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花兒”"/>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730030)
西北民族大學本科教學建設項目:甘肅少數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發展創新研究 項目編號:12JG-16706616 起止時間2013年1月-2014年12月
美麗的形狀像一柄如意的甘肅,鑲嵌在中國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的交匯處,地形比較復雜,資源非常豐富。甘肅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有回、藏、東鄉、保安、裕固、土、蒙古、撒拉、哈薩克、滿族等十個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每個民族都有本土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優秀音樂和獨特、體裁多樣的民族音樂文化,其中有甘肅少數民族音樂瑰寶之稱的甘肅“花兒”則廣泛流傳于回、漢、藏、東鄉、土、撒拉、保安,裕固等8個民族。
“花兒”又名“少年”,是以當地的人們的口頭傳授為主要的文學形式。甘肅花兒可分為兩大類:發源于河州地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轄域,遍及臨洮、康樂、和政、廣河、夏河、永靖等地的“河州花兒”;在洮岷地區,甘肅省臨洮、岷縣、卓尼一帶的“洮岷花兒”。
河州是甘肅臨夏的古稱,曾有“南有溫州、北有河州”的說法。河州花兒悠揚委婉、感人動聽,從基本調式和旋律上發現有十多種,變體也很多;從形式上有慢調和快調之分。人們在勞動、生活的時候隨口而唱,流露的喜怒哀樂真實切入,男女間通過頗具野性的“花兒”對唱,肆意的表達和贊美愛慕追求之意,熱戀的生活、相思的苦痛、盡相傾訴,精彩紛呈。河州花兒,流派分類豐富而繁雜,曲調分有“河州大令、二令、三令”“大眼睛令”“白牡丹令”“尕馬兒令”“六六兒三令”,以及用民族命名的“保安令”“撒拉令”等上百個曲調。例如大令《上去個高山望平川》:“上去個高山了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使容易者折起是難,/折不到手里是枉然”的單、雙字尾唱詞,曲調的唱詞和格調旋律有個性,表達奇特,聽了讓人難以忘懷。河州花兒的演唱方法比較獨特,和現在演唱名族美聲的方法有一些異同之處:從聲音位置上:河州花兒的音域比較高,所以演唱者多在頭腔和鼻腔的運用上,聲音因習慣性的積極、集中,所以會造成緊張感,演唱者喉頭位置擺放的較高,喉嚨沒有科學的完全打開放松,這樣的聲音的通暢度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從共鳴上:河州花兒演唱注重以口腔共鳴為主、頭腔運用相對較少、不刻意運用胸腔音色。沒有運用“面罩”而產生甜美、靠前的音色,而是蒼涼、渾厚的。從語言上:河州方言語言性強,硬朗,字與字之間不含糊,河州花兒語言上的地域特征體現完全。因為河州方言在語音上略顯生硬,所以聲音就會出現不流暢的現象,缺乏了音樂的表現力和聲音的美感。
洮岷花兒是洮州(甘肅臨潭縣)、岷州(甘肅岷縣)等地流行的一種花兒,農民們每年自發而定期地舉行數百個不同規模的山歌競唱會—“花兒會”。其中最有名、規模盛大的花兒會有三處:端午節臨潭縣新城鄉城舉辦的隍廟花兒會;農歷五月十七日,岷縣的二郎山花兒會;農歷六月初一至初六,康樂縣南端的蓮花山花兒會。每年參加這三個花兒會者均在萬人以上,演唱者主要是漢、藏兩族的農民,主要唱流行在甘、青兩省交界處的河湟花兒諸令調,如《河州令》《尕馬兒令》《腳戶令》《白牡丹令》等,有著獨特性、民俗性、依存性、程序性、群體性、娛樂性和通俗性特征的洮岷花兒,演唱起來頗具隨意性,唱花兒時并沒有固定的歌詞,而是看見或聽到對方唱什么的時候,才隨機應變,以相互押韻的形式當場創作的。
在洮岷一帶的花兒會,都是在風景美麗的名山和廟宇附近舉行的,民間的迎神賽會、農業的一些祭祀活動都與花兒會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六,蓮花山舉行盛大廟會,頭兩天為朝山進香、祈福消災的日子;初三、初四開始大唱花兒;初五,花兒會移到景古鄉的王家溝門;初六花兒會移到臨洮縣境內的紫松山(亦被鄉民稱為“子孫山”)。洮岷一帶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春旱與夏秋季的暴雨、冰雹,還有因之而來的洪水,農作物局部歉收和絕收的情況每年發生。在這種生存危機沒有盡頭的情況下,鄉民們只能祈求神靈佑護農作物,所以就有了“求雨歌”和“散雹歌”等,表達了當地農民希望安康而向神靈表達的衷心愿望。
在洮岷一帶傳統的唱給神靈的花兒中,還有大量的“苦心曲兒”。唱出生活的艱辛,病痛的折磨,婚姻的不幸,等等的難處,在唱“苦心曲兒”時,所有鄉民,往往都是用“手把吊橋欄桿哩,活的稀沒難寒哩,眼淚只打旋旋哩”這類“起始歌”開頭的,“苦心曲”中,有的祈求神靈的佑護與恩賜,有的則僅僅是將自己的痛苦與心事抒發出來,唱給圍在左右的眾鄉鄰聽,目的在于排遣憂傷喚起同情,求得理解,獲得心靈深處的安慰。
洮岷“花兒”中的祭祀性歌謠,向人們展示出了中國西部山區鄉民們的生存方式和心理定勢,活得簡單、自在而又人情味十足,花兒質樸醇厚、意味雋永、明快生動、演唱豪放,是迄今世界上保持完好的、獨特的、稀有的原生態多聲部民歌之一。
在各地花兒中,以“甘肅花兒”最具代表性,花兒的數量很大,如今已記錄的有7000多首。花兒曲調豐富,格律特殊,演唱形式別致,花兒會更是飲譽中外。花兒被西北各省區準備向聯合國列為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新的花兒研究高潮即將到來。
參考文獻:
[1]郭正清.河州花兒[M].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09).
[2]羅冠瓊.甘肅“花兒”的藝術形態及演唱特征探究[D].2010(04).
[3]魏曄.西北地區花兒會的發展及區域特征[D].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