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繼蘭
摘 要:自從國家實行新課改之后,怎樣在保證教學質量不下降的同時,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便成為了目前老師的教學目標。但是僅憑老師的單方面努力是不夠的,學習是要收到雙贏的效果,才叫做成功的。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看見成功的曙光。因此,老師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教學問題的時候,也不要忘記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同樣的教學問題,反之,學生也要用同等的方法,互換立場。雙方齊頭并進,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關鍵詞:新課改;高一化學;角色互換
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要保證棟梁之材筆直發展,這就要寄希望于老師們對學生的辛勤培養。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老的一套教學模式早已不能適用于當今的新型學子了。適當的轉變教學模式,便成為關鍵之處,但是光憑老師自身改變教學模式是不夠的,要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思考這個教學方案是否能讓學生接受,這個教學方案學生是否能夠感興趣,從而會投入精力去學習,這都是作為老師要考慮的事情。這么做的好處會使師生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也會使學生的成績能夠在短時間就能得到明顯的提高。與學生互換角色,也間接地體現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身上的那種自我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本文就是針對如何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正確實現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從而使學生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靈上,都能達到高度的成功。
一、目前師生之間的關系現狀及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之間的沖突
傳統教學模式,僅僅是老師只負責在課上傳授知識,不會與學生有太多的互動,做好本職工作是他們的觀點。而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每節課都要保證與學生之間有一定的交流,通過多媒體教學等一些新興的教學工具,開展快樂教學、歡樂教學,讓學生在笑語聲中,學習每節課程。但是由于這些教師中,有一些是有資歷的老教師,改革對于他們來說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在他們的內心里面扎了根,讓他們放棄又不切實際,而一些年輕的教師,僅僅只是會在教學方法上進行革新,實際理論知識的積累量遠遠低于老教師,所以這就造成了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之間的沖突。此時,就需要老師之間的換位思考,在教學模式上達成共識。
并且學生由于長時間接受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內心上已經對這種呆板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反感之心,所以要重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又由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有點陌生化,不相互溝通成了現在大多數學校師生之間的通病,這就使師生相互之間拉近距離有了難度。同時,在課上,老師會因為一點點小的事情和學生發生爭吵,進而使關系更加的惡化。例如,在針對高一化學課堂上的一些實例來看,由于學生在課上沒有回答出來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制氧氣的方法有哪幾種?并在黑板上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可能由于沒有很好的復習,或者是因為緊張忘記了,而站起來一言不發,這就會造成課堂上的冷場,使老師尷尬,產生一些上語言的沖擊,使學生的內心受到傷害。
二、實現師生之間角色互換的相關措施
在學習中,老師應該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解答疑問,幫助學生戰勝困難,而不是應該作為主導者,全權掌控學生學習上的一舉一動,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什么事情都要老師在旁邊督促,漸漸地就會造成學生學習的不主動,也會漸漸地產生依賴感,什么事情都要在他人的催促下進行。這就會使學生在思想上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漸漸地成為只會聽命令辦事的木頭人。但是,要是老師在學生的學習上作為一個輔助者,只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幫助,在一些小的事情上,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大大地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提高,讓學生在主動中學習,從根本上使學生熱愛學習。
作為老師,不能僅僅只是憑著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要求學生做什么,要在自己思考完教學方案之后,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的視角去品讀教學方案,這樣能夠清楚地知道哪些點是不適合學生的,哪些點是學生接受不了的,哪些點需要修改。這樣進行相互交換,會使老師所提出的教學方案更適合于學生,從而使學生逐漸愛上學習,逐漸從內心深處喜歡上學習這件事情,這才是上上之策。
還是就高一化學這門學科來說,對于一些很難記住的化學公式、化學元素,老師應該通過改進傳統的傳授模式,采用編成順口溜,或者是通過相似點內容歸納在一起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對于難懂的知識進行簡單化的學習,這就是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得出結論,改進教學,實現雙贏局面的最好例子的體現。
三、師生之間角色互換的意義
師生之間角色互換,是新課改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轉折點,
它的意義在于,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磨合程度的多少,確保老師與學生之間正常和諧地相處,加深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改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是值得每一個教學工作者學習的。也能夠使老師走下神圣的講臺,走到學生身邊,和學生一起共同成長。
走進新課改的教學模式,我們會發現有很多能夠真實站在學生立場上著想的實際性舉動和措施,這是極為令人為之驕傲的,這表明了教育越來越能夠以學生作為根本,一切行動以學生為主,
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使教育這棵大樹上的每一片葉子都能呈現屬于它們特有的綠色。
參考文獻:
李尚衛.試析師生交往中的人文關懷[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02).
(作者單位 貴州省余慶縣余慶中學)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