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平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濰坊市舉辦的“名師教學法研討會”,有幸聽到了讓我激情澎湃的一節英語聽說課。課后,我不斷地追尋根源,不斷地追問自己一個問題:激情來自哪兒?學生的激情來自哪兒?聽課教師的激情來自哪兒?答案就在課堂上,就在授課教師身上,不只是課堂設計的到位、獨特,最重要的是授課教師的語言使學生、使整個會場的人的情緒被一環一環地隨著課堂環節推向高潮。我們以課前熟悉學生的環節為例:
這是一節借學生上課的課堂,可以說師生之間毫無默契可言。課前,在輕柔的音樂聲中,老師與學生在進行交流: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Teacher.(三三兩兩的聲音,怯怯地看著老師)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老師面帶微笑,眼睛關注著全體學生,雙臂張開作擁抱狀,再一次用同一個句子向學生問好。這個動作飽含激情,表情、眼睛、肢體無一處不透著激勵。這個句子飽含熱情,讓我都有回答的欲望。)
S:Good morning, Teacher.(學生的聲音齊了,大了。還沒有完全放開,我心里真急,忍不住嘆了口氣。)
T:Good.(音調堅定、大拇指豎起、面帶微笑,表情里滿是滿意和鼓勵。讓人感覺到學生的表現確實得到了老師的極度肯定。我不知道老師心中是不是還是有些許遺憾,但我看不出。)
T: My family name is Yang.So you can call me...(第一句語速很慢,語調柔和,右手放在胸前,眼睛盯著學生。第二句語速加快、聲音提高,省略號……眼神里滿含期待。)
S:Miss Yang.(學生聲音很齊了,而且感覺很自豪,語言互動帶來的效果。)
T:Oh, so clever!(聲高且堅定,夸張地點頭示意)
T:Nice to meet you, boys and girls.(眼看學生,擺著頭向學生問好)
S: Nice to meet you,Miss Yang.(學生的聲音一下子整齊而洪亮了,并且將稱呼從teacher 更換成了Miss Yang.Miss Yang 走進了學生心中。對于學生Miss Yang不再陌生。)
T:Lets play a game,OK ?(音調回歸柔和,商議的口氣。應該是長舒了一口氣)
S:OK!(熱情飽滿)
T:I say, you do.Work in pairs\work in groups\play a chain game (some words)\challenge your deskmate.(老師指令明確,不斷地用無聲語言暗示。學生動作迅速,漸入佳境。通過這一游戲,老師對學生的課堂用語使用情況了如指掌,保障了課堂環節的順利開展。)
這是一個課前熟悉學生的過程,教師用無聲語言和有聲語言的有效結合很順利地達成了兩個目標:師生情感融合,課堂配合才會默契。對學生的聽說情況、課堂用語理解情況有效把握,才會保障課堂活動的有效開展,才會高質高效地達到目標。短短的五分鐘時間、短短的10個句子就為整節課做了一個成功的奠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從何而來?
一、語言選擇的有效性
對于不熟悉的學生首先應該考慮從語言的最低起點進行交流,然后層層遞進,加深難度。否則,一旦因為對學生缺乏了解,設計問題過難,出現課前師生交流障礙,會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一旦學生信心受挫,害怕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設計的過程與方法目標便很難如期完成,會直接妨礙知識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達成。楊老師選擇了從最簡單的英語問候語“Good morning”為切入點,用一句人人都會說的話實現了讓學生開口的目標。然后,讓學生心中最陌生的teacher 轉化成學生心中具體的人,Miss Yang,又采用
了一句常用問候語“Nice to meet you.”不僅實現了兩者間的過渡,而且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確實因為見到他們很高興,增強師生間的感情。最后選擇“我說,你做”的游戲,讓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在這個過程中楊老師選擇的句子都很短,利于學生理解、交流。句子都具有互動性,無論是陳述句還是疑問句,有利于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參與的動機,調動學生表現的欲望。
二、語言使用的堅定性
我深受感動的一點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情感變化把握準確。因此,語調中、眼神中所透射著的那種堅定,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欣賞與鼓勵,這種堅定讓學生敞開心扉接納老師,放開膽量參與課堂。有時候,從學生的表現和回答看,我總覺得有所遺憾,但楊老師卻能把握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并繼續鼓勵他們前行,慢慢地把他們帶入佳境。無論是有聲語言還是無聲語言,它們所表現的不僅是一種客觀的評價,它們還透射著一種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相信去點燃學生的自信,用自己的激情去點燃學生的熱情。
三、無聲語言的輔助性
教師的素養是從有聲語言中體現的,教師的風采卻體現在無聲語言中。楊老師的每一個句子都有肢體語言的輔助。“Good
morning”輔以熱情的眼神、微笑,擁抱的動作讓人感覺她真的是在擁抱每一位同學,向每一位同學熱情問好。柔和婉轉的“Nice to
meet you.”輔以期待的眼神與微笑,期待著學生對自己的熱情歡迎。肯定鼓勵的語言總忘不了翹起的大拇指,指令性語言總忘不了用手去劃定的范圍,這一切告訴在座的每個人這是楊老師的習慣性語言。眼睛能與學生對話,而且能一次性關注全體學生,那就是用你堅定的眼神去與每個學生的眼神交流。手勢能讓學生明確你的指令,而且一呼百應,那就是你從心底涌出的語言播撒到學生心中。無聲語言魅力無窮,它讓充滿激情的語調更有激情,它讓充滿自信的學生更加堅定。
從此我明白了,教師的語言有兩種,有聲的和無聲的。無論哪種語言,只要發自內心、關注學生,它們就會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激情。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濰坊高新區東明學校)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