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微
摘 要:一首好歌,能催人奮進;一幅好畫,能陶冶人的性情;一句名言,能凈化人的心靈;一個好的中隊輔導員,能改變人的一生。中隊輔導員是少先隊員的引路人,對少先隊員一生的影響最大。中隊輔導員應當依托“中隊”這個廣闊的舞臺,讓隊員在外部因素的誘導和影響下確立自信,并在自信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去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更加增添自信,使中隊成為一個“理想的學習和生活的樂園”。
關鍵詞:中隊輔導員;素質;愛
如何當好中隊輔導員呢?中隊輔導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
一、以愛為出發點
一個優秀的中隊,必須有一個追求上進、團結溫馨、協調一致、互幫互助的氛圍,必須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中隊風氣。然而要營造這樣的氛圍,樹立這樣的風氣,“愛”是極為重要的。有人認為中隊建設主要靠中隊輔導員的管理,這固然不錯,但是,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沒有愛,就不會有成功的管理方法;沒有愛,也不會有豐碩的教育成果。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師生感情好,那么老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如果師生關系緊張,那么老師的表揚,學生認為是哄人;老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故意整人。所以,愛是一個中隊建設的基礎、支柱、精神、靈魂。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高尚的職業道德的表現,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主要標志,是教師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中隊輔導員工作艱巨而又復雜,就要求我們具有博大的愛心,為學生的成長做出無私的奉獻。愛學生就是為學生營造成長的氛圍,仔細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成長和變化,主動為學生的成長開辟實現的途徑,愛就是誨人不倦、循循善誘、無私奉獻……
“愛”不是溺愛,更不是縱容和放棄,而是把學生的溫情和嚴格要求相結合。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不應對先進學生“愛中無嚴”,也不應對后進生“嚴中無愛”。對于后進生要“嚴中有愛,嚴之有序”,不急于求成。要尊重學生,才能啟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師應平易近人,對學生要以誠相待,創造師生間的良好關系。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教師應及時加以指正,絕不姑息,這就是對學生愛的體現。
二、良好的道德品質
中隊輔導員幾乎天天和學生在一起,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是有益于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中的一切。”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對學生來說是豐厚的教育資源,足以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也必然會對學生的人格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中隊輔導員良好的道德品質,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民主、賞識、信任上。教師不在學生面前計較個人的得失,在與學生發生沖突時,能夠嚴于律己,冷靜對待,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中隊輔導員的人格魅力,師生關系才能平等和融合,教育的效果才能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三、廣博的知識和修養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指導和關懷,這就要求我們中隊輔導員具備多方面的知識:
1.具備一定的社會知識,這種知識可以幫助中隊輔導員講解學生關心的社會問題,使學生受到正確的教育。
2.具備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因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應遵循這些規律進行教育。同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在興趣、動機、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中隊輔導員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有淵博的文化修養,在21世紀的今天,學生需要擁有多元的信息和豐富的知識。在日新月異的信息社會,“僅憑經驗引導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因此,中隊輔導員要不斷汲取新知識,獲取新信息,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四、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首先,中隊輔導員要具備組織中隊的能力,就是要善于利用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特長、能力,把中隊組合成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集體。其次,中隊輔導員要具備組織中隊活動的能力。中隊活動是學生多方面素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使學生能夠受到教育活動是中隊輔導員組織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再次,中隊輔導員要具備協調能力。要使學生全面發展,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借助社會和家庭的力量,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統一起來,做好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絡協調工作。
五、良好的心理素質
中隊輔導員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堅定的意志、自信的品質,都源于“永不言敗”的信念。一個缺乏自信,意志薄弱的中隊輔導員是很難培養出一批積極向上、充滿自信的學生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中隊輔導員必須是一個自信的人;要學生勇敢,輔導員必須堅強。”中隊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還要有良好的心態,表現在當學生取得進步時,能看到學生存在的問題;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又能耐心地、滿腔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學生。中隊輔導員還應學會分享和理解學生的歡樂與憂愁,這樣的中隊輔導員最終才能為學生所接受,為學生所尊重。
六、具備研究能力
中隊輔導員還要有科研興班的意識。同樣是當輔導員,為什么有人感覺又苦又累、枯燥乏味,而有人卻感覺幸福、快樂?原因就在于后者把中隊輔導員工作當作一種藝術,他們總是從科研的角度來看待這項工作,并不斷地對教育教學的新情況、新熱點進行研究。中隊輔導員要努力爭取做一個學者型的輔導員,通過教育科研提高工作效率,發現一個更新更豐富的自我,從而能發現一個更新更廣闊的天地。
中隊輔導員工作要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學生思想變化的情況。輔導員要不斷地將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途徑、工作方法和工作組織形式進行調整和更新,由經驗型走向科研型,用新的教育理念,去突破舊的思維模式,開拓新的德育領域,建立新的德育體系,探索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輔導員工作新特點。
1.認知方式是人格特征之一,實施素質教育,輔導員對學生的認知方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談論學習,不能只談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還要談學習觀念,更要談認知方式。這是學習研究的進步,是中隊輔導員工作科學性的邁進。因為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就可以正確地認識、評價一個學生,科學地為他們定制學習計劃、奮斗目標。在評價學生學習時,不僅要看他們的考分,還要考察他們的認知特點、認知水平。當學生了解自己的認知特點后,他們也會主動地去學習,并能集中精力去攻克自己的劣勢課程。
2.在學校的一切教育活動中,學生始終是處在主體地位,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確立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主體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主體參與,主體即自主性,參與即實踐性。學校的生活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實踐應該是主體的實踐。學生只有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他們的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主體精神、主體價值才能得到不斷的體現、強化和提高。我們的教育,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自覺地、主動地投身于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以及一切利于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的活動中去。每一個學生都不能脫離現實生活,而要在生動活潑、五彩繽紛的實踐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塑造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自我。
3.關于培養、發展學生個性的研究。中隊輔導員必須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的問題研究。所謂個性通常是指個人具有的比較穩定的,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現代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重視個性教育,個性教育是培養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條件。一個既有統一意志,而又個性紛呈的集體,才是一個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集體。
中隊輔導員要培養自己最佳的心理素質,因為教師的性格特征和辦事方法直接影響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中隊輔導員要具備正確的學生觀,因為學生觀直接影響教育管理態度和管理方法。中隊輔導員要培養、鍛煉自己必備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協調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等。中隊輔導員還要懂得怎樣去愛學生,我們要提倡真情教育,輔導員只有真正地愛學生,才能掌握成功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帶出優秀的中隊。
(作者單位 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第二小學)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