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波 孔民 厲建波 王澤先 鄭輝
早期功能訓練與針灸相結合治療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影響分析
李玉波 孔民 厲建波 王澤先 鄭輝
目的探討早期功能訓練聯合針灸治療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本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112例, 按照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56例, 對照組給予患者西醫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功能訓練聯合針灸治療,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評分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治療后, 經統計學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腦卒中患者早期給予功能訓練結合針灸進行治療,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功能訓練;針灸;腦卒中;生存質量
腦卒中屬于神經科的常見疾病和多發疾病, 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等特點, 嚴重的危害了人類的生命安全[1]。腦卒中患者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 目前研究證實在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開展早期的康復功能訓練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已成為腦血管疾病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療手段[2]。本院對腦卒中患者早期即開展功能訓練結合針灸治療,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報道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112例, 按照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 每組各5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3]。觀察組中男35例, 女21例,年齡48~79歲, 平均年齡(61.36±4.85)歲, 其中腦梗死患者39例, 腦出血患者17例;對照組中男36例, 女20例, 年齡43~78歲, 平均年齡(61.91±4.89)歲, 其中腦梗死患者38例,腦出血患者1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一般資料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西醫常規治療, 包括維持患者呼吸道暢通, 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 使用脫水藥物降低顱內壓力, 營養神經、改善腦代謝, 對患者原發病進行積極治療, 給予患者必要的溶栓、抗凝、預防并發癥等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功能訓練結合針灸治療。其中功能訓練在患者發病后的72 h后即可開展,包括運動方法, 讓患者擺放好肢體位置防止關節攣縮, 進行早期坐位能力的訓練, 隨后進行臥位坐起, 最后進行站立平衡的鍛煉, 對于偏癱一側的肢體采取主動活動、下肢肌肉訓練等多種方法。同時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早期訓練,包括洗臉、刷牙、穿衣脫衣、梳頭、用筷進食等多種訓練, 2次/d, 30 min/次。同時采用針灸治療, 主要穴位有肩髃、尺澤、手三里、合谷、環跳、陽池、內關、后溪、足三里、三陰交、委中、陽陵泉等穴位, 同時根據臨床癥狀及體征進行加減, 配穴為陰陵泉、環跳、曲池、照海、解溪等穴位, 針刺部位常規消毒, 采取提插捻轉方法進針, 得氣后留針30 min。
1.3觀察指標 根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定治療效果, 其中基本痊愈為病殘程度0級, 評分減少在91%~100%;顯著進步為病殘程度1~3級, 評分減少在46%~90%;進步為評分減少在18%~45%;無效為患者治療后評分無變化[4]。同時采用WHO生存質量評定表格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定,評定的范圍包含家庭的角色、語言、思維、視力、活動、自理能力、社會角色、上肢功能等12個領域, 得分越高的患者其生活質量改善的程度越明顯。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l5.0軟件分析, 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數據對比采取χ2校驗, P>0.05,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 差異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 x-±s, 分)
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后遺癥為偏癱, 也是急性期患者最為常見的后遺癥之一, 有報道稱腦卒中后存活患者中有近7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礙, 其中約40%左右為重度殘疾。目前認為患者90%的神經功能恢復發生在腦卒中后的3月內, 在3個月之后由于多種繼發性的障礙造成恢復減慢。腦卒中后出現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傷, 造成下運動神經元活動功能的缺失, 使得支配肌肉與肌群制約與協調能力喪失, 引發了運動功能下降。本院采用對腦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實施了功能訓練和針刺治療, 功能訓練通過對患者反復的進行鍛煉, 訓練其翻身、坐立位置改換、日常生活的方法等向患者輸入正常的運動行為模式, 調整發揮患者中樞神經的代償機制, 讓患者病灶的周邊產生新的傳導通路, 建立起肢體受高級中樞所控制的運動模式[5]。針灸作為傳統醫學中重要的治療手段, 可以作為一種外周刺激, 將針刺的外周感覺傳入到神經反射環路中的神經元, 起到興奮作用, 實現大腦皮質功能重組并代償, 針灸還可以改善患者大腦的局部微循環, 消除腦水腫, 調節了神經細胞的興奮性, 糾正了抑制性的泛化能, 對于腦卒中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具有較強的促進效果[6]。兩種方法的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本研究顯示, 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經統計學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治療后, 經統計學分析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于腦卒中患者早期給予功能訓練結合針灸進行治療,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 高建國.神經節苷脂與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后認知障礙療效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 14(15):59-60.
[2] 羅順.早期針灸結合康復治療腦卒中150例療效分析.海南醫學, 2009, 20(3):45-46.
[3] 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學分會, 神經外科學分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 29(6):379-380.
[4] 李鵬舉, 張利紅.針灸并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療效觀察.中外醫療, 2010, 27(10):22.
[5] 王麗平, 周煒, 王寅.不同針法治療腦血管病后痙攣狀態的療效評價.中國針灸, 2007, 27(5):325-328.
[6] 溫優良, 梁興森, 李義凱.針刺和功能訓練及兩者結合治療腦卒中的臨床應用進展.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1, 26(4):396-397.
Effect analysis of early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LI Yu-bo, KONG Min, LI Jian-bo, et al.Wulian People's Hospital, Rizhao 2623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MethodsOur hospital treatment of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according to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56 cases, 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given func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observe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urvival quality score improvement.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them early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so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Function training; Acupuncture; Stroke; Survival quality
262300 山東省五蓮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