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托 馮樹開 關麗清 張尚文 王軍
腹腔鏡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研究
徐托 馮樹開 關麗清 張尚文 王軍
目的分析總結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及臨床使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膽囊結石患者61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31例, 觀察組30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只有1例患者不良反應較強烈, 其不良反應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例及83.9%, 觀察組不良反應更少,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療效更佳, 患者所承受痛苦更小, 且能夠保留膽囊自身功能減少并發癥發生, 值得臨床加深研究和推廣應用。
膽囊結石;腹腔鏡;保膽取石術
膽囊結石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密切關系, 任何能夠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溶度比例發生改變或者是引起膽汁淤積的因素都可以認為是引起膽結石的直接病因[1]。目前臨床相關調查研究顯示, 膽囊結石在我國的患病率為10%左右, 尤以我國西北部水質較差的地區為主[2]。膽囊結石本身并不復雜,目前臨床治療主要采用手術治療, 但不同水平的醫生對膽囊結石手術方式的選擇存在較大爭議。本院近年來開始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 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07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6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新修訂的普外科常見疾病診斷標準[3]。其中觀察組患者共30例, 男性患者16例, 女性患者14例;年齡37~64歲, 平均年齡44.8歲;對照組患者共31例, 男性患者17例, 女性患者14例;年齡35~65歲, 平均年齡42.6歲。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患者全麻,臍下穿刺注入CO2形成氣腹后進行腹腔鏡觀察, 在膽囊底體表投影處行2.5~4.0 cm的切口, 將膽囊底提至切口處, 運用縫置牽引線, 對出血點進行止血[4,5]。插入纖維膽道鏡, 把膽汁吸干后注入生理鹽水, 并在膽囊鏡下利用取石網套進行取石;取石結束后采用膽道鏡觀察, 確保結石取盡以及無其他病變。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兩組患者術后均采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 并在術后24 h之后進食半流質食物, 術后出院給予熊去氧膽酸口服3個月。
1.3療效標準 術后不良反應控制情況, 顯效:術后隨訪患者腹瀉腹痛、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消失, 無并發癥發生。有效:術后隨訪患者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偶有發生,但無明顯不適感。無效:較手術前癥狀部分改善, 仍訴腹痛腹瀉、反酸、消化不良等。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 x-±s)表示, 采用t檢驗;當P<0.05時,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由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控制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只有1例患者不良反應較強烈, 其不良反應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例及83.9%, 觀察組不良反應更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對比( x-±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控制情況對比
膽囊結石本身并不復雜, 但是如果結石過大會導致患者承受較為劇烈的疼痛, 并且藥物治療無任何療效, 非手術治療不可。有相關研究得出結論, 當膽囊結石患者采用膽囊切除手術治療后極易出現脂肪瀉、反流性食道炎、消化不良、反流性胃炎以及腹脹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 不但會增添患者身體上的痛苦, 也會造成患者對醫護人員不信任。所以, 在面對膽囊切除并不能根除結石所帶來痛苦的前提下, 有專家提出應避免對膽囊結石患者采用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 以維持良好的體內環境以及器官功能, 減少患者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采取腹腔鏡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不論是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至排氣時間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所采用的膽囊切除手術。因此, 可以得出結論, 對膽囊結石患者采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進行治療, 可有效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因為腹腔鏡保膽取石術可減少對患者膽道壁相關黏膜的損傷, 而且其手術范圍廣, 可提高結石的去除率。作者認為, 對患者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保膽取石術可在手術中對患者膽總管下端進行觀察, 從而判斷有無狹窄以及腫瘤性占位。而單純切除膽囊的做法極有可能因為膽囊功能喪失而引起一連串的并發癥, 嚴重危害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 從術后隨訪可以發現, 觀察組患者只有1例患者不良反應較強烈, 其不良反應控制的總有效率為9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例及83.9%, 觀察組不良反應更少,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腔鏡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石并不會導致膽囊自身功能消失, 因此可以保證并發癥大幅度減少。綜上所述, 腹腔鏡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療效更佳,患者所承受痛苦更小, 且能夠保留膽囊自身功能減少并發癥發生, 值得臨床加深研究和推廣應用。
[1] 暨玲, 嚴俊杰, 張維建, 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探查一期縫合術操作技巧及膽漏的預防.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0, 22(6):489-491.
[2] 陳建立, 常艷, 王健, 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現代預防醫學, 2009, 36(17):3388-3390.
[3] 陳武強, 王京立, 楊敖霖, 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分析.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0, 19(2):120-123.
[4] 周海軍, 何信眾, 沈彬, 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82例臨床分析.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0, 22(5):410-411.
[5] 張寶善, 劉京山.內鏡微創保膽取石1520例臨床分析.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 2009, 3(1):39-41.
529931 廣東省陽東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