成型,經歷了艱難的數十年發展歷程。盡管21世紀以后的中國現代陶藝在現代性表現上日益增強,與國際現代陶藝之間的差距也正在縮小,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現代陶藝仍然落后于國際先進現代陶藝。因此,中國現代陶藝就現階段而言仍然處在學習階段。一直在學習中的中國現代陶藝就必然需要引入以西方藝術為主流的國際現代藝術。從引入現代藝術的角度來看,中國現代陶藝明顯具有滯后性,而這種滯后性對于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及特征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2 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形成因素
從一開始,中國現代陶藝即落后于國際現代陶藝的發展步伐,可以說在多數時期與國際現代陶藝的發展連亦步亦趨地跟隨也難以達到。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現代陶藝引入了大量的包括西方現代陶藝在內的現代藝術元素。從總體上來說,其引入現代藝術往往處在滯后的狀態,這也使得中國現代陶藝長期無法與國際接軌。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特征使得中國現代陶藝長期陷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即在國內外均沒有得到普遍認可。這種滯后性的發展局面是由許多主客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首先,中國現代陶藝興起的滯后。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很長時間內,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界均難以接觸和引入現代藝術,這也使得其基本未受到現代藝術的影響,建國初期中國現代陶藝的萌生只是藝術院校極少數陶藝家的個人創新行為。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與歐、美、日等國家交往的恢復才使得中國陶瓷藝術家開始接觸到大量的現代藝術元素,才使得中國現代陶藝在小范圍內興起并逐漸成長起來。中國現代陶藝力量雖然茁壯成長,但直到現在,依然還不能夠達到與傳統陶瓷藝術力量分庭抗禮的程度,其引入現代藝術的眼界與能力顯然仍是有限的,還無力將國際現代藝術中積極的、先進的元素及時地引入到中國現代陶藝的創作中。
其次,中國現代陶藝市場的小眾化。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程度遠遠超越其他國家,這使得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在建國以后長期保持優勢地位,雖然受到現代陶藝的動搖,但其發展仍然是穩定和可持續的。特別是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也同樣引入大量現代藝術元素,積極地融匯中西,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形成新的傳統,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同。而與此相比,中國現代陶藝明顯處在小眾化的狀態,特別是由于在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消極因素,如:審美偏移、主題思想混亂、形式主義等等,再加上一些激進的言行,加劇了這種小眾化的市場氛圍。在這種情況下,促使不少中國現代陶藝家在引入具有時代感的國際現代藝術時非常謹慎,畏首畏尾,難以取舍,擔心引入失當而得不到公眾與市場的認同。
最后,中國現代陶藝家的身份。中國現代陶藝家的權威人士大多是高等院校的陶藝專業教授,掌握著中國現代陶藝的話語權和教育權。他們具有強烈的原創精神和民族精神,榮譽感、責任感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使他們不能隨意地、不假思索地將尚未經過時代洗禮的現代時尚理念引入到中國現代陶藝的創作當中。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中國現代陶藝的新銳力量也往往傾向于引入已經為時代所檢驗的成功的、積極的現代藝術理念與技法。
3 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表現
與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充滿自我突破、自我更新的強大活力所不同的是,姍姍來遲的中國現代陶藝存在著某些先天性不足,在現代與傳統間不斷徘徊,這樣的結果是既沒有真正突破傳統,也沒有真正引入現代藝術中代表時代趨勢的部分,在引入現代藝術時具有明顯的滯后性表現。
中國現代陶藝現象紛繁復雜,要從中辨識其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表現并非易事。綜合起來看,其滯后性表現大致包含在中國現代陶藝的綜合性、程式化和協作性三大方面。
從綜合性來看。中國現代陶藝呈現出明顯的綜合性特征,這種綜合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現代陶藝的豐富化,但也使得其承載量過大而成為發展的一種阻力。在不少中國現代陶藝家的作品中,各種元素幾乎無所不包,使作品往往成為雜燴湯。除卻中國傳統元素以外,世界各時期的藝術形式應有盡有,遠至古希臘、古羅馬藝術、中世紀藝、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近至現代及當代藝術,使得中國現代陶藝猶如世界藝術龐雜的大拼盤。而中國現代陶藝家大多并不能分清這些舶來藝術的時代性,甚至將一些在西方早已落后或淘汰的藝術理念與技法的當代現代藝術引入到作品當中,并津津樂道,從而在表面的豐富性外衣下透露出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特征。
從程式化來看。中國現代陶藝雖然總體上表現出對原創性的倡導,但部分現代陶藝家或受創意不足的影響,或受名利的趨動,沒有很好地去探索與研究現代藝術,并將其化為自身語言,而是熱衷于直接模仿借鑒其他中國及西方現代陶藝名家的作品,這樣做的結果是使中國現代陶藝中也出現了程式化的逆流,違背了現代陶藝的創作原則。而程式化的結果是使得某些現代陶藝語言與技法符號化,并牢牢地扎根于中國現代陶藝中成為一種僵化固定的格式。由此可見,程式化也是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滯后性的重要表現。
在西方現代陶藝先進國家,陶藝家通常要完成幾乎全部程序,從原料制備、成型、裝飾再到燒成。而在中國,能夠這樣做的現代陶藝家并不多,于是我們常常能看到在一些藝術瓷產區,一些現代陶藝家只提供創意而由工人來完成幾乎所有工序。而究其原因,這與中國悠久傳統陶瓷藝術發展中所延續下來的分工協作的歷史習慣密切相關。協作化使得陶藝家能夠在技藝并不純熟的情況下完成作品,但也帶來明顯的弊端,即工人們雖然可以照葫蘆畫瓢地在形式上完成作品,但并不能夠體現其精髓,尤其是無法真正體現出其中所包含的現代藝術理念,這種由協作化特點所帶來的作品形似神不似,也同樣是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滯后性的表現之一。endprint
4 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對中國現代陶藝發展的影響
中國現代陶藝雖然仍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并得到上層社會的肯定,但就目前而言并沒有在陶瓷藝術中占據主流地位,也沒有發揮出決定性影響,究其原因,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的影響是其關鍵因素之一。當然,這種滯后性影響也并非只有消極的一面,亦有其積極一面。
從消極方面來看,時代性不足是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對中國現代陶藝最顯著的影響。由于這種滯后性的存在,我們看到在中國現代陶藝中,仍存在不少缺乏現代審美感覺,不能代表時代發展方向的作品。(下轉第47頁)有的作品還沒有從其所依附的傳統陶瓷藝術中解脫出來。而有的作品則沒有反映出當代思想意識和文化精神;有的作品模仿抄襲、面目陳舊等等。這些作品雖然并不是中國現代陶藝的主流,但無疑影響了中國現代陶藝對時代精神的體現。
造成概念模糊也是其帶來的主要消極影響之一。由于一些中國現代陶藝家將并不現代的理念與技法當作現代藝術在作品中表現與運用,這主要是由于陶藝家個人藝術素養的問題,但由此在受眾中形成不少錯誤認識,將破殘、頹廢、笨拙視為現代陶藝的代表性作品的受眾不在少數,從而使得現代陶藝在中國并沒有一個統一完整的認識,即使是現代陶藝界也因觀念的混亂而爭論不休,究其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中國不少現代陶藝作品并沒有真正引入現代藝術所致。
阻礙中國現代陶藝的創新發展亦是其主面影響。一方面,由于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所導致的現代感不足,使得部分有志于陶藝事業的青年對中國現代陶藝事業的發展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其新生力量的注入與增長;而另一方面,這種滯后性所帶來的程式化和原創性不足也削弱了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內在動力,使其難以跟上國際現代陶藝的發展步伐。
而從積極的一面來觀察,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有助于中國現代陶藝風格的多元化發展。與西方陶藝呈一種相對清晰的發展文脈相比,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方向并不清晰,也并沒有形成相對統一的風格體系,其雖然實力尚不強大,但其風格流派的多元化卻超過西方,觀察中國現代陶藝作品猶如對國際現代陶藝發展歷史進行一番巡禮。
中國現代陶藝引入現代藝術的滯后性也有助于中國現代陶藝的本土特色的形成。這種滯后性并不代表中國現代陶藝家思想的落后。相反,代表了中國現代陶藝家的困惑與思考,特別是將現代藝術與傳統不斷地進行比照,這種比照有利于中國現代陶藝將傳統藝術精華不斷吸納到作品創作當中,從而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國現代陶藝。
5 結語
現代陶藝是以情感表達為主要方式的陶瓷藝術類型,中國的現代陶藝注定需要表達的是具有中國民族特征的情感。因此,中國現代陶藝最終必定是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但一種藝術形式僅具有民族性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世界性,這是任何一種藝術的發展規律。因而,引入世界其他國家的現代藝術是中國現代陶藝需要堅持不懈去做的重要工作,并力求擺脫在引進中出現的問題,尤其需要解決滯后引進的問題,只有這樣,中國現代陶藝才能擺脫迷惘與困境,獲得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杭間.語焉不詳的中國現代陶藝[J].文藝研究,2003(01):111- 123.
[2] 陳建生.中國陶藝的境遇[J].中國陶瓷,2013,49(12):98- 100.
[3] 何毅華,郎海濤.現代陶藝中的符號解析[J].中國陶瓷,2012,48(10):62- 65.
[4] 程耀.現代陶藝的歷史與發展[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22(03):118- 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