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朝彪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福建福州 350000)
對近代中國油畫中色彩情感觀念的思考
俞朝彪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福建福州 350000)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穩步快速的前進,對于藝術的追求也在逐漸的升溫。來自西方的藝術——油畫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油畫以其獨特運用色彩的手法,豐富的情感表達使人們對其爭先恐后似的喜歡。
中國油畫;色彩情感;民族文化
油畫起源于歐洲,明朝時期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利瑪竇來華傳教將油畫帶入中國。并且經過漫長的時間發展、吸收、結合形成了現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藝術。油畫是藝術家對于生活理解的思想展示,色彩的運用則是藝術家對于生活的態度。色彩是繪制油畫的關鍵表現手段,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一副色彩豐富的油畫體現作者對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樣的一副以冷色調為主的油畫會讓觀眾感受到作者對于生活的消極態度。本文就近代中國油畫中的色彩情感進行分析。
1.油畫作為西方傳入中的藝術外來品,在傳入初期并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在15世紀后期由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利瑪竇等人傳入到當時屬于明朝時期的中國。一直到19世紀末才被大部分中國人接受,開始有系統的進行學習。在傳入的400余年間只是被宮廷當作一種繪畫的技法,沒有被普通人得到認識。但正因為在這400余年間使它結合了國畫的寫意手法,不斷吸收、融合其他繪畫流派的技巧。使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油畫采用的是炫彩奪目的色彩表現手法、細致入微的刻畫手段、豐富的情感表達使其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在經過無數油畫家艱苦卓絕的辛勤探索,在中國的文化藝術中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
2.對于色彩在繪畫中的藝術表達,中國的繪畫史上已經有了較早的嘗試并且已經成為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段。例如,在中國傳統的繪畫中就采用潑墨的手段表現作者的精神狀態。而油畫藝術對于色彩的使用在中國經歷著一個曲折的探索過程。在,20世紀初期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反對舊制度的思想解放運動。“西學東漸”成為當時文化的發展趨勢,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中國繪畫藝術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現實的社會基礎成為油畫寫實藝術發展的土壤。但這一時期的油畫只是以繪畫的造型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色彩的表達屬于輔助的表現手法。而西方當時正處在繪畫向現代轉型的歷史時期,精致的素描轉變為對色彩的合理運用。以至當時在歐洲求學的中國留學生都受到了這種思潮的影響,回國后都大力的推廣這種古典的寫實主義繪畫。這時候也涌現了一批的杰出人物,代表有徐悲鴻等。與這種古典寫實主義繪畫相并立的是現代派繪畫藝術,現代派繪畫藝術主張通過豐富的色彩表達作者真實的內心世界與現實的社會情感。以劉海粟為代表的先期油畫探路人竭力推廣現代派的繪畫,主張將個人的情感表達與現代的色彩觀念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早期色彩情感的表達在中國繪畫中的研究。
3.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油畫藝術再一次爆發井噴式的發展。受西方現代主義哲學的影響這一時期的繪畫作者大多數以生命、理性與現實社會為創作的主題。倡導“主體意識”“個性的解放”。油畫已經不僅僅是對生活的真實寫照,更多的是對人性、情感的思考。油畫也與其他領域的文化進行聯系,吸收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法,豐富自身的創新意識。這也是油畫向多元化邁進的開始,藝術家也在慢慢的擺脫固有的創作題材,開始探索新的社會命題,自由創作的局面已經打開。中國油畫家在對于色彩的運用和技巧的把握上也越來越嫻熟,色彩已經成為表達藝術家內心想法的重要表現手段。中國油畫家的創新意識促使了油畫邁向更高階段的步伐,使油畫更具有社會的寫實性、對于藝術理解的抽象性、內心世界的寫意性、家具裝飾的華美型。
1.劉海粟繪畫中的“狂人”.劉海粟作為現代中國繪畫中的啟蒙者,在中國繪畫史上有其濃重的一筆。因受其西方后印象主義的影響,主張個性的解放;注重運用色彩表達內心世界的情感;重視人格的自由性。在兼具西方現代繪畫藝術表現的同時,不失中國傳統思想的表達。劉海粟一生最愛黃山,大部分作品也以黃山為題。可以說黃山是劉海粟創作的源泉,在黃山的繪畫中,劉海粟多運用濃厚的強烈對比性來可刻畫黃山的瑰麗、以奔放的筆法詮釋黃山的粗狂、細致的筆觸勾勒出黃山的內涵。形成一副色彩交錯筆法老練的黃山美景。讓人們體會到自身對于現代派藝術的追求與不懈的努力。與黃山與之相對的是海粟先生的另一幅作品《北京前門》。這副作品以輕松的明綠色和奪目的磚紅色形成視覺的沖擊,將北京這一神秘的古城生動的表現出來。蔚藍的天空閃過一抹背影;炫目的陽光照射在巍峨的前門之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車馬映襯著古城的繁榮。豪放中蘊含著不失自我的表達,特別是那些色彩的交融、線條之間的匯聚鑲嵌著他西方的寫實藝術與東方的神韻表達。
2.吳大羽自由世界中的描繪者。吳大羽是中國油畫中的先驅人物,在中國的繪畫史中具有開拓性的作用。早年多取法現代繪畫的技法,前期作品以色彩強烈的具象畫為主,晚年研習抽象畫,所做畫作多為色彩絢麗,筆法明快在形與色之中彰顯東方的繪畫神韻。吳大羽對于抽象畫的開拓性研究影響了一大批的人物而且多為享譽海內外的大師級人物,像吳冠中、趙無極等都出自吳先生的門庭,受到過他的影響與啟發。
吳大羽的創作多是對自我的批判,發現自身的特質,對自己進行全面深刻的表達。他的繪畫直觸內心的本質,猶如面對他的心靈一樣。那種超凡脫俗的美感、色彩跳躍性的表達、畫筆在虛與實中來回的閃現、點與面的交織融合呈現出人生最大的自由與快樂。《色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這篇作品不但顯示了他精湛的繪畫技巧,而且突出了他高深的書法功底。將花葉的脫落意象成書法的運筆之勢,直接撼動人的內心深處,將自己那種對無拘無束的向往生動的表現出來。黃與藍的交匯、紅與黑的對比形成一幅和諧的色彩變奏曲,在流動的樂章里洋溢著青春的律動。
3.申玲現實社會的思想者。真摯的情感表達形成濃厚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一舉的奠定了申玲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她的作品有其獨特的活力與生機,震撼的筆觸加上絢爛的色彩描述使她的油畫帶個人視覺沖擊的同時讓人產生心情愉悅之感。申玲的畫作大多描述現實社會中家庭的內容,使人們在欣賞畫作的同時會發自內心的產生一種熟悉的感覺。豐富的色彩描繪著對于生活的熱愛,這是她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她將自己的情感通過畫筆真實的再現于畫作中。《大海邊》描繪的是夏天在海邊時的情境,這種畫作表現的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情境。夸張的人物造型、強烈的色彩對比,靈動的線條描繪使作者內心的那種激動心情躍然紙上。明快的黃色與幽然的藍色使觀眾在寧靜中涌現輕松的情趣。給予了我們前所未有的色彩震撼,感悟著豐富多彩世界的同時,也極為深刻的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不同的油畫色調及色彩冷暖都會給觀眾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每種色彩的飽和度、色相及明暗程度上都給人以不一樣的視覺張力,也就產生了不同的思考,畫面的強有力、沖動、雄壯的感受,除了畫面內容與形式外,就是色彩的作用了。它包含了美學、光學、心理學和民俗文化等多種因素。當然我們我們也深刻地感受到一種顏色通常不只含有一個象征意義。正如紅色,即象征喜頭,也代表了危險。在油畫藝術中深切的體會到色彩與情感有若緊密的相聯,也因為色彩在文字、圖形三大表現語言中最能迅速傳達信息和思想觀念。所以油畫藝術的表達與傳播也因色彩的感染力而最具魅力。
對畫家而言,任何視覺感受都是形式意義上的色彩感受。觀念上的不同。畫面中的色彩鋪設與表現則不同。因此油畫藝術中許多依托于西方色彩觀念結合中國傳統繪畫思想和精神來表現的作品,都具有主觀意念的獨特性,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通過對中國近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油畫藝術在最初由西方傳播到中國之后,經過與中國思想的不斷滲透與融合,已經在色彩的表達上呈現中國的思想特色。中國油畫藝術在情感的表達上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適時的反映了人民的現實世界與內心的精神面貌;將國畫中的寫意精神與西方的寫實技巧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色彩與意境呈現了人最原始的自然之美。
[1]瓦爾特?赫斯,宗白華.歐洲現代畫派畫論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2]程杰銘,陳夏潔,顧凱.色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3] 阿恩海姆,常又明.色彩論[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4] 劉淳.中國油畫名作100講[M].北京:百苑文藝出版社,2006.
[5]張風春.試論西方現代派繪畫的哲學基礎[J].長白學刊,2008(02)
[6]張圓.近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河北師范大學學報[J],2008.