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丹 李甲榮 丁學玲
醫專涉外護理學生學習動力狀況調查分析
王麗丹 李甲榮 丁學玲
目的通過調查分析, 獲取涉外護理班級學生學習動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找出解決辦法。方法采用調查問卷、收集資料、整理數據。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涉外護理班級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缺乏學習內在需要。結論根據不同情況制定整改措施,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職業規劃教育、加強學生學習管理、提高學習動力。
醫專;涉外護理;學習動力
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情緒、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 上述內容具有定向、引導、維持、調節、強化等功能, 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調節學習活動的進行[1]。本校于2008年開設涉外護理專業, 生源為職高生和普通高中生, 學生入學成績難免會有差異, 為此了解涉外護理學生學習動力特點是對其進行教育和指導的前提, 故進行了此項調查分析。
1.1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分別為11級、12級涉外護理班學生。調查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分兩次進行, 調查問卷以學習動機、態度、興趣、情緒情感四方面的影響因素為主要內容, 以選擇題的方式進行, 答題前向學生說明調查目的及答題方法。從以下調查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涉外護理班級的學習動力狀況。
1.2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取構成比, 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累計發放問卷 89份, 回收 89份, 其中11級38份, 12級51份, 回收率100%。
2.1學習動機方面 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習動機, 它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習進程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調查顯示學習目的明確的學生54人, 占61%;不明確的35人,占39%。從學習目的明確的學生中又從近期目標、遠期目標兩個方面進行進一步分析, 見表1。發現12級比11級學生學習動機明確率高, 此現象一部分與入學成績有關(11級無分數限制;12級學生英語分數達到90分以上才有申報資格)。為了進一步證明, 對11級38名同學按照成績分兩組比較, 也得出相同結論, 不光對學習動機有影響, 對于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情緒都有較大影響。統計結果也顯示, 大二的學生學習目的明確率明顯提升, 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 學習心理日趨成熟, 危機意識明顯增強。

表1 涉外護生學習目標調查(n, %)
2.2學習興趣方面 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數據顯示, 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同學比率較低, 學習興趣一般的同學占主導地位, 具體見表2。

表2 學習興趣情況分析(n ,%)
2.3學習態度方面 學習態度的好壞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認識、情感、行為意向三種心理成分擬定10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學習態度不容樂觀, 此外學生自控力差, 環境的干擾很容易影響其學習安排, 有正確的認識但卻不能落實到學習的行動中, 具體見表3。

表3 學習態度分析表(n ,%)
2.4情緒情感方面 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 它對人們的學習, 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調查, 其中10%的學生有過焦慮、消沉情緒。但來自于就業、人際關系和家中經濟狀況的壓力是可以疏導的具體見表4。

表4 不穩定情緒情感分析(n=89)
調查結果顯示涉外護理班級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 部分學生無明確學習動機, 學習興趣不濃, 學習態度不良, 對前景感到迷茫主要是成績較低的學生, 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引領和指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對涉外護理專業有一個具體明確的認識, 由于在大學校園里學生有大量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 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并加強自學能力培養。學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學生介紹學習方法, 傳授經驗, 教會學生利用學校的學習資源主動的去學習[2]。
3.2培養學習動機,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從學生入學開始,學校就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激發內在的學習潛能, 提高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形成強有力的學習動機。同時還要進行專業思想教育, 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實質性的了解。
3.3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加強學生的學習管理 給學生適當的約束力, 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學生及家長都渴望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但學生的學習狀態很容易受環境影響, 故需要加強學生的自學和自控能力[3]。對于平常學習態度不端正, 寄希望于蒙混過關, 考試作弊的學生, 學校考試制度更要嚴格, 將獎、助、貸、勤向生活困難但努力學習的同學傾斜, 唯有如此, 才能是學生的學習變為自律, 形成自覺地學習習慣[4]。
3.4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心理疏導和咨詢工作 如學習情緒不穩定, 對就業存在焦慮, 心情郁悶。如果三年的學習不能通過英語四、六級, 雅思考試, 留在國內,英語沒學好, 專業課又不精, 就業何去何從等等顧慮, 因此開設心理健康課, 提高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 學會自我調節, 沉著應對學習、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學校還應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和咨詢工作, 幫助學生及時解除心理困惑。
3.5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學校應開設職業規劃指導課,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與發展規劃, 確定具體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 并明確該目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技能, 經過一定努力加以實現。當學生不斷的實現階段性目標時, 就會激發更強烈的學習動力。
[1] 李山川.大學教育心理學.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68.
[2] 陳剛.大學學習.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57.
[3] 劉杰, 龐蘭.大學生學習狀況調查及其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啟示.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4(3):91-94.
[4] 朱玉婷.涉外護理必須注重護理技能以外的素質培養.護理教育, 2005, 23(2):64-65.
163000 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