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新媒體專業 100000)
熊紅云(通訊作者)(北京服裝學院 新媒體系 100000)
近幾年來,硬件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使移動終端從只具備單一的功能發展成為超強智能的個人電腦,人們以全新的方式去交互并獲取信息。一方面,當iPhone將電容屏技術完整的運用到移動設備中,整個業界的游戲規則被改變,IOS設備上的設計原則逐漸建立,而其他公司也都在追逐或者延伸其交互方案:美、一致性、直接控制、反饋、隱喻、用戶控制;另一方面,基于良好操作系統平臺的各類應用應運而生,月增長數量以萬計遞增。隨著類別劃分的逐漸細化,社交、新聞、娛樂、醫療、旅游等類別的應用深入并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無論是硬件系統上的交互還是軟體應用上的交互設計,適合于弱勢群體如中老年人使用的產品少之又少,高科技產品與中老年用戶之間的“認知摩擦”越來越大。本文從移動生態環境的交互操作出發,著眼于為老年人開發更加符合他們需求和期望的應用程序,以期望從交互設計的角度來彌合中老年人與手機之間的缺口。
多數中老年人都經歷過那些艱苦的歲月,這些經歷深深地影響著這一批中老年人生活美學。消費習慣上,他們非常理智、崇尚艱苦樸素;在消費觀念上,比較保守并相信傳統,堅持“老字號”,希望消費品實用、耐用。傳統的文化與消費價值觀在老齡用戶需求體系中起到很大的驅動作用,這樣的心理延伸在移動應用設計上,應盡量保持簡約、大方,易于理解的設計風格,注重傳統元素的合理運用,信息架構處理上遵循“扁平化”的設計思想。在圖形界面設計上,應多利用老年人的經驗符號,以寫實或者模仿的方式對物體對象進行表征,避免中老年用戶在記憶與理解各種復雜的圖標圖形界面與層級跳轉的過程中,增加學習負擔與記憶成本。
語言作為溝通的重要工具,合理的表達顯得非常重要。伴隨著中老年人成長的“科技產品”主要為電視、收音機等,而手機、平板等智能移動終端則是在近兩年才開始普及。由于科技知識背景的缺乏,很多中老年人在使用這些新產品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疑惑,遇到挫折。問題的出現通常是兩方面原因引起:一方面是對硬件本身的一些專有名詞不理解,諸如很多中老年人不明白“存儲空間”“通知欄”“WLAN”等名詞的具體含義;另一方面則是對應用使用中功能的語言描述不理解,如“需要獲得系統最高root權限,才能使用某某功能”。在移動產品界面上通常會出現文字描述來幫助視覺理解,在語言的表達方式上,應盡可能的偏向口語化,而不是專業辭藻的堆砌,為行為提供清晰、簡明的標簽,保持簡樸的文字敘述,對中老年用戶來說,將會更容易理解。
目前國內外關于老年人需求的研究中,對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與情感需求這三部分需求關注程度很高。而當前各大應用市場上一些用戶數量大、用戶群范圍廣的的流行應用趨向于平臺化,功能龐雜冗余。相比于年輕用戶,中老年人在應用的使用過程中通常只會使用其中某一處功能,在為中老年用戶所設計的移動應用上,應該合理的刪除或拆分功能,在剛需與精簡之間找到平衡點。新加坡一家創業公司Newton Circus經過18個月的用戶研究,開發出五款面向60歲以上老年人用戶使用的智能手機應用,該五款應用分別為:拍照娛樂應用“發現”、健康醫療應用“康樂”“緊急情況”、新聞類應用“啟發”、通訊錄“連接”。五款應用均在功能上做出簡化與更改以更加符合老年用戶的使用習慣與需求。Connect摒棄普通手機通訊錄上以名字與電話對聯系人進行排序的方式,考慮到老年人無法記住具體的名字或是某一串號碼,而將聯系人通過可視化的照片在存儲排布。Discover刪除了照相機中所有的附加功能,只留下語言選項,并且把它簡化成手機界面上一個明顯的大按鈕。
電容屏的廣泛運用催生了許多優秀的移動界面設計,點擊、滑動、長按、下拉、拖拽、雙擊等等多種多樣的手勢存在于移動應用中。但中老年人由于認知能力尤其是記憶力的衰退,對大量的移動操作學習不堪重負;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手部骨骼開始老化,表現為僵硬、不靈活,甚至會發生顫抖,造成在使用制作精巧的移動產品時會很容易產生誤操作。中老年用戶在移動終端的使用上,有著無法單手操作、同一屏幕停留時間較長、點擊操作速度較慢且猶豫不決等特點。所以在面對中老年用戶的應用的手勢交互設計上,盡量避免使用復雜的手勢,如雙擊、長按、拖拽等;通常他們在進行某一項操作之前通常會考慮好想要實現的目標,那么點擊、滑動的手勢可以多運用在實際的產品設計上,于此同時,對一些復雜功能的交互使用文字進行彌補,確保中老年用戶在初次使用時能順利的上手操作完成任務流程。
關于老年人手機設計所進行的研究多數是考察老年人的感官效果,在研究過程中沒有充分涉及到具體的手機應用的交互流程、使用體驗等層面9,而完整的移動互聯網生態圈則是智能硬件、操作系統、和第三方應用所組成,某一部分的不良體驗都將會影響整個用戶體驗。中老年人作為弱勢群體,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中老年人的移動互聯網服務無論是現在或是將來都不應該被忽視。
參考文獻:
[1]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研究報告-艾瑞咨詢http://report.iresearch.cn/2163.html
[2]Fling Brian 著,馬晶慧譯.移動應用的設計與開發[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1-12
[3]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2011.11.15
[4]趙晨,張侃自然的人-機交互方式[J].人類工效學,2000,6(3):40-42.
[5]林崇德.發展心理學(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吳淑英,顏華,史秀茹.老年人視覺與照明光環境的關系[J].眼視光學雜志,2004,3(6):57-58
[7]曹孫玫.老年人娛樂產品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07.
[8]左美云、劉勍勍、劉方.老年人信息需求模型的構建與應用[J].管理評論.2009.10.15
[9]花云.老年人手機的用戶研究與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