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麗
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護理觀察
賀麗
目的探討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間來本院進行治療的手足口病患兒60例, 按照臨床護理方式進行分組, 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兩組, 每組各30例患兒。對照組患兒給予隔離觀察病情、對癥護理、急救準備等常規護理干預, 干預組患兒在對照組患兒的基礎上, 給予心理護理、專人監護加強觀察、皮膚護理、口腔黏膜護理等護理干預。結果干預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手足皮疹消退時間、口腔潰瘍消退時間以及患兒的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P<0.01)。干預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的16.7%,結論在常規臨床護理基礎上, 給予手足口病患兒心理護理、專人監護加強觀察、皮膚護理、口腔黏膜護理、飲食護理等護理干預能夠顯著縮短患兒臨床癥狀轉歸時間, 降低患兒并發癥發生率, 減少發展為重癥的患兒例數。
手足口病;臨床護理;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間來本院進行治療的手足口病患兒60例, 將60例患兒按照臨床護理方式進行分組, 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兩組, 每組各30例患兒。干預組30例患兒,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患兒的年齡2~5歲,患兒的平均年齡為(3.8±2.5)歲。對照組30例患兒,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患兒的年齡為2~5歲, 患兒的平均年齡為(4.2±2.2)歲。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發病情況、病情進展方面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臨床方法 兩組患兒在入院后均給予補液、抗感染、對癥治療等系統化的兒科治療, 在治療期間, 對照組患兒給予隔離觀察病情、對癥護理、急救準備等常規護理干預, 干預組患兒在對照組患兒的基礎上, 給予心理護理、專人監護加強觀察、皮膚護理、口腔黏膜護理等護理干預。
1.3臨床護理
1.3.1心理護理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 因此, 患兒在入院后需進行隔離治療, 患兒在面對陌生醫院環境的同時, 又被進行了隔離, 十分容易產生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緒。此時, 護理人員需注意不同年齡段的患兒的心理特征, 采取積極地心理護理措施, 來緩減患兒的不良心理情緒, 保證治療效果[1]。
1.3.2專人監護加強觀察 為每位患兒安排一位責任護理人員, 加強對患兒的生命體征及病情進展情況進行嚴密地觀察。一旦患兒出現發熱、頭痛、嘔吐以及哭鬧不安等臨床表現時, 需積極地與醫生進行溝通, 給予及時的臨床處理, 并且做好急救準備, 避免患兒的病情發生進一步的惡化。
1.3.3皮膚護理 手足口病在發病早期, 其手、足以及肛門周圍會出現皰疹, 這類皰疹沒有顯著的痛癢癥狀, 也不會留下疤痕, 在發病1周左右會自行消退, 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處理。但是, 這一期間要做好患兒的皮膚護理工作, 給患兒穿著棉質的、寬松的衣服, 保持患兒的被褥、衣服干燥、清潔。
1.3.4口腔黏膜護理 患兒的口腔黏膜、軟腭也會出現皰疹, 此時, 護理人員要鼓勵患兒多飲水, 飯后用溫開水漱口,確保患兒的口腔清潔, 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棉簽對患兒的潰瘍部位進行擦拭。護理人員在為患兒進行涂藥時, 仔細地觀察患兒的口腔黏膜是否發生了糜爛和潰瘍, 并且注意避免刺激患兒的會厭部。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搜集所得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以( x-±s)表示,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其中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主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干預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手足皮疹消退時間、口腔潰瘍消退時間以及患兒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具體的臨床數據統計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主要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d,-x±s)
2.2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發展為重癥例數的比較 干預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的16.7%, 具體的臨床數據統計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發展為重癥例數的比較(n)
手足口病主要在嬰幼兒中傳播, 我國將其列為了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目前, 對于該病我國尚未有特效療法, 多數采用的是抗病毒的治療。臨床實踐表明, 抗病毒治療對于小兒手足口病的病情控制具有一定的效果, 同時, 在小兒手足口病的治療中, 配合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干預對于促進患兒早日康復、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研究中, 在常規的臨床護理基礎上, 給予患兒心理護理、專人監護加強觀察、皮膚護理、口腔黏膜護理等臨床護理干預。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 能夠有效地緩減患兒的不良心理情緒, 避免不良心理情緒給臨床治療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促進患兒早日康復;設置責任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嚴密觀察, 能夠及時掌握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 避免患兒的病情發生進一步的惡化;皮膚和口腔黏膜的皰疹護理, 能夠增加患兒的舒適度,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對于進食較少或無法進食的患兒, 及時地給予補液、調節酸堿平衡處理, 避免患兒發生脫水或酸中毒[2], 飲食護理能夠確保患兒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 促進患兒的早日康復[3]。
[1] 李志芳, 李玉芬.重癥手足口病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的危險因素.醫學信息, 2011, 8(12):3764-3765.
[2] 葉肖紅, 葉莉, 葉銳, 等.3例手足口病患兒急救與護理.臨床護理, 2011, 9(1):156-157.
[3] 白科, 劉成軍, 林曉娟, 等.268例手足口病患兒臨床分析.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11, 36(4):498.
716000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