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藝美術館 330000)
粉彩又稱為軟彩,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一種傳統的陶瓷裝飾形式,是在古彩裝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一裝飾技法以珠明料作畫底勾色原料,在繪制底色的過程中,陶瓷藝人通過線條的粗細變化、用色的濃淡來對畫面中的事物進行渲染和烘托,進而表現出事物間的聯系,以及畫面的質感,這種手法與國畫中“工筆重彩打底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件優秀的粉彩陶瓷能夠帶給人美的享受,其絢麗雅致、粉潤柔和的特點給陶瓷藝術增添了新的內容,也為陶瓷藝術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方向。
1.色彩絢麗卻不失穩重,秀麗雅致且粉潤柔和。
2.筆鋒輕轉又不失細膩,畫工精湛,表現的對象栩栩如生、立體逼真。
3.分類明確。粉彩瓷根據不同的表現手法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普通粉彩。這類粉彩瓷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圖案為主要裝飾畫面,用色較少、紋樣簡單,也很少有渲染和烘托,大多是使用印子繪制圖案,比如“萬壽無疆”等。第二類,中級粉彩。這類粉彩瓷以花鳥、山水、人物等圖案為主要裝飾,以手繪為主,相較于普通粉彩,其色彩豐富而淡雅,且渲染也較多。第三類,重工粉彩。從字面就可以分析出這類粉彩瓷的畫面比較復雜,內容和構圖也更豐富,比如加入了草蟲、飛禽、走獸等圖案。這類粉彩的畫工更加精細,色彩以及渲染都較多,并且加用黃金等高檔顏料,技術要求高,只有高級技工才能制作。第四類,特藝粉彩。制作這類粉彩瓷不僅在技藝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要求制作者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因此其成品往往是藝術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1.通景裝飾。這種裝飾形式類似于中國畫的長卷形式,畫面中的各個圖案可以隨意拉伸,直至鋪滿整個器形,通景裝飾常見的圖案有人物、花鳥、山水、魚藻等。
2.開光裝飾。開光裝飾是在瓶身部分(大的瓶頸部)開出圓形、方形、菱形、扇形的空白堂子,四周布滿圖案,一般為洋蓮、萬花、龍風、扁蝠等紋樣,堂內是主要畫面,堂子一般對稱開,如前后兩個大堂子,兩側再開四個小堂子,顯得裝飾豐富、充實、活躍。
3.散點裝飾。散點裝飾是一種分散而有一定間隔的裝飾,以一個形象或一組圖案為一個點,均勻分布在瓷胎上,空白處為瓷胎,例如“白地萬花”“摘枝花”“瑞梁圖”“八寶圖案”“飛天人物”,內容分類統一,顏色、大小、間隔要搭配有致。
這種填色方法是用廣翠、玻璃白、耐火紅等顏料在繪制好的某些圖案上打底色,比如,在畫好的山水畫的樹木、山石,花鳥畫的花朵、枝葉等部分用色料打底,要求所填涂的顏料薄而均勻,趨于自然,之后再根據畫面需要,填涂其他顏料,這種技法可以使畫面和諧自然,渾然一體。
洗染法是指陶瓷創作者根據器形畫面的需要,使用不同的顏料來渲染和烘托出畫面的層次、明暗。這種方法常常用在打好底色的花朵上或者人物的衣裙上,用顏料將畫面中這些具體的事物進行層層渲染,使花朵、人物的衣裙等呈現出明暗變化和立體感。常用的粉彩洗染法有兩種,一是用油洗染。一般情況下,這種洗染方法會在“玻璃白”打底基礎上進行,先用畫筆蘸一些煤油在上面涂一遍,然后用洗染筆打色料敷于畫面紋飾深色部分,再用另外一支洗染筆蘸油,逐步將色料由深及淡洗染開來,洗出明暗轉折、陰陽向背的效果,使花瓣和人物服飾有濃淡明暗之分。比如,粉彩瓷上的牡丹花的花瓣及其邊緣一般會使用胭脂紅的顏料來著色,而花心部分會使用較多的胭脂紅顏料,顏色較深,從花心到花瓣逐漸變淡。二是用水洗染。這種洗染法源自于中國畫中的點染法,具體的步驟為:先用洗染筆在已經打底的部分涂一遍水,然后用另外一支畫筆蘸上顏料,按照畫面的需要進行點染,這樣就能夠表現出畫面濃淡的變化。
這種粉彩填色技法是指用已經調制好的透明或者不透明的色料均勻地填涂在畫好的瓷器上,這種方法要求顏色標水適中,薄厚均勻,不干不稀。這里的“標水適中”是指顏料與水充分融合,稀稠調和適度。
這種填色方法常常會用兩種以上的透明顏料自然低結合在一起,填涂畫面中的同一個地方,這樣能夠使畫面的紋飾逐漸變淡,銜接自然。接色法常用于粉彩山水、人物、花鳥畫面中的樹木、山石及花鳥之花葉等處的填色。在操作過程中,要求所填涂的顏料要均勻、薄厚適宜,盡量不留或者少留筆痕,最好能夠達到“天然去雕飾”的效果。具體做法為,先在器型的某一個部位填涂一種顏料,之后用另一支或者多支不同顏料的畫筆在需要接色的位置輕輕地、均勻地填色,再將特制的瓷用掃筆來回掃平,使數種顏色之間漸變過渡,接色時要求色與色的銜接均勻,色相過渡自然。
罩色即在原來的顏色上、再罩一層顏色。如在上好色后,發現色彩太浮、太艷、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產生厚重的感覺。但用來罩染的顏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顏料較佳。比如,粉彩花鳥瓷畫裝飾中的枝葉用一層薄薄廣翠打底,然后再罩上深綠色的顏料,這樣就能使枝葉的色彩更有層次性,也能加強其厚重感。再如,粉彩山水瓷畫裝飾中山石用廣翠打底,然后罩上水綠并用雪白接色,使山石消失在云霧中。
粉彩吹色法源于中國畫中的吹色技法,即先在紙上滴上色水,再用特制的吹管或直接用嘴將色吹開,用幾種色交疊,進而產生有趣的效果。比如,粉彩花鳥瓷畫中寓意健康長壽的壽桃紋飾就可以運用吹色法展現出比較細微的深淺變化,使畫面更加精美、真實、自然。具體的操作過程為,繪畫者先在壽桃紋飾上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在桃子的頂端吹洋紅色的顏料,桃子的蒂部則用苦綠色的顏料洗染,這樣就能夠比較真實地還原桃子原本的面目,能夠保證整個畫面色彩艷麗、形象逼真。
當前,工藝美術創作借助市場經濟大發展這一時機,呈現出了非常可喜的發展趨勢,可以稱得上是“百花齊放”。而且隨著現代陶藝的出現和進步,使陶瓷粉彩裝飾技法也得到了創新和發展,并且在現代陶瓷藝術中呈現出了多種形式,為陶藝品增添了審美價值。我們相信,粉彩陶瓷裝飾所展現出來的獨特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語言,會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必將引起更多的陶瓷鑒賞者和收藏者的青睞和喜愛。
參考文獻:
[1]王國華.淺談粉彩裝飾技法[J].景德鎮陶瓷,2007(04).
[2]王慧玲,崔文劍.陶瓷粉彩瓷的裝飾表現與創新發展[J].景德鎮陶瓷,2010(03).
[3]段吉安.淺淡粉彩山水畫的裝飾表現技法[J].景德鎮陶瓷,2012(4).
[4]任展眉.陶瓷粉彩裝飾創新研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