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立 鄭曉暉 胡豐朝
瑞舒伐他汀和通心絡膠囊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影響的血管內超聲評價
李現立 鄭曉暉 胡豐朝
目的探討血管內超聲對瑞舒伐他汀和通心絡膠囊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療效的評價作用。方法選取冠心病患者83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瑞舒伐他汀片, 觀察組給予常規藥物+通心絡膠囊治療。治療12個月后兩組復查血脂及CAG, 靶病變冠脈復查血管內超聲(IVUS)。結果與治療前比較, 治療12個月兩組血脂、IVUS參數均明顯改善(P均<0.05);治療12個月兩組間比較血脂、IVUS參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通心絡和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均有良好療效, IVUS對評價藥物治療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變化有重要作用。
冠狀動脈疾病;通心絡;瑞舒伐他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超聲
血管內超聲(IVUS)能夠提供冠狀動脈管腔和斑塊橫截面的高分辯率圖像, 是觀察冠狀動脈內斑塊狀況的重要工具。近年研究證實, 他汀類藥物能夠延緩、阻止甚至逆轉冠狀動脈斑塊的進展。為此, 作者通過IVUS觀察瑞舒伐他汀和通心絡膠囊對冠狀動脈輕、中度狹窄病變患者斑塊體積的影響?,F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心內科住院接受冠狀動脈造影(CAG)及IVUS檢查確診冠心病患者83例, 男47例、女36例, 年齡38~75歲, 平均年齡(41.4±10.2)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41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鈣離子拮抗劑(CCB))+瑞舒伐他汀 (阿斯利康公司, 10 mg每晚1次口服), 觀察組給予常規藥物+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3粒/次, 3次/ d口服), 治療12個月后兩組復查血脂及CAG、IVUS。兩組年齡、性別、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血脂檢測 兩組均治療前后于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血脂指標, 包括總膽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
1.2.2IVUS檢查 CAG采用橈動脈或股動脈徑路, CAG后由兩位有經驗的、不知本研究內容的心血管介入醫師定量冠狀動脈狹窄, 應用冠狀動脈直徑法判斷輕中度狹窄病變(20%~70%), 僅對直徑≥3.0 mm的血管進行IVUS檢查。每位患者選取1處狹窄20%~70%的病變為靶病變進行IVUS檢查, IVUS檢查前冠狀動脈內注射200 μg硝酸甘油。由冠脈導絲引導, 將IVUS探頭(相控陣型, 20 MHz, Eagle Eye, 美國Volcallo公司)送至靶病變的遠端, 然后以0.5 mm/s的速度自動回撤至病變的近端, 同步記錄下灰階IVUS圖像。選取靶病變處前后連續10幀圖像進行測量, 取平均值。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的IVUS指南[1], 應用pcVH 2.1軟件(美國Volcano公司)進行圖像分析。利用冠狀動脈的軸向標志(例如冠狀動脈分支或鈣化部位), 以使兩次IVUS分析的位置在相同的部位。以1 mm為間距測量血管面積和管腔面積, 斑塊面積=血管面積-管腔面積, 相應的平均面積和斑塊的長度相乘可以得出血管體積、管腔體積和斑塊體積。
1.2.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 x-±s)表示, 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 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 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IVUS參數變化 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mmol/L, x-±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VUS參數比較(mm3, x-±s)
兩組治療前后斑塊體積大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說明斑塊體積沒有進展。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后斑塊體積結果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
新的血脂治療指南[2]要求, 冠心病患者應將血漿LDL-C降至1.8 mmol/L以下。有研究顯示, 強化降脂(LDL-C降至l.9 mmol/L或更低)加上升高血漿HDL-C更有利于冠狀動脈斑塊的回縮[3]。大量研究表明, 他汀類藥物能夠阻止LDL-C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斑塊的進展, 甚至逆轉斑塊[4,5]。本研究結果也與以上結論相同。因此他汀類藥物成為臨床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常用藥物[6-8]。
通心絡膠囊是中藥復合制劑, 主要是由人參、水蛭、全蝎、土鱉蟲、蜈蚣、蟬蛻、赤芍和冰片等組成。其復方中有效成分純度高, 分散均勻, 其溶出速度快, 可直接通過黏膜快速地被吸收入血, 且無肝臟首過效應, 這些特點大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目前研究表明, 通心絡具有抑制黏附因子表達、改善損傷血管內皮功能、明顯降低血脂、鈣拮抗、抗氧化和抗凝血等作用[9], 可減輕或消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IVUS能夠提供冠狀動脈管腔和斑塊橫截面的高分辯率圖像, 其測量血管截面積、斑塊面積及狹窄百分數準確程度與組織學測量值近似, 是觀察冠狀動脈內斑塊狀況的重要工具[10]。本文對兩組冠心病患者先行CAG檢查, 每位患者選取1處狹窄20%~70%的病變為靶病變進行IVUS檢查, 以此觀察瑞舒伐他汀和通心絡膠囊對冠狀動脈輕、中度狹窄病變患者斑塊體積的影響。結果表明, 通心絡降脂、阻止斑塊進展的作用與瑞舒伐他汀相當, 證實通心絡膠囊具有良好的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作用。
[1] Mintz GS, Nissen SE, Anderson WD, et a1.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Standards for Acquisi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tudies(IVU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iogy Task Force 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J Am Coll Cardiol, 2001, 37(5):1478-1492.
[2] 陳紅, 曹成富.重視總體心血管危險評估強調人的整體性——2011年歐洲血脂異常管理指南解讀.中國循環雜志, 2012, 27(z1):19-21.
[3] Nissen S E, Nicholls S J, Sipahi I, et al.Effect of very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the ASTEROID trial.JAMA, 2006, 295(13):l556-1565.
[4] Yamada T, Azuma A, Sasaki S, et al.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eria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tudy.Circ J, 2007, 71(12):1845-1850.
[5] Nissen SE.Effect of intensive lipid lowering on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evidence for an early benefit from the Reversal of Atherosclerosis with Aggressive Lipid Lowering (REVERSAL) trial .Am J Cardiol, 2005, 96(5A):61-68.
[6] 張鑫, 杜潤, 劉珊珊.兩種劑量他汀對冠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及其療效和安全性.山東醫藥, 2012, 52(12):48-56.
[7] 張園園, 張運, 張梅.辛伐他汀、丙丁酚和卡托普利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消退中的作用及與金屬蛋白酶1和組織抑制物1基因表達的關系.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03, 11(5):401-404.
[8] 王琦, 宋禾, 姚霽航, 等.瑞舒伐他汀對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抑制作用.山東醫藥, 2010, 50(33):25-27.
[9] 譚巨濤, 裴萱.通心絡膠囊聯合辛伐他汀對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干預作用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2, 10(4): 443-444.
[10] 陳文強, 張運, 杜景云, 等.血管內超聲對不穩定斑塊處血管重構的實驗研究,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5, 21(8):570-572.
455000 河南省安陽地區醫院心內二科
李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